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章骊山刑徒(1 / 2)

秦始皇称王当帝期间,干了一件事,那就是为自己,百年后挑选一块风水宝地。春秋战国时代,君王相信一件事,人死魂不灭。他们要把生前的荣誉,带入地府。

生前,征战四方;死后,也要横扫天下。

被看重的这块风水宝地,依山傍水,它就是骊山陵墓。

骊山,南依骊山层峦叠嶂,北临逶迤渭水之滨。这里曾是骊戎定居的国都,周幽王在这里建骊宫,秦始皇在这里建陵墓,后来的汉武帝在这里建离宫,唐太宗改为汤泉宫,唐玄宗也不落后扩建华清宫。

骊山不仅有天然绝美的景色,还得到后世帝王一致好评。秦始皇看中骊山,要在这里搞一个大工程,为自己修建陵墓。

秦始皇何许人也,出生在长平之战后,邯郸保卫战之前,存活于乱世。

童年流落邯郸,十三岁当秦王,二十二岁亲政,三十岁横扫六国,三十九岁结束春秋战国数百年乱世,一统天下,成为千古一帝。

如此功业,前人莫及。所以,他的陵墓相当气派。历经的时间长,修建陵墓的人数多。这绝对是秦始皇在世,修建的大工程之一。这个大工程历经三十几年,参加修建陵墓的人有七十多万,等到秦始皇去世,都还没有完工。

秦始皇也没想到,参加修建陵墓大工程的人,有一天会成为挽留秦朝的战力。这些人,也成为少府章邯助力,让他平叛山东六国,跻身为秦末第一名将。

后世,给这些人取了一个名字:骊山刑徒。

骊山刑徒,也成为大秦,继咸阳军、长城军、岭南军,最后一支能够横扫天下的力量。

来看一下,骊山邢徒是如何登上历史舞台。

话说,秦二世奢靡淫乐,站在宫廷城楼,看着一大群人,后来才知道,这些人是盗贼。盗贼之患,已经如此严重。他的国家,乱到这个地步。

秦二世知道,他不能玩了。他要当一个励志的好皇帝,治理天下。

现实给秦二世狠狠打了一巴掌,他想当好皇帝,平乱。结果,朝廷被他折腾乌烟瘴气。能战,可战的将领,被他杀了。

没有人,能够替他处理问题。

秦二世想要效仿先祖亲征,他有先祖的想法,却没有先祖的胆量。再群臣的阻拦下,亲征作罢!

就在群臣没有主意,章邯站出来,发表意见,一针见血指出当前面临的问题:盗贼众多,咸阳兵力不够,求援来不及。

随后,章邯给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释放骊山刑徒,让他们为大秦而战。

最后,章邯毛遂自荐,亲自率军平叛。

秦二世无奈,只能把秦国的国运和自己的身家性命交到章邯手中。秦二世被逼无奈,只能释放骊山邢徒,挽救大秦江山社稷。就这样,骊山邢徒登上了历史舞台。

章邯是少府,管理税收,是一把好手。但,他没有战功,打仗能行吗?

骊山刑徒,成分太多、太杂,他们会为大秦而战?

骊山刑徒会不会加入盗贼,反戈一击?

秦二世来不及解答诸多疑惑,只能赌一赌。赌注,是大秦的国运和自己的命。

他相信,章邯不会让他失望。

章邯在盗贼逼近,咸阳兵力不足现实情况下,提出释放骊山刑徒。能够想到以刑徒解救国难,说明章邯爱关注事态,也爱思考问题。

于是,章邯带着秦二世的希望和朝臣的质疑声中来到骊山,踏上征战四方之路。

有句话说得好,机遇与挑战并存。同一件事,有的人看到的是困难,有的人看到的是机遇。

盗贼四起,百官看到的是困难。章邯看到的是机遇。他要抓住,留名千古的机遇,就能载入大秦史册。他要后世子孙记得,是他,挽救了大秦王朝。

章邯要抓住这个机会,告诉天下人,他戴上帽子能够管理好税收,披上铠甲,也能征战四方。他要告诉天下人,谁说,税务官,就只会管理税收,就不能征战天下。

赵国马服君赵奢可以,他,少府章邯,也可以。

只要他取得成功,不仅改变了大秦王朝的命运,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成功了,就跻身为王翦、王贲父子,蒙武、蒙恬父子之后,扬威秦国的名将。

来吧!骊山刑徒!我给你们自由,我给你们军功。我们一起,征战天下,留名后世。

虽说,章邯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释放骊山刑徒!

但,他要面对的实际问题,有很多。等着他处理的问题,也有很多。

比如,这些骊山刑徒,会不会听他调遣?

他们的战斗力如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