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蓉大爷的逆袭> 第138章邢岫烟的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8章邢岫烟的美(2 / 2)

“送一小盘,内呈两颗金桃,如何?”贾蓉仔细打量了她一下,发现她似乎又长高了些。

“你的身高似乎又高了些……”贾蓉看着她的身高至少都有一米六六了,都快差不多跟自己齐平了,如果邢岫烟以后能窜到一米七,那以后生出来的女儿们会不会也跟邢岫烟一样高?

“那是自然,御史大人不在,小女子当然只能独自过寿辰了……”邢岫烟难得露出了几分独属于她的气质,看得贾蓉心下一阵恍惚,果然面对气质美人,心情都会不自觉地变好起来。

只见她身穿淡绿罗衣,颈上戴着贾蓉送给她的白田玉坠,俏脸柔嫩得似乎要滴出水来,双目流动,秀眉纤长。

她话声轻柔婉转,顾盼生姿,加之明眸皓齿,肤色白腻,实是个出色的美人胚子。

所谓的送小盘,即古六礼之“纳征”礼,古又称“纳币”、“大聘”、“过大礼”,八字合,门第品学也合,则由媒人转告女宅,择日传红文定,即俗所谓送“求”、“允”帖。

邢岫烟虽家道寒素,性格却全不似父母所为,一向端雅稳重,温厚平和,安贫乐业,全无富家女子气息。以此贾府中人都看重她,凤姐、宝钗更是经常体贴接济。她有困难从不向人张口,一次竟拿棉衣当了几吊钱作盘缠,谁知当棉衣的“恒舒典”竟是薛家开的,宝钗得知后就和她开玩笑说“人没过来,衣裳先过来了”(第57回)。

邢岫烟这个人在红楼里只可算是点缀的人物,但个性很鲜明,连一个近乎随意加上的人物形象都能如此饱满,可见曹老先生的功底的确了得。

岫烟是邢夫人的亲戚,有这么个亲戚,又幸又不幸。幸者,因为她才有缘结识大观园里那群出类拔萃的女儿们;不幸者——其实有这么个亲戚谁都会感到不幸的,不独岫烟而已,譬如说迎春吧,生母早逝,从小养在荣国府,按理来说,邢夫人从小养她到大,就算不是亲生的,也应有很深的感情了,连王夫人在看到迎春被孙家的虐待后也难过得落泪。

但邢夫人偏偏不是,这人好像是铁打的心,就一昧贪图荣华富贵,帮她的恶棍丈夫胡作非为,自己的亲人倒好像和自己一无关系,她那时教训迎春时竟然说:“……探丫头是姨娘养的,你娘不比她强十倍?按理说你应比她强十倍才是,你竟不及她的一半!……况且你又不是我养的……”这句话亏她说得出口!(此情节出自第73回)

其实谁都能看出,她疼岫烟并非出于真心,只是亲戚情分照料一下而已。不过岫烟这种性格的人倒不会有什么想法,与其说是懦弱,不如说是一种涵养吧!邢岫烟的形象是很突出的,但由于红楼梦里出众的女儿太多,她们的光辉大大盖过了她,所以一直没引起太多的关注。在芦雪庵起诗社时,一句“浓淡由他冰雪中”准确而文雅地为我们定位了岫烟的形象。岫烟很像迎春,为了打发怕硬欺软的妈妈们,把自己的棉衣都当了;后来又任凭家人将她嫁给薛蝌。

不过这段命运可比迎丫头好得多了,薛蝌很老实,至少不会对她施以拳脚,而且嫁到宝钗家,我们的宝姑娘自然不会疏远她,也算是幸福了。岫烟的突出形象就在于她对生活对命运的态度。黛玉是迷惘和反抗,宝钗是争取又妥协,湘云是“香梦沉酣”,惜春是悲观绝望,青春出家……岫烟只是任由他去,任其自然,她与世无争,不会像探春那样出类拔萃,也没有宝黛的满腹才华。刚才提到她像迎春,但真的是迎春这一类人吗?非也。

宝玉生日时曾收到妙玉的一张帖子,正愁无从回帖,可巧遇上了岫烟。得知岫烟与妙玉有交情时,宝玉曾说:“妙玉为人孤高,凡事皆不入她眼,原来她推崇姐姐!可见姐姐不是我们这一类的人………难怪姐姐举止言谈如野鹤闲云……”

我们的宝二爷对任何女子都会加以奉承,他的话自然不中肯。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妙玉与岫烟的关系。这个清高圣洁的女尼,竟亲近于一普通不起眼的岫烟,可见岫烟的才学见识也非寻常,只是平时不怎么表现而已。这个帖子,就算宝玉拿去问与妙玉交情不浅的黛玉,也未必能遂她的心。

前人曾有一篇《邢岫烟典衣赋》中写道:“当其失路依人,居贫寄食;生有仙姿,容无靓饰。簪金带玉,曾游绫绮之场;裙布钗荆,别具烟霞色。身如萍靡,移本无根;心与莲同,辟谁见着?”她有这种清贫的风骨,确实值得骄傲。

“岫”作“山”或“山穴、山洞”讲,“烟”指山中的雾气或云气,就如李白诗中所写“日照香炉生紫烟”,又如“云无心以出岫”,都是说的这种山中雾状朦胧的感觉。“岫烟”给人以出世淡雅之感,很符合人物本身清谈闲雅的性格。

有脂砚斋批语“宝琴、岫烟、李纹、李绮皆陪客也,《红楼梦》中所谓副十二钗是也。”后入园这四个女儿当中,宝琴着墨最多,俨然副十二钗中的佼佼者。对于岫烟的文字并不多,似乎这个女儿是游离在大众视线之外的,但我读《红楼梦》每涉及她的文字却都是精彩丰富。

岫烟是邢夫人的内侄女,邢夫人给读者的印象并不好,再加上岫烟的父亲品行粗鄙,自然的影响了我们理解岫烟的品性。但是曹雪芹塑造人物并不沿袭旧制,他是具有叛逆思维的,这种思想在他刻画的岫烟身上体现的一览无余。脂砚斋概括为“老鸦窝里出凤凰”,岫烟给我们的印象正是如此。曹雪芹借凤姐的眼让我们认识她:“凤姐儿冷眼敁敠岫烟心性为人,竟不象邢夫人及他的父母一样,却是温厚可疼的人。”

岫烟曾作一首《咏红梅诗》,虽然全诗并不突出,但是这一句“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一下就把她的性情体现出来。岫烟就是这样一个温柔安静但又超然不凡的女子,正如宝玉赞她是“举止言谈,超然如野鹤闲云”。

岫烟能在如此清贫的家庭环境中保持这样淡如水的品性,主要归功于妙玉,按书中所述“我和他又是贫贱之交,又有半师之分”,可见妙玉对岫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