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都市言情>国啤> 第796章 看我的三板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96章 看我的三板斧(2 / 2)

杨厂长、朱奕、董青鲲等人也到处宣传,“吃了北海黄金,胃口好了,胃舒服,浑身有劲……”

就连梅毓秀也在开口了,起初他对于秦东搞什么保健品,是极力反对的,当听说是废酵母再利用时,又转怒为喜,以前秦啤和北京啤酒厂没有搞起来的事业,秦东搞得好!

越来越多的沈南人、山海人熟知北海黄金了,经销商越来越多,沈南最远的一个县区,前两个周就回款15万元,后二个周直接回款30万元……

“这真的是黄金啊。”方大力感慨道,看着眼前黄灿灿的片剂,她就放进嘴里一颗,现在她不光卖,自己和家人也在吃。

同样看着眼前金灿灿的北海黄金的还有王延辉。

“外国人好,外国人好,都他妈的崇洋媚外,”这几天,凯拉一号的出货量下降得厉害,王延辉这个看似斯文的人直接爆了粗口,“挂羊头副狗肉,我们得想办法!”

王延辉坐不住了,自打干保健品行业来,他还没有这么被动过,想当年,他也是销售明星啊。

他可是被沈阳飞龙的老总姜伟称作营销天才的人。

在此前的几年,上海有一家保健品公司,他曾是地区代理商,在那家保健品公司全年的销售额中,王延辉所在的地区就占了三分之一。

看到保健品这么赚钱,王延辉干脆心一横自己干了,他的凯拉一号与上海那家保健品公司无论在功能和配方上都一样。

这也让两家公司对簿公堂,可是这却又间接打开了凯拉一号的名声,凭借着每盒比对方便宜两毛的价格,和王延辉强大的营销攻势,上海那家保健品公司逐渐处于下风,进而收缩战线,最后竟奇迹般被王延辉收购了。

“老王,拿出我们的三板斧,沈南是我们的大本营,大本营不能丢,把秦湾人赶回老家去。”

……

时代的长河,一潮又一潮,浮沉随浪,人事滔滔。

商场就是战场,一切商业竞争行业本质上都是战争。

市场是阵地,竞争对手是敌军,战场上只有输赢,事关生死。

王延辉祭起的第一板斧就是电视广告。

他们拍不出太阳神那样高大上的广告片,就在广告词上下功夫,充满了语言诱惑的凯拉一号系列形象片,其中最突出的主题是,“凯拉一号,争当中国领军企业,振兴民族工业”,这个口号很是响亮而吸引人,看到的人都以为这是一家多么庞大的公司,其实当初它只有30万元的注册资本,现在也不过是两个厂而已。

可是,你别说,老百姓还真上当了!

王延辉祭起的第二板斧仍然是免费义诊,当然,是打着义诊的幌子,主旨则是推销凯拉一号。

现在,王延辉更疯狂了,他竟然把义诊风刮到乡镇、农村,这些地方自特殊时期的“赤脚医生”后,已经有二十多年没有医疗机构下乡了。

凯拉一号的“白大褂”们热情洋溢地赶到那里,老少乡亲自然排着队来看医生,而就诊后的结果往往是,全村老少都有肠胃肝脾肾胆等各种疾病,而治疗的唯一方法,就是掏钱买凯拉一号喝。

王延辉在一个周内,在沈南各区、各乡镇竟举办了五百多场义诊,这些让人匪夷所思的营销活动,在此时的中国市场上屡试不爽!

凯拉一号的出货速度猛地就蹿了起来。

他的第三板爷,是小传单。

满大街的牛皮癣似的传单,恨得街道的老太太牙根痒痒,可是此时街头还没有贴在电线杆上的那种专治男女病的广告,小传单虽然令人讨厌,但是群众看得见,也并不能让人联想到身体下面去。

一时间,沈南有井水处皆能说凯拉一号,不用两个礼拜,凯拉一号全面压倒了北海黄金,重新坐上了山海省保健品行业龙头的宝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