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2章轰动(1 / 2)

有了之前的经历,西汉在这次的春耕上也算是总结出了不少的经验,开始的快,结束的也很快。

不过有一点和以前有所不同,或者说是和姜云枫等人预计中的有些不同。

以前地瓜是西汉百姓们最期待也最向往的东西,谁都想在自己家的田地里种上地瓜,因为那堪称是神迹一般的产量即便是在缴完赋税之后也能保证一家人一年甚至几年的温饱。

原本在姜云枫的预计中地瓜种子和苗株加在一起的数量也满足不了整个西汉北方的需求,只有在春耕后的一个月再次对地瓜分株甚至是等到夏收或者明年才能满足这个巨大的需求量。

然而他没想到的是今年的春耕地瓜的种子和苗株还有剩余。

当然了,这里面有一部分的原因是被这个时代擎制的,因为交通的不发达导致苗株可能坚持不到那些偏远的地方,但这依旧不能掩盖百姓们对地瓜需求降低的事实。

原因就在于今年开年的时候朝廷颁布的那项政策,取消榷酒酤的限制。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米酒并不是唯一的酒类,小麦酿制的酒也占有了很大一部分的市场。

西汉这个时代还是太早了,这个早也就导致了他的发展程度很低。

南方开发的程度低,如果不是这次姜云枫提出来向南方迁移百姓的话估计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有统治者这样做,所以稻米的产量很低。

酒的需求量很高,但稻米的产量很低,在这种情况下就催生了小麦酒的诞生。

榷酒酤的放开放南方本就为数不多的百姓是彻底的放下了对地瓜向往的那颗心,高昂的米价让他们看着地里的秧苗都会不自觉的笑起来。

同样的,虽然麦子价格上涨的幅度远远没有稻米的高,但仍旧有不少的百姓愿意放弃地瓜去种植小麦来换取钱财。

这就得益于刘彻早年改革币制的举动了,五铢钱的统一使用让这个西汉在钱币的使用率上高于很多的朝代。

更往后的朝代不敢说,但在汉甚至唐以前,百姓们的交易方式还是以交换为主,也就是以物易物。

西汉五铢钱的地位导致了以物易物这种情况的减少,虽未完全消失,但要比之它前后的朝代在钱币的使用率上要高出很多,这也就是为什么百姓们愿意放下实打实的粮食而选择如今更偏向钱币一方的麦子。

不过据姜云枫估计,真正的原因可能还是地瓜的种子和苗株数量的不足,而且这次的分配方式和以前不一样,之前都是以戍边将士为主,剩下的才能分下去。

但这次是以长安为中心向四周辐射,这让很多地方的放行索性就放弃了地瓜。

这算是一种无奈之举,但却也算不上,区别就在于从今年开始,在西汉小麦和稻米已经不能降低到第二选择了,只能说是地瓜的次选,但却没有第二的那么严重。

最起码百姓在选择这个第二种方案的时候不会有太多的不满。

不过姜云枫相信现在整个西汉的前进方向还是对的,短期内主要粮食的价格攀升也不是太大的问题,只要等到地瓜的数量够了,西汉每一家人都能做到用地瓜保证温饱、用稻麦换取钱财。

更何况,酒这个东西在现在这段时间主要还是达官贵人们的享受,百姓们不会奢侈到去买酒,他们顶多会自酿一点解解馋,所以酒价也会慢慢的稳定下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