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逻各斯之主> 第6章中心之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章中心之火(1 / 2)

“一条在陆地上行驶的船?”亚里士多德走近了这台机器,他开始仔细观察,希望弄清楚它的秘密。这条“陆行船”的外壳是木制,从表面看不出缝隙,而且被打磨得十分光洁。它有五肘长,两肘宽,半人多高,从外侧看,它的底面平整,看不出轮子或者支架。但是,在两名学者的操纵下,它在离地两个指头高的位置缓缓地移动着,如同在空气中悬浮。

“运用了操纵气元素的智术?”亚里士多德怀疑地看着那两个白衣学者,他们看起来年纪不算大,站在机器边上,用一个舵盘控制着它的方向,但并没有更多动作。

“如果他们要操纵空气把这么大的一个物体在平地上滑行,对努斯的消耗一定相当大。”亚里士多德想道,“看起来他们并没有这种能力。那么,唯一的解释就是,这是一种机器。”

他想起了阿其得谟给他看过的机器“飞鸽”,它们的原理是一样的吗?就在他浮想联翩之时,一个人从他的对面走来。亚里士多德认出,那正是上午为自己解围的拉米斯科。

“亚里士多德,我们又见面了。”拉米斯科一看到亚里士多德就露出了微笑,“你在看什么?是对这台机器很感兴趣吗?”

“是的,我很没有看明白它行动的原理。”亚里士多德笑着问道,“这是阿启泰的新发明吗?”

“这确实是老师的作品,不过它只是一个原型,而不是成品。”拉米斯科让两名学派成员停了下来,自己按住了舵盘,“严格来说,它是老师的一个构想,今天只是在进行公开实验。”

“您能否向我介绍一下这个构想呢?”说完这句话,亚里士多德赶紧补充道,“如果这涉及隐秘的知识,就请不用在意我的疑惑了。”

“这些知识虽然不常见,但也谈不上隐秘。”拉米斯科倒是很轻松,“我先从一个奇闻异事说起。你从希腊本土来,那你是否知道‘马尼提石’(magnetis)呢?”

见亚里士多德茫然地摇了摇头,拉米斯科才继续说道:“在色萨利的马尼西亚(Magnesia)这个地方,大量出产一种石头。这种石头有着奇妙的性质,它们大多可以吸取铁质物品,甚至可以把远处的物品吸到自己身边。”

“不仅仅是铁,这些石头自身也会彼此吸引。”他接着说,“但是,将两条马尼提石靠近,可能有两种情况发生:它们有时会吸在一起,有时却会把对方推离自己。”

“同样是一种石头,为什么有时会相互吸引,有时会相互排斥?我们的前辈大师很早就发现了这种现象,并且做了研究。他们经过不断试验,发现同一块石头的两面竟然可以有着不同的性质。”

“也许你听说过,恩培多克勒的四元素说夹杂了二本原理论,即元素的友爱和憎恶是它们聚合和分离的原因。这一条就源自于我们的学派对马尼提石的研究。”拉米斯科苦笑了一下,“然而,这种说法未免过于粗略,而对马尼提石的性质进行系统阐述的,正是斐洛劳斯大师。”

“斐洛劳斯大师曾经对这种性质的原因做出过解释,他认为,同一条马尼提石,如果切成两半,它的一端和原本与其相连的一端会发生吸引,而与远离它的一端会发生排斥。这说明,这种石头中间包含着两种性质,它们是彼此相反的。”

“虽然听起来匪夷所思,但这种理论却恰恰与他的天文学相吻合。”拉米科斯用手比划着,“在斐洛劳斯的教导中,宇宙是一个对称的结构,一个天体必然有着一个与它对称的反天体。因此,在他看来,大地并非宇宙的中心,而在宇宙正中的基点上是一团永恒燃烧的火焰。以它为对称点,地球在另一侧还有一个反地球,同样,其他星球也都是对称分布的。”

“这个理论还是我第一次听说。”亚里士多德感兴趣地说道,“不过,这种天文学上的构想与石头有什么关系呢?”

“你不是了解一些我们学派的观点吗?”拉米斯科回答,“我们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万物的构造与宇宙遵循着同样的和谐比例,如果天体的性质是如此,那么,物体的性质也应如此。”

“马尼提石就是一个例子。找到一块石头的中心点,它的两面就拥有与对称侧相反的性质,利用这种特性,我们就可以制造出一些特殊的机械。”

“比如,这个。”他拍了拍那条陆行船的木壳,“如果在它的底部装上那种石头,配合地面铺设与它相斥的另一面,就可以让它飘浮起来。”

“这个广场的整个地面都是用马提尼石铺设而成的吗?”亚里士多德震惊地看着脚下的石砖,“这要花费多少……”

“这里不但是实验场,也是城邦召开大会的地方,而这样的地面迫使人们参加大会时不会携带铁质武器,否则就会被吸在地上。”拉米斯科笑了笑,“你没有发现这里的士兵手中的武器都是青铜的吗?”

亚里士多德摇了摇头,这样大规模的实验场地超出了他的想象,同时,他也感受到了毕达哥拉斯学派在塔兰顿的统治力。议事的广场同时也是一座巨大的试验场,而这整个城邦又何尝不是阿启泰心中的理想城邦的实验场呢?

看着亚里士多德不再提问,拉米斯科才说:“这台机器内部的构造当然没有那么简单,它的动力结构由阿启泰涉及,因此,只需要简单的推动,它就可以保持自动前进,而速度比一般的车马还要快。”

“但它能做什么呢?”亚里士多德醒悟过来,“外面可并没有这种场地让它悬浮,如果离开这里,它还要怎样移动?”

“它的用处并非在平地,而是在山路上。”拉米斯科指着广场上划出的两条印记说道,“假如在山上架设两条轨道,利用马尼提石的性质,就可以将这艘‘船’很快地从山上运到山下。你猜,这样可以做什么呢?”

“运输大件的物品,比如粮食?”亚里士多德侧头想了想,“或者,使用更大的船舱,也可以运送人?”

“你理解地十分正确。”拉米斯科靠近了亚里士多德,悄声说道,“这个器械在军队中有大用处。”他的手在船底摸索了一下,两个小轮被扳直,接触了地面。“在平地上,我们可以使用轮子,让它像手推车一样前进;而在山上,我们可以通过架设索道,让它方便上下。当然,如果使用简单的智术,它就可以翻山越岭,将粮食和武器运往任何一个地方。”

“看起来,技艺不光来自努斯,也可以借助自然的力量。”亚里士多德总结道,“我得到了很多启发,尤其是对于自然物体的性质方面。”

“那正是我希望看到的。”拉米斯科赞许地点点头,“你不妨将这作为一个例子研究一下,我们认为,学园的理论研究对我们的实践也有很大帮助。”

“感谢你的慷慨。”亚里士多德答道,“我会不时来看看的。”看到广场上围拢的人越来越多,他向拉米斯科告辞道,“我要去大书库进行今天的学习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