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章定陶之战(1 / 2)

章邯两战皆败,被围濮阳。雍丘之战,李由为秦战死。这两个消息传开,震动秦廷。

秦二世玩世不恭,面对大秦生死存亡,他还是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掏空家底增兵。

秦二世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他要效仿历代先祖,打天下,治理天下。他要守住秦始皇留下的天下。秦二世下达了一个命令:增兵。

兵源来自两个地方:一个是来自关中的秦人,由长史司马欣、都尉董翳率领;另一个是来自长城军团,由武成侯王离率领。

这两支军力,是秦二世能够调动平乱的最后力量。也可以说,秦二世掏空了家底,也要支持章邯,平定六国叛乱。

来看看,秦二世派出平叛三个人的简历。

先来,看一下司马欣的个人简历。

司马欣个人信息,比较模糊。史料没有记载他的出生、家世等最基本情况。只留下,他姓程,司马氏,是程伯休父后裔。

因为先祖有显赫战功,以司马为氏。也可以说,司马欣祖辈有个厉害的人物,官居司马,替他留下了一个氏。

太史公也留下司马欣一点信息:曾在栎阳当狱橼长,与曹咎交情不错,无意之间救过犯了死罪的项梁。正是这份救命之恩,项羽分封诸侯,也没有忘了他,封他为塞王,管理咸阳以东。

秦二世时,司马欣的身份:长史。

其职责:负责审判安置囚徒。

司马欣以长史身份辅助章邯参加了这次平定六国叛乱。

长史是个官名,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或幕僚长。如果你把他当成是普通的秘书或幕僚,那你就看走眼啦!

长史,最早设置于秦,丞相和幕府才有这个官职。当年李斯,曾担任这个职务。司马欣这个秘书,至少是省委或军委级别的秘书长。所以,想要当长史,你要足够忠诚,有人推荐,被人赏识,要有真凭实学。

接下来,谈论董翳。

因为史料残缺,董翳的个人简历、家族成员也没有详细记载。

只知道,他姓姬,董氏。出自春秋时期,周朝大夫辛有的儿子,是以官职为氏。

他先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这个人叫董狐,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太史,也就是史官。因为不畏权贵,秉笔抒写历史,留名后世。

董狐不顾生命安危,敢于记录赵盾弑君,留下了一个典故:董狐直笔。

董狐也开创了史官秉笔直书的先河。这种精神,被后世史官,继承下来。其中有一位最出名,他就是遭受宫刑的太史公司马迁。

大人物什么都不怕,最害怕史官手中那支笔。他做的事,会被记录下来。好事,留名千古。坏事,遗臭万年。

史官是最危险的职业,他打交道的人物,是权贵。稍有不慎,就会掉脑袋。

当然,董狐是史官没错,他不同于后世史官,只是拿起笔,权贵叫他写什么,他就写。

董狐这个史官,除了写,还有很大权力。他要治史,还要治政。想要做好这个职业,除了胆子大,不怕死,还要有强大的抗压心理。不仅如此,你还要博学古今,文化底子厚。

董翳祖上有个良史,名声显赫。

董翳在大秦也混得不错,他的官职,是都尉。将军之下,分国尉、都尉。也就是说,都尉相当于现在元帅之下,是少将以上的高级军官。

都尉职责,掌控军事。所以,董翳的军事才能和作战能力,不用质疑。

章邯为少府(税务总官)、司马欣为长史(秘书长)、董翳为都尉(高级军官),这三人协作平叛。秦亡后,这三人被项羽分封为王,压制刘邦。因为在秦国故地,被称为三秦。

王离这个人物,就不简单了!他的个人简历相当气派。

王离出生的时间不知道,但,清楚记录了一个事实:他出生在名将世家。

其祖父王翦,战功显赫,是秦始皇兼并天下最重要的一名战将。并赵、破燕、亡楚,这是他的战功。王翦也被评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也是大秦第一猛将。因为军功,被封为武成侯。

其父王贲,也是战功显赫。亡魏、灭齐,扫荡燕赵残余势力。因战功被封为通武侯。

王离生在显赫的名将世家,出生含着金钥匙。他袭封武成侯,拜上将军。曾与秦始皇、李斯等人东巡,参于评议秦始皇功德。跟着秦始皇时期,另外一个名将世家,蒙氏蒙恬,抗击匈奴,率兵戍边备胡。

秦二世继位之前,逼杀扶苏,强夺蒙恬兵权。王离接替蒙恬在军中的位置,成为长城军团,最高统帅,镇守北疆。

王氏,一门三侯,可谓尊贵之极。

秦二世调动这三人去辅佐章邯平叛,是真的想要治理天下,当一位贤能的君主。

因为司马欣、董翳、王离这三位加入,新的一场大战,拉开了帷幕:定陶之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