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西汉那些事儿:草根皇帝刘邦> 第76章彭城大战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6章彭城大战下(1 / 2)

彭城大战,刘邦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第一个阶段赢得胜利。接下来,彭城大战,进入了第二个阶段:项羽反攻。

刘邦攻破彭城,项羽面临两个选择:要么,停止伐齐,率军南下;要么,继续伐齐,站稳脚跟,伺机反扑。

此时,项羽面临诸多不利因素。

首先,诸侯联军势大,锋芒正盛。道义上,项羽又处于不利地位。

其次,齐军还有很强大的作战能力,突然撤军南下,容易腹背受敌。

第三,齐地到彭城距离远,道路不好走。诸侯联军以逸待劳,他们之间兵力悬殊,差距过大。

无论从那个角度看,项羽都没有获胜的可能性。此战,项羽没有翻盘地机会,只能接受现实。

然,项羽是谁!

他十几岁,见到秦始皇敢发出一声呐喊:彼可取而代之。

二十四岁,斩杀会稽郡守,高举反秦旗帜。

二十五岁,东阿追着享受秦国战神荣誉称谓的章邯到处跑。

二十六岁,斩杀宋义,巨鹿之战,俘虏王离,逼降章邯,诸侯皆畏。

二十七岁亡秦,分封十八路诸侯王,建立新秩序。

项羽是谁,他是这个时代楚霸王。战场上,他从来都不会畏惧。

面对不利局势,他依旧相信自己的拳头。他要拿起三尺长剑,与刘邦等诸侯血战到底。

那么,项羽是如何打赢这场看似不可能会有胜算地战斗。

来看一下,在战局对项羽十分不利的情况下,他是如何利用扭转局面。

面对困境,年轻人项羽没有认输,选择了一种方式:战。

而且是以自杀式的方式去战斗。

为什么说是自杀式?

这是因为刘邦诸侯联军加起来五十六万,项羽深陷齐地。但,他还是做了一个决定,让其他部将围困齐军,自己亲自南下攻打诸侯。

而且,他的人马只有三万。

对于项羽这个决定,很多人都认为找死!楚军上下,也弥漫着这个想法。

恐慌、死亡的气息,笼罩在楚军上下。

这一刻,体现出项羽的重要性。

项羽不愧是这个时代的骄傲,他用人格魅力,征服了楚军上下,将其团结起来。

他说打,诸将支持。

他说战,诸将也战。

就像三国,曹操率军南下,抵达荆州。

荆州将士,忌惮曹操,大多数选择投降。有长江天堑的江东孙权,内部也是意见不一。

唯有刘备,选择战。

所以,有种人很厉害,尤其是危难之时,他的人格魅力会更加体现出来。就像项羽,处境堪忧,还能凝聚楚军上下,与诸侯联军开战。

史料没有记载,项羽做了怎样的即兴演讲,是如何凝聚三军士气。但,他的演讲,激发了楚军每个人的热血斗志。

这些将士,都愿意为楚国而战,为项羽而死。

对于项羽来说,男儿就该征战沙场,马革裹尸。

因为项羽这个决定,从而留下一个被后世津津乐道的经典战役。这就是秦末汉初以少胜多最经典一战:彭城之战。

之所以说经典,那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没人能够模仿。

此时,项羽在国际上舆论遭到声讨。

军事上诸侯联军势众,兵多将广,项羽一边要打齐国,另一边要防备诸侯联军偷袭。

项羽做了一个疯狂的作战计划:以三万骑兵,对战诸侯联军。

这场仗,怎么看,项羽都没有胜算。没想到项羽打赢了,只用三天时间,堪称战争奇迹。

来看一下,项羽是如何再次创造奇迹,成为这个时代的战神。

军力对比:诸侯联军五十六万,项羽军三万。

战争比例:1:12。

也就是说项羽一个兵,要打十二个。

这场仗项羽应该如何打?他的作战计划和战斗方略,又是什么?

此时,项羽正在齐地五都之一:莒。

莒,地形复杂:东边是丘陵,西边是山地。中间有两条大河环绕,一条是沐水,一条是沂水。这也是战国时期,乐毅为什么攻破临淄,打了五年没有打下莒城的原因之一。

项羽伐齐,也在这里陷入战争泥潭。

莒城到彭城,交通不便,地势复杂,不利于急行军。唯有一条从北到南的河谷,地势平坦。这也是项羽南下彭城,最佳进军路线。

这条线路,有两百里。对于现代化来说,这不是距离。对于冷兵器时代,这距离就是一大问题。

项羽第一个战术:长途奔袭。

能够创造奇迹者,都不会选择按常规出牌。项羽南下这条线路,虽是最佳路线。也是最快抵达彭城的路线。但,你能想到,别人也能想到。

刘邦在这里布下重兵,建立防线,以逸待劳。

项羽第二个战略:出奇不意。

项羽不按套路出牌,也没有选择好走的路,而是向南,抵达启阳,突然向西进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