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西汉那些事儿:草根皇帝刘邦> 第57章大秦罪人李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7章大秦罪人李斯(1 / 2)

关中地区,被称为四塞之地。西有大散关,东有函谷关,北有萧关,南有武关。

刘邦进军路线,南取宛城,北上武关。

春秋时,武关是楚国领土,也是秦楚两国交界。秦岭以北属于秦国,秦岭以南属于楚国。武关位于秦岭以南,被楚国称为少习关。

秦襄公辅佐周平王迁都,正式被封为诸侯,建立秦国。秦固有领土狭窄,为了拓展生存空间,南下占据少习关,并改名为武关。

武关,也成为了秦楚交战最频繁之地。

秦占据地利,胜多败少。及至楚怀王时期,张仪欺楚,丹阳一战,大败楚军。楚怀王怒,悉国之兵伐秦,破武关,打到蓝田。

这条路,楚怀王曾走过。

现在,刘邦也走这条路。

武关,地势险峻,建立在峡谷间一座较为平坦的高地上,北依少习山,南濒险要,山环水绕,险阻天成,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刘邦抵达武关前,曾派人出使秦廷。这个人留下了名字,他叫魏人宁昌。

这里就会有很多问题:

刘邦抵达武关,为什么派宁昌出使秦廷?

刘邦为什么会有这个举动?

刘邦拿什么身份派人去秦廷?

刘邦连宛城都不想打下,就赶着抵达武关。拿下宛城,下一步就该西入秦,攻破第一道关卡:武关。

对于刘邦派出使者入秦这个举动,就会让人发出一声质疑:为什么?

刘邦对于山东诸侯而言,是西路军起义统帅。对秦廷而言,是叛逆份子。一个叛逆份子,跑去跟秦廷谈判,秦廷会答应?再说,谈判需要有资格,要有条件。

刘邦有什么资格与秦廷谈判?

明朝末代天子崇祯在位时,也发生一件事。李自成打到北京,兵围紫禁城,想要做为筹码与明朝谈判。他的条件只有一个:当西北王。

为了争取这个条件,他还附送一个要求:如果他能够封王,还能替崇祯平定东北满清隐患。

崇祯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拒绝李自成这个条件。因为大明天子懂一个道理:与反贼谈判,很丢脸。

这是对天子的羞辱,作贱天子的尊严。崇祯要维护天子的脸面,拒绝谈判。

李自成有谈判实力和条件,都被拒绝。刘邦这个时候连武关都没能攻破,拿下南阳,充其量是有点威胁,秦廷会肯与之谈,不要脸面?

答案:不会。

秦廷是不会把刘邦这伙盗贼放在心上,更不会与之谈判。

史料没有明确记载,刘邦为何打出派使者入秦谈判这张牌,他到底想干什么?他的动机是什么?按理说,刘邦拿下南阳后,又汇合两路人马。他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速战速决,攻破入秦关卡,进入关中。

刘邦怎能大张旗鼓告诉秦廷,我来啦!你们守好关卡哦!

莫非是刘邦,出错了牌?本该顺过一张小牌,来了一个王炸!其目的就是为了打出气质?

看了史记等相关资料后,我才想明白,刘邦为什么派魏人宁昌入秦。

个人认为,刘邦这么做,有以下原因:

1.在气势上,压倒秦廷。

2.离间秦廷君臣。

3.为自己树立仁义的标榜。

4.刘邦有意向项羽示弱,他没有能力西入关中。

刘邦有没与秦廷谈判的资格?结合大环境来看,是有的。

王离二十万大军在巨鹿,被项羽击败。如今,章邯率领二十万大军,向项羽投降。现在,秦廷没有主力。灭亡,只是时间问题。所以,刘邦这么做,就是为了攻心、离间。进而,想不费吹灰之力进入关中。

从后来的历史看,刘邦派宁昌入秦,达到了一个效果:赵高愿意谈判。

还导致了一个结局:加剧秦朝国政动荡。

秦二世被诛,赵高被杀,加快了大秦灭亡的步伐。

项羽劝降章邯,刘邦也想劝降秦廷。在这种背景下,刘邦出了一张牌:派人入秦。

来看一下,刘邦打出宁昌入秦后,带来什么效果。

秦二世三年八月,刘邦抵达武关,派魏人宁昌入秦。

谈判这种事,是相当高难度。谈判者,没有点真本事,是上不了台面。这件差事,不是谁都可以干。他不仅要有大局观,掌控局势,还要有临机应变处事能力。稍微一个细节没有处理好,完不成任务也就算了,还会殃及自身送命。

所以,出使这件事,难度系数是相当大,还要有胆量、不怕死。尤其是你后台的实力比谈判对象更弱小。

宁昌入秦,没有见到秦二世,见到秦廷管事的人:赵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