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2章荥阳议和(1 / 2)

魏王豹被生擒,其母及妻子儿女,都被俘虏。魏王豹战败被杀、自杀、或者下落不明,这样的结果,对刘邦来说才是好消息。

按理说,魏王豹敢叛汉投楚,就已经做好了思想觉悟。他战败,也要守护王者尊严,选择去死。他兄长魏王咎反秦,被章邯击败,选择以身殉国。

可,魏王豹敢反,却没有兄长的勇气选择去死,而是被生擒。

如何处理被俘虏的诸侯王,韩信、张耳不能做主,只能交给刘邦发落。

韩信开辟敌后战场旗开得胜,用了一个月时间,平定魏地。刘邦得知这个消息,表彰韩信、张耳等人的功劳。同时,刘邦给韩信、张耳下达新的作战任务,继续扩大战果,向东攻打代、赵等地。

韩信、张耳领命,将作战下一个目标对准:代国。

刘邦开辟三个敌后战场,一个是策反九江王英布,做通衡山王吴芮思想工作,在南边牵制楚国。另一个是韩信提出的北举燕赵,东攻齐。最后一个就是彭越、吕泽等部将袭扰楚国大后方。

诸将都在努力打,刘邦也要打。

刘邦正面战场战果不佳。毕竟,他的对手是西楚霸王项羽。这个男儿,是这个时代,被称为战神的男人。

现在,刘邦要处理一件事:魏王豹。

魏王豹和刘邦曾经是反秦亲密无间的战友,也是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王之一,还有一起伐楚合作岁月。

魏王豹以母亲生病为由,回到封地,叛汉归楚。

这种行为是可耻的!这种人被杀,也是很正常的事。

这一刻体现出刘邦气度,他怎么做,天下人都看着。

刘邦展现出了君王气量,尽管他心里想杀魏王豹一百次。但,为了从大局出发,他没有杀魏王豹。

刘邦虽没有杀魏王豹,却剥夺对方封地,还给他一个任务:驻守荥阳,抵抗项羽。

看着,魏王豹这种待遇。这里就要提到另外一个人:英布。

英布被随何做通思想工作,叛楚归汉。项羽很生气,以项声、龙且为将,攻打九江。

项声、龙且表现不错,打了几个月,攻破九江。项羽做了一件事,屠杀英布妻儿。

魏王豹叛汉归楚,英布叛楚归汉,两个诸侯王做的同一件事,得到结果不一样。这说明,刘邦气度比项羽大点。

对刘邦而言,他打天下用的是王道,你反我,我也会给你一次机会。对项羽而言,征服天下,用的是霸道,你反我,我就杀。

英布在后方牵制楚军,才能分散项羽注意力,也减轻了刘邦正面战场的压力。

可,项羽在这个时候是无敌的存在。刘邦能够战胜项羽,只能用两个字:奇迹。

刘邦正面战场打得很艰难,却也抵挡住项羽强大的攻势。

为了减轻自身压力,打一场持久战,刘邦做了两件事。

1.修了一条甬道。

这条甬道连接敖仓,是用来保障刘邦粮道安全。敖仓不仅是一个地名,还是秦囤积粮食基地。刘邦修甬道,就是为了让敖仓囤积的粮食能够安全抵达荥阳,供给前线。

项羽多次进攻,也没能攻破甬道,切断汉军粮道。

就这样楚汉争雄,陷入僵持。

2.刘邦为了打破僵局,又派了两个人继续开辟新的敌后战场,袭扰楚军粮道。

第一个人是靳歙。

他的任务是负责袭扰荥阳至襄邑粮道。

另一个人叫灌婴。

他的任务有两个:a.责袭扰楚军阳武至襄邑粮道;b.攻击楚国第二大本营,鲁城。

项羽是这个时代的翘楚,他是西楚霸王,手底下也有很多能打的名将。尽管刘邦开辟多个敌后战场,分散楚军力量。项羽选择牺牲局部代价,发动攻势。

僵持不下的荥阳之战,被项羽打开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就是刘邦修筑的甬道。汉三年三月,项羽一举攻破敖仓,围困荥阳。

此仗,刘邦和项羽打了一年多。如今,刘邦粮道被毁,坚持不住。

刘邦被做了一件事:议和。

议和条件:荥阳以西归汉,荥阳以东归楚。

刘邦扛不住项羽的军事进攻,又缺少粮食,不想打了。以荥阳为坐标,划分楚汉分界。

对于刘邦这个条件,项羽很犹豫。毕竟,他虽围困住刘邦,却也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