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都市言情>国啤> 第632章 文化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32章 文化衫(2 / 2)

当时电视上流行的服饰,一星期左右就能到秦湾,而上海如果有什么新款式,3天之内就能到各个小摊。

90年代的时候,华亭路服装市场以价廉物美、风格独特而闻名上海,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灵敏快捷的市场反应,一度成为上海个体服装市场的翘楚,成为领导上海年轻人流行服装的“桥头堡”。

“就是这里。”鲁旭光对这里比对丈母娘家还要熟悉。

“哥,这里也我也熟啊。”秦南挎着自己哥哥的胳膊,就是不撒手了。

华亭路批发市场、吴江路美食街,怕是九十年代的外地大学生对这个城市最深刻的记忆。

马路两旁全是简易的帐篷式的店铺,小货摊上各种样式的旧衣服和私人裁缝模仿制作的衣服,还有饰品,市场深处好像漂浮着一种不明国籍的气味。

“你们跟着我别说话啊,隔行如隔山,别让人家看出你们的是生手。”鲁旭光不住地嘱咐着。“这个时间还成,再晚了,就关门了。”他抬手看看手表。

到批发市场进货需注意出发时间,尽量一大早就去,批发市场一般早上四五点的时候就开业了,下午3点就会关门,中午人最多,抢在人少的时候看货人会轻松很多,老板也不会因为人太多,应对不过来而不耐烦跟你谈价格。

鲁旭光打头阵,背着蛇皮袋走到一处店铺门品,“老板,秦湾鲁大脑袋,文化衫,多少钱一斤?”

“打包还是批发?”老板是个小个子小脑袋,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个秦湾的鲁大脑袋。

各行都有各行的规矩,有一些行话行规不能不学。

比如批发市场有行话,批发店老板开口就问你是“打包”还是“批发”,没去过批发市场的一般都会一头雾水,不知道其中的区分。

其实“打包”的意思就是一种货拿六种以上颜色,“批发”就是拿两种颜色以上就可以了。做小店生意一般只“批发”就行,比较划算一些。

“打包吧。”鲁旭光看一眼秦东,“给我便宜一点,我要得多。”

“能要多少?”小脑袋笑了,“你这身板,一次能发多少?”

“这次真要得多,可是,你得帮个忙,我们要原版,你得在上面帮我们印上我们的图案,我们的字。”鲁旭光掏出一张纸来递给小个子。

小脑袋看着图案抬头又打量了他们一眼,“好,三天后拿货。”

“两天。”秦东马上道。

“两天也行,看在大脑袋面子上,你们到底要多少货?”小脑袋追问道。

“多少钱一斤?”鲁旭光打断他。

“要得多,打包十二一斤,要得少,十四一斤。”小脑袋点上一支烟。

“我要五万块的货。”秦东伸出五根手指头。

小脑袋的烟灰立马烫到了脚面,“五万?……”

“五万的货,后天拿货,给我们照九块钱一斤……”

秦东和鲁旭光跟小个子砍价,秦南就愣了,自己身上这件文化衫二十二一件,她马上计算起来,一斤文化衫到底能有多少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