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2章拥军(1 / 2)

“老人家。”姜云枫扯着嗓子,跟一个满头银发的老人说着。

这老人的年纪不知道有多大,主要是老人因为年纪导致耳背的原因让姜云枫不想和老人交谈过多,不是不耐烦,而是太费劲了。

“草民见过丞相。”颤颤巍巍,但老人还是要给姜云枫行礼。

“诶诶诶,使不得使不得!”姜云枫吓了一大跳,赶忙上手阻止。

这不仅仅是因为颤颤巍巍的老人让人感觉是风中残烛一般随时都会湮灭,也是因为西汉的法制。

上下五千年,汉家文化早在原始社会的末期就形成了养老的习俗,到了西周时期这种习俗也完善了起来,是最先出现由官方和诸侯共同为老人养老的情况。

诸侯为了争霸相互攻伐,主张“法治”,崇尚武功,致使礼乐崩盘,养老的礼俗也渐渐遭到破坏,社会上甚至出现了老人危机。而在商鞅变法之后,先秦更是重法不重亲,甚至是出现了子杀父、弟杀兄的情况。

所以,在西汉建立之后,君臣们几乎达成了一个共同的认知,那就是他们认为先秦废礼仪,弃仁义是它灭亡的主要原因。

作为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曾经下令但凡年过五旬的老人,品德高尚,能引导大家向善者可以担任乡官,一乡选举一人。然后从这些乡官中选举一位担任。

汉文帝时期,在贾谊的建议、汉文帝的支持下,西汉正式恢复周礼,施行养老的政策,并且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养老制度。

这其中就包括了赐布帛酒肉,发放养老粮等措施。

和姜云枫相处过不短时间的刘彻也曾经在养老这一方面做过措施,下诏对六七十岁的老人施予恩惠,他派人赐县三老、孝者每人五匹帛,乡三老、悌者每人三匹帛,年满九十鳏寡孤独的老人每人二匹帛,三斤絮,年满八十岁的老人每人三石米。

先不管落实的是否到位,但在面子上,西汉还是重视老人以及养老的。

虽然不知道眼前的这个老人有多大岁数,但看他那颤抖的身体以及银白的头发就知道岁数肯定是不小了,按照西汉的制度,这种老人即便是见皇帝都不用行礼的。

作为西汉的丞相,姜云枫可不敢公然违反法制,虽然不会有人拿他怎么样甚至都不会有人多说什么,但这是态度问题。

“使得!使得!”老人跺了跺脚,似乎是因为没能给姜云枫行礼而懊恼。

“丞相你为我们带来了这仙粮,如今还让人帮我们开垦田地,还不收我们租税,这种大恩大德,怎么会使不得!”

“是啊,丞相,我们都得给您行礼!”

似乎是因为耳背的原因,在听不清别人说话的时候人会下意识的提高自己的音量,而老人的话也被附近正在忙碌的百姓们听到了,很快就引起了他们的共鸣。

于是乎,一副虽然说不上是震撼人心,但也算得上是西汉久未出现的场景出现了,所有人都放下了手中的活计齐齐给姜云枫行礼,就连那些士兵们也是一样。

“唉唉唉,好了好了。”说实话,这么多人一起对他行礼的场面姜云枫经历过,但这都是百姓,和以前的意义不一样,所以姜云枫一时之间有些慌乱。

“老人家,咱么可先说好了,你这行礼也不能耽误朝廷的税收的。”无奈,姜云枫只能俯下身子和老人交谈了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