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西汉那些事儿:草根皇帝刘邦> 第49章高阳酒徒郦食其出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9章高阳酒徒郦食其出场(1 / 2)

刘邦没能拿下昌邑,又折损大量兵力,他还面对一个现实情况:缺兵少粮。

为了解决粮草和兵力问题,刘邦只好率军南下,回到自己地盘:栗。

刘邦南下,遇到一个人,曾经在东阿战场上,一起打仗的战友,刚武侯柴武。

刚武侯柴武是魏将,奉魏王豹命令,率军北上,救援赵国。走到栗县,遇到曾经的战友刘邦。

刚武侯柴武还没有与刘邦回忆东阿战秦的往事。刘邦给他准备一份大礼,不仅夺了他粮食,还兼并他手中四千将士。

刚武侯也没反抗,不仅给刘邦粮食,还率四千将士加入。或许,刚武侯柴武觉得大势已去,反抗也没用。又或者,刚武侯柴武觉得跟刘邦混,比较有前途。与其被夺,不如主动率领四千人加入,更能表现出诚意。

刘邦不管刚武侯是咋想的,他要解决缺兵少粮的问题。软得不行,就用强。他没有在伤害盟军前提下,得到新生四千兵力和粮草。

随后,刘邦又干了一件事:北上伐昌邑。

北上途中,刘邦运气不错,又遇到两个魏将。

一个是魏将皇欣,另一个是魏申徒武蒲。

刘邦合兵再打昌邑,结果昌邑守将太厉害,还是没能打下来。此时,刘邦面临两个选择,要么继续与昌邑死磕,拿不下,不走了。要么,不打了,撤军。

刘邦选择后者,撤军南下。

此时,项羽在北边,已经击败王离,大军正在逼压章邯。刘邦见后方安全,他可以放心西去。项羽在,就不会与秦军议和。

西进亡秦,艰难险阻。秦军很强,阻力太大。刘邦绕过强大的秦军,选择一条最安全的道路。刘邦往南走了一大段距离,在向西走,抵达高阳。

在这里,刘邦遇到一位自称高阳酒徒的人,他叫郦食其。

高阳酒徒,顾名思义,是指在高阳有一位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接下来,了解一下,这个放荡不羁的高阳酒徒郦食其,是如何加入刘邦阵营。

生卒:公元前268年-公元前203年。

职业:门吏。

特长:能说会道,有纵横之才。

史料记载,郦食其少而家贫,爱好读书。在战国时代,读书也是贫困子弟改变命运的一条有效途径。

郦食其出生于魏安釐王九年,出生地魏国陈留高阳。

郦食其少年到壮年,家庭条件不错。解决温饱不是问题,他还有时间,学习纵横之术,尤其是喜欢苏氏苏代、苏秦、苏厉三兄弟之间的故事。

郦食其早年十分喜欢读书,关注各国局势发展。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如纵横家那样,以地为棋盘,以诸侯为棋子,指点江山。

魏安釐王从继位,就是被秦国打。好不容易出了一个信陵君,雄起一回。不仅邯郸之战,助赵伐秦,还攻破秦国在中原的陶邑。甚至,信陵君合纵诸侯,打到秦国函谷关,令秦不敢东进。

只可惜,信陵君死后,魏国总是挨打,连雄起的机会都没有。

魏国,除了割地,还是割地。

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水淹大梁,俘虏魏王假,魏国被灭。

亡国那年,郦食其四十四岁。国破家亡,抹去了他的菱角,他也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再也没有年少时的豪情万丈!

由于家道中落,要解决温饱,在大秦活下去。郦食其选择一个被人轻视的职业:门吏。

门吏,顾铭思人就是看门的人。

不过,你认为他是一个看门的中年大叔,你就错了。

他是看门不错,但,史料留下四个字:孤傲不逊。

陈留豪族、官吏都不敢随意使唤他,轻蔑他。因此,他看门还出了名,得到一个称号:狂生。

也可以说,郦食其将看门这个职业,做得非常出色,从不看轻自己这个职业。没人敢去惹,这个看门的人。

公元前209年,郦食其六十岁,他收到一个生日礼物,不是蛋糕,而是一把火:陈胜大泽乡起义!

郦食其虽然六十岁,但,他不是一个讨厌的糟老头。相反,他很有想法,对时局发展有清楚判断。

陈胜起义,他看门。

吴广攻荥阳,他看门。

中原贵族后裔起义,他看门。

项梁名动诸侯,他还是看门。

外面战火不断,对待权力,是有能者居之。郦食其按捺住心中狂热,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看门。

郦食其也通过看了数十年门,练就超强识人本领:只要从他门前过,他就能精准判断出这个人以后是不是干大事,跟着他混,有没有前途。

郦食其等了数十年,总算等到一个值得他出山,用生命效忠的人。这个人就是刘邦。

当刘邦率军西进,来到高阳。郦食其决定不等了,刘邦就是我要等的人。

机会不仅是等来,还要勇于出击,牢牢抓住。但,郦食其面对一个难题:如何与刘邦搭上关系。

当然,郦食其准备出山,刘邦基本情况和发家史,他还是做过调查。

很快,郦食其等来一个机会:刘邦来到陈留。

陈留,这个地方,刘邦和项羽一起打,都没能拿下。这次刘邦来到陈留,做好准备,先利用手中陈留人,去做思想工作,宣传他爱才之心,以及推翻暴秦的使命。

刘邦一边招兵买马,增加实力。另一边让当地人回去,替他扩大宣传。其中有个骑兵,是当地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