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2章鸿门宴上(1 / 2)

按照楚怀王之约,先入关中为王。

刘邦打进关中,采取措施得当,得到关中百姓热烈欢迎。这些现象,就让刘邦产生一个错觉,他已经是关中王。

他现在做的一切,都是在治理关中。

这时,有一个人来劝刘邦,让他称王。

这个人是谁,史料没有记载。但,他定是一位读书人,且对时局把握很准确,对关中形势一目了然。

这个人对刘邦说了这样一段话: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彊。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徵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这段话,先表明了一个观点:秦,地理位置好。

随后,又给刘邦制造紧张感:项羽封降将章邯为雍王,驻守关中。刘邦的胜利果实,将会被别人摘取。

接着,这个人给刘邦除了一个主意:派兵驻守函谷关,不让诸侯进来。且,他告诉刘邦,函谷关能够抵挡诸侯联军西进。

这个人最后要表达的意思:刘邦可以在关中自立为王。

刘邦听了,心动了。按照楚怀王约定,他就是关中王。如今,项羽不经请示,就封章邯为雍王,还要抢夺他的劳动果实。

刘邦费劲千辛万苦,才有今天成就,怎能拱手相让。

于是,刘邦做了一个错误决定:关闭函谷关,阻挡诸侯西进。他要自立为关中王。

我,刘邦,要向天下人宣告:关中是我打下的。

刘邦这种行为,让一个人很生气,他就是项羽。

话说,楚怀王亡秦,开辟了两个战场:

一个正面战场,一个敌后战场。

刘邦负责敌后战场,项羽负责正面战场。

为了鼓励诸侯亡秦,调动楚国将领工作积极性。楚怀王提了一个口号:先入关中为王。

项羽不愧是这个时代,最勇猛、最能打的人。巨鹿一战,俘虏王离,破秦兵二十万。

八个月后,劝降章邯,得秦兵二十万。

这里有个问题,章邯是秦末名将,为什么会降。

对于这件事,有以下观点:

1、项羽太猛,很能打。导致章邯,军事压力大。

2、赵高推波助澜:不调兵支援。

3、司马欣劝说:胜亦死,败亦死。

4、陈馀游说:秦廷气数已尽,投降,还能裂土称王。

这几个观点,只是一部分。最重要一点,申阳、司马卬,攻下河南地,断了章邯粮道和归路。

没有援兵,没有粮草,诸侯联军强大,章邯被逼无奈,没有更好选择。尽管如此,章邯在巨鹿溃败后,能够抵达项羽八个月,且形势不利,还与项羽边打边谈,争取了最大利益。这足以证明,章邯能够坐稳秦末名将第一席位。

秦军在三晋正面战场,被项羽搞定。但,秦,很强大。项羽逼降章邯,率军西进,花了三个月,才消灭了三川郡一带秦军,抵达新安。

项羽在这里做了一个决定:坑杀二十万秦军。

对于项羽为什么要坑杀秦卒,有一下观点:

1、项羽个性残暴,动不动就爱屠城。

2、粮草短缺。

3、消除隐患。

我个人以为,还有个观点:项羽急着赶时间。

章邯降项羽,项羽没有当时屠杀秦卒,反而过了几个月之后,走到新安,才将秦卒坑杀。说项羽残暴,这个观点站不住脚。

太史公给出了导致秦卒被坑杀的原因:项羽想要消除隐患。

根据太史公《项羽本纪》记载,秦军虽降,但遭到诸侯联军不公正对待。他们思念秦国,痛恨章邯。所以,他们有异心。

为了杜绝后患,项羽与英布、蒲将军商议,留下高级军官,其余全部杀掉。

那么,项羽坑杀秦卒二十万,就不怕被人骂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