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西汉那些事儿:草根皇帝刘邦> 第60章大秦王朝覆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0章大秦王朝覆灭(1 / 2)

子婴身世是一个谜,他能够留名后世,被历史记住,是因为他干了四件事:诛杀赵高、匡扶朝纲、坚守关中、开创帝王投降模式。

子婴出场,杀伐果断,手段干脆利落,除掉赵高,灭其三族,稳定朝纲。其手段之高明,也说明他能力出众。毕竟,秦始皇去世后,最受益者赵高,除掉蒙恬、蒙毅、冯去疾、冯劫、李斯、制造王室惨案,诛杀秦二世。

就在赵高自以为掌控一切,却败得一塌糊涂。谁也没想到,秦末乱世,子婴结束了动乱。

所以,子婴并非无能之辈,只可惜历史没有给他机会。上天给他露脸机会,却给他时间太少了,只有四十六天。

子婴掌权,秦国内忧外患,大势已去。东边,他要调集军队抵挡项羽。南边,要应对刘邦。

那么,子婴登场后,成为秦最后一任国君,又会如何匡扶大秦,保住江山社稷。

来看看,子婴个人表现。

子婴掌权后,开始绞尽脑汁拯救大秦天下。他不奢求,平定关外叛乱势力,只想守住关中。

在这四十六天时间里,子婴做了两件事:

1、固守函谷关。

2、抵挡刘邦。

话说,刘邦大军屯兵武关,派宁昌入秦。宁昌入秦,给刘邦带回一个好消息:赵高愿意谈判。

赵高为了表现出谈判诚意:杀了秦二世。

不过,赵高有个条件:欲约分王关中。

刘邦派人入秦谈判,是为了试探秦廷态度。却没想到,大秦丞相愿意谈,还有一个意外收获:赵高在望夷宫诛杀秦二世。

随后,秦王子婴,杀了赵高。

看着秦廷动乱不堪,大势已去。刘邦改变主意,不谈了,西入亡秦。

这时,张良站了出来,给刘邦献上一计:趁着秦廷动荡,前去做武关秦将思想工作,以利劝降。

刘邦采纳张良意见,将这个高难度任务,交给两个人。一个是高阳酒徒郦食其。另一个是陆贾。

对于郦食其这个人,并不陌生。因为他,刘邦兵不血刃拿下陈留。其弟骊商率领四千人加入,攻取南阳,独立平定汉中。骊氏兄弟,随同刘邦西入亡秦,立下汗马功劳,皆被封君。

对于陆贾这个人物,现在的他,一点都不出名。

史料对陆贾记载也很简单,只说他是楚人。他是以客地身份,加入刘邦平定天下。但,这个人有个特长:有口辩士。

陆贾,这个人物,绝对是秦末汉初,最主要地一个人物。他出生于公元前340年-公元前170年,被誉为西汉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

他最大功绩:招抚南越,联力诛吕。

他在汉高祖刘邦、吕后、汉文帝时期,凭借一张嘴,安定南疆,令南越武王赵佗,臣服大汉。

当然,现在地陆贾,名声并不响亮。

接下来,看一下六十二岁的郦食其和三十四岁的陆贾,是如何有说武关秦将,投降刘邦。

虽然史料没有记载,郦食其和陆贾是如何做通驻守武关秦将思想工作。但,脑补一下。他们会怎么说呢?

首先,摆明一个观点:天下大势。

天下都在反秦,大势已去。多路军马,齐攻咸阳。大秦灭亡是时间问题,跟着大秦混,没有前途。

其次,分析秦国局势。

赵高乱政,诛杀功臣,谋害秦二世。大秦国政动荡,无力平定天下。再告诉他,秦末名将章邯,也投降义军。秦国,没有机会翻盘。

第三,宣扬刘邦仁义。

你们投降,会被善待,割地封侯。就如南阳郡守投降,被刘邦封为殷侯。

当然!如果不投降,就会如何!武力威胁,这也是要用上的。

简单说,郦食其和陆贾,先要断绝秦将战斗下去念想,随后给他指明一条生路。

史料告诉我们,郦食其和陆贾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但,刘邦不按规矩出牌,趁着秦将投降不备,袭击武关,一战而胜。

刘邦攻破武关,继续西进,来到峣关。

峣关,因峣山得名,位于蓝田之南。

峣山,是秦南群山之中,一道最重要关卡。他是关中通往南阳交通要道,也是进入咸阳咽喉。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这也是守卫关中,最后一道屏障。

这时,秦王子婴已经掌握权力,稳定朝局。忽闻,叛逆攻破武关,赶紧调集大量重兵,进驻峣关。这也是,秦王子婴守卫咸阳做出的最后努力。守住峣关,就能力保关中。

刘邦西来,连连取胜,自信心过度膨胀。当刘邦抵达峣关,他想凭借手中两万人马,以武力破关。

关键时刻,还是张良站出来,提了反对意见。

张良先告诉刘邦一个现实:秦兵尚彊,未可轻。

随后,张良又拿出一些收集到的秘密情报,关于峣关秦军守将相关资料。张良根据这份资料,制定了一个计划: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

刘邦认真听,张良认真讲,分三步走。

第一步:虚张声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