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九尊混沌决> 第27章有缘再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章有缘再会(1 / 2)

经由乾坤印镇压的紫霄魔刹劫好似受到莫大挑衅,云海翻涌不休,雷鸣震耳欲聋,变得仿佛歇斯底里,这等天怒情景,若是真有世人眼中的天上神仙司掌雷罚,恐怕此时都恨不得显露正身,蹦下九重天朝不守规矩者拼命了,却受制于天道那讳莫如深的“大规矩”,只得任由顾君翎转身离去,既无一束余雷侵扰,也无半缕残风拦路,自在徜徉,如入无人之境。

劫云无可奈何,只好将满腹怨怼撒到渡劫正主的头上,逐渐变得敦厚深沉,不过十数个呼吸而已,原本呈现高贵祥瑞的紫金劫雷,竟隐隐浮现出漆黑墨色,并随着“波涛”奔腾而愈演愈烈,以至于同劫云本色不分伯仲,抬眼细细望去,除了那令人心惊肉跳的霹雳形迹,常人约莫是分不太真切了。

顾青玄傲然立身于劫云中央之下,无畏无惧,凝神静气,不落分毫地融合心魔本源造化,如同劫雷改旗易帜,一身原本略显驳杂的灵力愈发纯粹,由蓝紫色迅速转化为紫金色,超然物外,尽显皇族尊崇威严。这等神异景象,意味着顾青玄的力量与道则趋自圆满纯净,足以打破血脉桎梏,踏入那渡劫之下宛若山巅云海的境界。

超凡入圣,天下无双,天人合一!传闻大乘修士一旦道体无暇无垢、道则圆满无缺、元神正大光明,便有资格达到上古传说中的“圣”境,所谓正大光明并不仅仅是指“行为正派,胸襟坦白”这等狭隘本意,更是元神修为中的不传之秘,以自身道德涵养、翩然风范、悲天悯人等等正道本源,潜移默化地反哺神魂,经年累月,使其呈现出如同旭日初升般的魏巍意象,这才达到超凡入圣这等无上境界。

这等修士之,一呼一吸皆可引发大道亲和,一举一动亦可承载天地共鸣,堪比天生圣体仙脉,一旦踏入天界而不夭折,此生成就必然可令混元大罗金仙都自叹不如,以至于足以争夺天尊尊位,成为三十二重天中任意一界的至高主宰,至于那最高一层天的万千风景,想想也就罢了,除了天道正神以及五方天帝,谁也不可得见。

麒麟法相放声狂吼,怒啸劫云,它抖擞精神,一身鳞甲无比晶莹,光辉闪耀间,竟呈现出摧金断玉般的凛然锋芒,蹄下祥云如同金丝锦缎,朦胧飘逸却不乏坚韧之感,于此同时,威严巨首上那对麒麟角原本洁白温润,如今细细望去,通透细腻中可见星星点点的瑰丽彩芒,恰似遥远辰辉,更为圣兽增添一抹锦绣气象。

也就不过半柱香的功夫,劫云缓缓沉入人间,黑雷纵横,杀威无穷!

在修士界有个人尽皆知的大道规矩,但凡境界升迁之大事,无论任何人胆敢为受劫者抵御天雷杀伐,哪怕触及一丝半毫,都将会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多半是道基尽毁、神魂尽灭这等凄惨下场,相助者与受劫者自然全都会为上天所“一视同仁”,尽皆断送这一身来自不易的多年修为。

但顾君翎却现身为轩德王阻挡紫金玄雷的连续轰杀,只为争取迅速击败心魔,全力迎接天劫洗礼,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触犯了天道底线。顾君翎如若继续阻拦则会引发业障加身于渡劫之人,极难消除,极度凶险。

即便天道无法针对顾君翎本人,也会导致与其今世血脉相关者磨难不断,现如今以他的实力还不足以对抗命运道劫,哪怕亲自出手为之化解,也不免颇为麻烦,白白浪费大好时光。

“本尊何时变得如此在意此生羁绊了?”顾君翎瞬间现身于太初无极阵内,一时不免摇头轻笑,望向虚空中严阵以待的今世生父,“仅仅是因为血脉吗?快意恩仇,七情六欲,求仙问道,生离死别,皆是吾之混沌,无需执着,心安则矣。”

一时间顾君翎对自身产生了些许怀疑,千万年来,他见过太多修士为了成仙封神而背弃作为人的品质,什么亲情、道德、甚至自我本真等等无价至宝,全都在大道机缘面前显得不值一提,毫无疑问,这等人大都成了历史长河中的一滴滴水花,转瞬即逝,烟消云散。退一万步而言,即便侥幸如愿以偿又能如何?高不成低不就,徒留多少遗憾悲戚,这等修道真的是世人所追求的吗?又值得如何去延续和守护?

世人皆求虚无长生,唯吾只图问心无愧。

“公子可是有心事?”九黎淑烟从神秘前辈身上察觉到了片刻的迷茫,心中无比好奇,以至于忘了请教那枚神印有何来由。

洛红尹也收回了目光,她自然清楚前辈此刻若想走无人可循踪迹,趁此机会或许该同他说些什么,可一时嚅嗫嚅嗫,不知道如何开口。

“无事,修道一途无论何时都不能失去本心,人性本善,至臻至美。诸位,有缘再会。”

顾君翎将手中的天罡阵令牌投入灵湖中,光华一闪,身影于众人眼前瞬间消逝,于这方天地留下的最后痕迹,除了太初无极大阵,便是那随风不断消散的层层涟漪。

心念通达,万事皆明!

“在下谨遵教诲,恭送前辈!”

在司徒寒夜的带领下,十八武卫朝着神秘前辈离去的方向躬身行礼,无比恭敬,俨然将他与轩德王视为同等人物。

“公子……”

九黎淑烟体内伤势在圣魂丹的滋养下逐渐好转,原本大难不死也享受到了善报后幅,此刻心里却空落落的,一脸不舍难掩惆怅。

“红尹谨记前辈箴言,自当奉为圭臬,此生不忘。”

洛红尹轻抚心田,不禁感到有些恍惚,她在短短数个时辰内听从的“金玉良言”不多,但以后辈姿态虚心接受教诲的情景不计其数,毕恭毕敬,一番计较下来只觉自己着实木讷,错过了那么多宝贵时机。

今日一别,若无机缘恐再难相见。

轰隆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