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都市言情>国啤> 第163章 助人为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3章 助人为乐(2 / 2)

可是无论鲍厂长说得天花乱坠,三家厂却没有一家同意把新机器给北冰洋啤酒厂试用。

没办法,杨厂长亲自出面,联系了市里二轻局,沈南二轻局分别跟三个厂所在地的二轻局对接,几番交涉下来,希望也很渺茫。

解铃还需系铃人,杨厂长摸摸日渐稀少的头顶,最终还是想到了秦东。

“来,小秦,坐。”杨厂长浓眉毛大鼻子,声音也很浑厚,“小秦,这些日子一直忙也没有跟你见面,你做的试验和提出的建议老鲍都跟我汇报了,说实话,如果能解决啤酒保质期的问题,对我们北冰洋啤酒帮助很大,……我们也准备采用先进的过滤机……”

他看看老鲍,副厂长就把话头接了过去,“我们联系了三家厂,人家说,就是我们有过滤机,也没有硅藻土,机器买回来只能当摆设……小秦,解铃还需系铃人,如果搞不到机器,没有硅藻土,我们只能另想办法了。”

秦东没有说话,杨厂长也在观察着这个小年轻,“小秦啊,我听说你参加过一条龙会议,你在这三家工厂有没有熟人啊?”

“重庆轻机厂的于总工我倒熟悉。”秦东的手敲击着沙发扶手,“这样,我打个电话问一下。”

“好,”杨厂长浓黑的眉毛立马舒展开来,“打,就在这里打,重庆轻机厂的电话……”他示意鲍厂长道。

电话打到了重庆轻机厂厂办,又转接到总工于爱国的办公室,当秦东自报家门,电话那边却好半天没有声音。

杨厂长看看鲍厂长,鲍厂长脸上一幅无奈的表情,杨厂长却回到办公桌前,开始寻找记着省厅几个相识处长的电话本,没有办法,只能通过省厅的关系了。

突然,电话中传来一阵大声,笑声从话筒中毫不掩饰地就传地了杨厂长耳朵里。

“小秦,你个瓜娃子,神戳戳地给我打电话,我沈南就根本没有朋友嘛……你也不到重庆来看老子……”

哦,热情,跟重庆的温度一样火热,鲍厂长虽然坐着远,可是也感觉到对方的热情好象顺着电话线就传了过来,都要把话筒给点着了。

“我这不是考上了大学了吗?”于爱国是他在南京一条龙会议期间认识的,他与上海饮料机械厂都使用了他的除标机专利。

“考上大学了喽,前程不可限量,说吧,你找我有什么事?专利费我们可是没有差过你一分一毫。”于爱国笑道。

专利?

杨厂长和鲍厂长都听在了耳朵里。

“是这样,你们出产的硅藻土过滤机,沈南北冰洋啤酒厂想率先试用……”

“这个嘛,好吧,”于爱国在电话中只是稍一犹豫,“这件事,我还能做得了主,你开金口,我就给你送去,刚刚开始试生产,没有几台样机……”

哦,这就解决了?

杨厂长把手中的电话本又放回到桌子上,昨天市里二轻厅的同志都没有搞定,这个小秦一个电话,样机就能送到了?

当秦东笑着放下电话,鲍厂长马上又问道,“小秦,就这样说定了?那那硅藻土呢?”

“硅藻土?”秦东一时犯了难。

吉林省有丰富的硅藻土资源,梅河口助虑剂厂作为一条龙项目之一,项目进展很快,已经在国内各大啤酒厂做了生产试验,工艺性能与国外硅藻土相当。

“哎,有了。”秦东突然笑了,“我们宿舍的陈晓春,是轻工业部食品开发公司的,他们单位是梅河口项目的参加单位,让他帮忙协调一下……”

吨酒硅藻土耗量在1.5公斤左右,北冰洋啤酒需要的硅藻土不是太多,陈晓春作为开发公司的干部,可以帮助北冰洋啤酒厂引进硅藻土。

哦。

杨厂长与鲍厂长都长出一口气,他们忙了两天,惊动了市局,秦东却一个电话解决了。

作为啤酒一条龙项目,这几家厂都是全国的佼佼者,他们的产品自然可以放心使用,即使是样机,样机有样机的价钱,也能节省一部分费用。

两人对视一眼,鲍厂长笑道,“小秦,这两天我也看到了,你还是厂里和学校两头跑,”他没有点明秦东把招待所让给李墨梅两口子的事,“你在沈南学习四年呢,这样吧,厂里给你买辆自行车。”

他看向杨厂长,杨厂长却一摇手,沉默不语,

鲍厂长立马不说话了,在北冰洋啤酒厂,杨厂长说了才算。

“老鲍,我看这样,小秦呢,后面还要继续改良我们啤酒的工艺,需要小秦同志来回跑,他还要上学,功夫也耽误不起,这样,你去给小秦买辆轻骑,前天我开会碰到轻骑厂的张厂长,他们从日本进口部件组装了一批摩托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