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伦敦升维1919> 6雾都夜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6雾都夜游(2 / 2)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真实的纸张,能给他一种质朴的可靠感,就好像无法代替纸书一样。

经过两次誊抄,他已经对诗的内容,以及结构,有了一些了解,但仍只停留在文字表面。

这诗晦涩,恐怕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全懂的。

因此,他现在只摘出第一章《死者的葬礼》来,只对此作研究。

书房沉静,有书香,思绪漫散如光。

《死者的葬礼》总共分为四节,长短不一。

陈墨一遍一遍地默读。

同时,在疑惑不解和认为重要的地方划线和标注。

他认为,这会帮助理解。

他天真了。

他划了,也没划。

因为他全划上了。

几乎没有一处是不重要的,又或者没有一处是好理解的。

划来划去,都划成了一堆浆糊!

据说,诗的精义,在于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意象。

以前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认为很了不起。

就连常听说的诗人之死,也觉得浪漫。

现在真领教到,陈墨觉得。

诗人真是该死啊!

(╯‵□′)╯︵┻━┻

这四节诗里,每一节讲的都是不同的,甚至毫无关联的事。

但好像又有逻辑关系,又好像没有,全赖作者的象征手法所赐。

难怪多萝西会给出故弄玄虚的评价。

真是中肯!

陈墨被搞得生气,索性披上外套,打算出门散散心。

走之前,却又将稿纸从笔记本里撕下来,揣进兜里。

不是要继续研究,有备忘录在,随时都可以研究。

主要是不放心。

谁知道会不会有贼呢?

这个时代,就算是在威斯敏斯特,也未必是完全安全的。

涉及隐秘,怎么小心也不为过。

他很快又决定取一只口罩戴上,只因门外的雾气,实在过于浓重。

伦敦的空气,常年都是灰色的。

这几日的放晴,简直是上天开了眼。

显然,它现在又回到常态了。

街道上,红色的、绿色的、黄色的灯光,从两边看不清是做什么的店里发射出来,经过如石棉般厚实的雾霾的散射——

如梦似幻。

贵妇挽着绅士的手臂走进剧院,年轻的单身汉在酒吧期待一场偶遇,再恶劣的天气也挡不住寻欢作乐的欲望。

“我该去哪里呢?”陈墨自问。

“随便逛逛吧。”他说道。

于是,他就在这片大雾里漫步,顺便思考,他的研究到底哪里除了问题。

是没有注意到某个关键的细节,还是总体的思路出现了差错?

他就这么边走边思索。

一路上,人们从雾气里出现,又在雾气里消失。

真是神秘啊,和那首该死的诗一样。

在迷雾中,感觉不到事物的变化,也失去对时间的概念。

迈着脚步,不知走了多久,他似乎来到了河边。

其实看不太清楚,但是能听到流水的声音,还有一点腥臭味。

泰晤士河?

陈墨渐渐小心,听说曾有人在大雾中走进泰晤士河,再未回来。

这是理所当然的,泰晤士河有二十米深,能回来才是见鬼。

他渐渐确认了。

这里就是泰晤士河,那座旁边的桥型阴影,应该是威斯敏斯特桥,那座稍远的塔型轮廓,应该是伊丽莎白塔,俗称大本钟。

这么说来,威斯敏斯特宫也离得不远,但是在哪里呢?

“H-E-L-L-O?”背后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

“WE-ARE-DEAD......”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