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西汉那些事儿:草根皇帝刘邦> 第39章刘邦和项羽再次合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章刘邦和项羽再次合作(1 / 2)

东阿一战,章邯败了。濮阳再战,章邯还是惨败!连败两阵,章邯据守濮阳,不再出战。

此时,项梁声名响彻齐楚大地。

是他,终结了,章邯不败的神话。

是他,推动了反秦事业,进一步发展。

项梁犹如诸侯联军首领,号召诸侯共同西进亡秦。‘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八个字将会在他这里成为现实。

然,想象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盟友齐军,东阿之战刚打完。田荣率军归国平叛,一去,却不见回来的身影。

燕王韩广选择默默无闻,中原反秦,与他无关。他要关起门来当王。毕竟,先有陈胜,再有景驹,现在又有项梁拥护的楚怀王。战火,烧不到燕国。

赵国刚经历权力变更,赵王武臣被杀,赵氏王室后裔公子歇,被拥为赵王。赵国一团乱,哪里有空反秦。

这里来说说赵王武臣从贫民,走向人生巅峰,又落得被杀的悲剧。人生的大起大落,也不过如此。

陈胜大泽乡起义,攻下了陈(白起南下伐楚,楚顷襄王迁都陈,是楚国旧都),分兵攻打诸侯各地,点燃星星之火。武臣是陈胜故友,又是起义元勋。陈胜给了他三千兵马,北上攻略赵地秦军。

武臣打得不错,口号喊得给力,很快收复赵国故地。

陈胜在陈地自立为王,号张楚。武臣身边的人,劝他称王。其中,张耳、陈馀这两位劝得最厉害。

武臣以家属在陈地为由,为了避免称王连累妻儿老小,拒绝自立为王。其实,武臣内心是想当王的,只是假装不想当。当身边的人都劝,他忍不住了,委屈地说:好吧!顺从你们的意思。

我不想当王,都是你们逼的。

因为是在赵地,武臣被称为赵王,定都邯郸。

武臣称王,陈胜很生气。但,只能生气,也没有实质性的东西。陈胜想杀了武臣家属,在蔡赐等人的劝说下,改变了这个想法。毕竟,武臣选择称王,就选择抛弃妻儿。杀了他们,还让武臣没有后顾之忧,结怨赵国。

陈胜不会做亏本的买卖,不仅送还了武臣妻儿,还封武臣为赵王。武臣这个赵王,得到了张楚政权的官方认证。

武臣让韩广去收服燕地,扩大势力范围。结果,韩广去了燕地,没怎么打,不仅收复燕地,还站稳脚跟。

韩广也做了一件事:我也要称王。

武臣很生气,亲自去打韩广。结果没打赢,还被活捉。

武臣绝对是来搞笑的!很多人都是这样认为。

武臣归国之路,也是相当曲折。好在他运气好,被放了回来。但,他的运气也就到此为止了。接着一个人让他送了性命。这个人就是李良。

武臣称王,也没有封李良官。

攻赵地是他,收常山也是他,平复晋阳还是他。

打,是他的事;封官,没他份。

也许,在武臣看来,你是我的人,只需出力,替我打江山。

这下,李良不干了!

要马儿跑,还不给马儿吃草。我,李良,不是只会跑的马儿。

有句话说得好,人,是有弱点的。你的弱点,就会成为别人攻破心理防线的方式。

秦使先以武力为威胁,再说当前不利于叛乱份子的局势,又以高官厚禄为诱惑。最后抛出一个观点:跟秦混,才是正道。

李良尚在犹豫之时,被一个人冲破了心理防线,做了一个决定:先杀武臣,后率军降秦。

这个人,是个女人。她长得并不倾国倾城,却是最会来事的人。这个女人有个身份,武臣的姐姐。

李良打了胜仗归来,在路上遇到庞大的车马仪仗。李良等人误认为是赵王武臣出游。

李良下意识,主动让开一条道,站在一边,行了最高贵的礼节:伏地通报姓名。

结果,车内的人,不是武臣,而是武臣的姐姐。这个女人喝了酒,又仗着弟弟的势,嘲笑李良几句,也不见他,还让侍从前去打发。

侍从仗势欺人,说了不得体的话,就离开了。

这种情况,不仅李良忍不了,就连他的部下都忍不下去。

李良身边的部将,说了三个句话:

1.天下反秦,有能者当王。

2.武臣地位在他之下,凭什么他能当王,将军也可当王。

3.被朝臣羞辱也就罢了!还被妇人羞辱,我忍不了。

李良彻底怒了,杀了武臣姐姐,再攻破邯郸,杀了武臣。

通过李良和武臣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

小人得志,身边的人,容易猖狂,会桀骜不驯。有时候,送你归西的人,不是比你强大的敌人,而是你自认为比你低贱亲密无间的战友。

武臣死了,李良在邯郸,打不赢陈馀等人。赵氏后裔公子歇在信都被拥立为王。赵国一团乱,是真的没有能力响应项梁的号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