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伦敦升维1919> 4多萝西的线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多萝西的线索(2 / 2)

多萝西留给他的印象,并非那种十分精明的。

不过,这种印象马上就被刷新了。

多萝西或许没有察觉陈墨的变化,又或许下定决心要抒发自己的所想,她说道:“不是的,是我自己的感觉。”

“感觉?”陈墨疑问。

“也不是感觉,怎么说呢?”多萝西想了想,说道,“克斯默,你知道萧伯纳先生吗?”

陈墨点头道:“萧伯纳先生啊,我知道。”

萧伯纳,著名爱尔兰剧作家,社会主义者,陈墨自然知道他。

若不出意外,在五年后,他将因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而获诺贝尔文学奖。

无论前世抑或现在,陈墨都听说过他的言论,其中记忆颇深的是,他在后来造访上海所写的评论中有一句——

——中国过于酷爱和平,反受了和平的累,日本过于爱打仗,也一定要吃打仗的亏。

饱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熏陶的陈墨,自然对这位老先生有好感。

他补充道:“他是一位有所洞见的智者。”

多萝西说道:“萧伯纳先生曾在这座图书馆求学。据说,那段时间,他平均每天读完一本书。这已经很了不起了。”

她看着陈墨对面桌上摞起的书山,说道:“但是,克斯默你的阅读速度却更快,这几天,你每天要看三到五本书,甚至更多。”

陈墨似作不悦,道:“虽然萧伯纳先生很高明,但难道不允许世界上有更高明的吗?”

“但是,书的类别也并不一致。如果要做精研,必是对某领域从上到下的研读;便是一般人读书,某一段时间里,也总是倾向于找同类的书看的。”多萝西反驳道。

在反驳中,她的眼睛开始闪闪发光,她似乎找到了一种感觉,从此开始便体现出她惊人的分析力和独到的见解,连言语也变得强健有力。

她信誓旦旦地说道:“所以,我认为克斯默你并不是在精读,而是在大量的泛读,不是在特意地汲取某一领域的知识,而是在搜寻某类知识。”

陈墨觉得事情正变得有趣,他问道:“那我又是在搜寻哪类知识呢?”

多萝西思考了一会儿,分析也好,表达也好,涉及细节总需要更久。

她抿了一口咖啡,让某些因子帮助她进行回忆,她似乎找到了一些共同点,道:“你看的书,它们的年龄,都好像比较老。”

检索总是有规律的,如果不能从类别上索骥,那么最简单能想到的,大概就是时间了。

她说出结论:“这类知识,应该是某类古老的,要么关于哲学,要么关于历史。”

这里她卖了个巧,古老的知识,除上述两者外,一时也想不到其他。

全说肯定对!

她显然是有了自信,脑袋也变得灵光,能耍一些小手段了。

“了不起!”陈墨拍手称赞,“我要重新认识你了,多萝西!”

不精明不代表不聪明,陈墨开始意识到这一点。

多萝西也很开心,她不自觉地挺起胸脯,尽管不怎么能看得出来。

我竟然这么厉害!我以前怎么没发现。

陈墨坦诚道:“我的确是在检索某类特别的书籍,但是目前为止,没有什么结果。”

既然已经被猜到,那也没什么好隐瞒,尤其多萝西并非一个复杂的人物。

他决定进入更深层次的谈话,又问道:“或许,以你的聪明才智,能给我一些建议,或者灵感和启发?”

多萝西自然是愿意的,她问道:“你说的特别的知识,具体是什么样的书籍呢?”

陈墨心下组织语言,自然不能直接说是关于密传的书籍,若是不存在还好,只是被人当傻瓜,但若是存在,那就有潜在的风险。

他说道:“具体我也说不清是什么样的,但正如你所说,它很可能是古老的。”

陈墨想了想,又觉得哪里不太对,古老并非密传文献的本质特征,更重要的应该是特别。

于是他改口道:“也可能并不古老,最重要的是,它应该是有些奇怪的,有某类极为特别的特征,能够非常直接地引发某种兴趣。”

多萝西不由发怔,由于陈墨说得很模糊,她在思考这解释和没解释有什么区别。

根本等于没说嘛!

但她没有急着缴械投降,毕竟,这是克斯默向她寻求建议!

而且,还是第一次!

第一次!

但真的是,信息太少了。

她正欲询问更详细的信息,一道灵光突然闪过她的脑海。

特别!

如果抛开“古老”这个单词,纯以“特别”而论,她在整理书架时,好像是有遇到过这么一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