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章第一份职业(1 / 2)

刘邦转悠了一圈,又回到了家乡。不过,刘邦重新回到生他的地方,不是衣锦还乡,而是为了避难。魏国亡了,张耳隐姓埋名,刘邦没有去处。凭借楚国的强大,还能抵抗秦国。

怎知,秦始皇没有停止兼并天下的脚步,亡魏之后,将秦剑,指向了楚国。更让刘邦没想到是强大的楚国,还是逃脱不了被秦国灭掉的命运。

现在介绍一下,秦国亡楚国的那些事。

公元前225年,秦始皇做出了亡楚的政令。

秦始皇亡楚先派来一个少壮派李信,率兵二十万,前去伐楚。此时,楚国的王就是被称为末代楚王的男人:楚王负刍。

面对秦国来势汹汹,楚王负刍也派出了一个能打的名将。他就是项羽的爷爷项燕。

项燕不愧是名将,抵挡住了秦国第一次进攻,还让秦始皇统一天下之路,遭到了重大挫折。

秦始皇不服输,又派了伐赵攻燕的老将王翦出征。王翦用兵谨慎,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四战(蕲南、寿春、淮南、江南)而亡强楚。从而奠定了,他亡诸侯最多,成为战国四大名将的地位。

楚国亡了,刘邦从楚人成为了秦人。这一身份的转变,对刘邦影响很大。毕竟,秦国先让刘邦流离失所,接着又亡了他的国。

这里有很多问题,秦国亡楚,刘邦三十多岁,在做什么?史料没有记载,这个时候的刘邦在做什么?他有没有戎马生涯,为楚国而战?楚国被灭,他是怎样的心情?但,楚国被秦国亡了,这是事实。

国亡,这是刘邦青年时期,遇到最大的灾难。那个时代,百姓对国家没有概念。但,被其他诸侯亡的百姓,享受的待遇可不好。他们没能享受与秦国百姓的待遇,修长城、修直道、修驰道、修陵墓、劳役等,这些累活,都是他们去干。这种不平衡的心里,最终引发了一句:天下苦秦久矣!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掉最后一个诸侯齐国,完成了一统天下的伟业,建立大秦王朝。

正所谓,福祸相依。刘邦失去了楚人的身份,变成了秦人。也迎来他的机会,开始了新的人生。

秦国打下了广大的疆域,需要有人去治理。秦始皇面临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给二十年后的刘邦有了借鉴的经验:分封制和郡县制。

秦始皇打下广袤的疆土,如何管理,没有借鉴经验。但,他知道周王室的凄惨,也认为分封制是弊端。于是,采纳李斯等人的意见,实行郡县制。

先来看一下,什么是郡县制。

秦始皇兼并六国,一统天下后,将天下分为三十六个郡。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秦国朝臣想了一个办法,在中央、郡、县,设置官。为了避免出现地方做大,诸侯割据局面形成,这些官是流官。流官的意思是流动的官员。由中央直接任命,且不能是本地人。后来,大明借鉴郡县制,改革任官制度:归土改流。

县级以下,设乡、亭、里,置吏。吏,主要由当地人有威望、有品德、能服众的人担任。

大地方的叫官,小地方的叫吏。这就诞生了一个词:官吏。

此时刘邦已经三十五岁了,没有事业,也没成家,身为楚人的时候,还有很多案底。面对自己年龄大了,还一事无成,他的心情是如何,不言而喻。按照秦国的制度,想要当官吏,可不容易,需要有人推荐。史书曾留下了这样的一个故事,韩信就因为‘家贫无行’,而‘不得推择为吏’。

刘邦游手好闲、不误农活、不学无术、经常惹事、还有案底,典型的是个地痞、流氓。这样的人,是如何当上‘吏’?

这个问题,值得让人坐下来喝杯茶,认真思考。首先就要弄清楚一个问题,刘邦真的是‘流氓’?

对于‘流氓’的定义,与现在的‘流氓’是有本质上的区别。刘邦不误农活、不结婚生子、整天瞎逛、惹是生非、欺负乡邻、狐朋狗友成群,就被冠上了这样的名声。这就好像现代,父母、长辈、师长说什么,你就要去做。你不去做,就是坏孩子、叛逆。

对于刘邦生活的那个时代,百姓的正经职业就是务农,娶妻生子。但,刘邦不想过这样的人生,他在努力折腾。三十五岁了,他还没有结婚!他是混得有多差劲啊!

最主要的是,刘邦不认为自己混得差。他始终相信自己是干大事的人。也可以说,刘邦是一位有想法的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不过,他的言行不被大众接受而已。

刘邦也许有这样的想法:业未立,何以成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