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武侠修真>漫漫修仙> 第二十六章 炼神晶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六章 炼神晶石(1 / 1)

无论是练武还是修仙,此时都是以练气为主要手段,只是练武是以自身内气进行经脉冲刷,内气积累,修仙是以天地灵气进行修炼,这种分别,导致灵气修练更加菁纯,同时天地灵气妙用无穷,而且如果身处灵气较为充足的地方,凭着修仙手段借用天地灵气,那威力必将大增,这是练武所不能比拟的。但总的来说,练武,和李沧海此时所处的修仙,都是练气。这些经验有来自于李长青的教诲,也有李沧海自身的体会。

练气都在丹田之中,丹田在脐下三寸,属于人体经脉交汇之处,此处练气,卓有成效,从经脉,到筋膜,到皮肉,到五脏,还有头颅,实际上是脑域,都有滋养壮大的益处。

但以李沧海两世的见识为证,人的脑袋更加奥妙无穷。后世有很多基于天赋,潜力,智力,感知等人之玄妙,都和大脑息息相关。为什么修仙不先修脑袋呢?这个问题已经没有人可以为李沧海解答了。实际上李长青虽然修炼岁月更长,但依然处在练气阶段,估计也说不清这个问题。依李沧海自己的理解,人的大脑自然重要之极,但这修炼却不是儿戏,精密的大脑要是受了修炼的损伤,那可不是简简单单一个走火入魔能说的清,很可能轻者脑残,重者脑裂。这样不符合循序渐进的修炼过程,仙凡有别,所谓修仙,是为了超脱凡尘,而不是孤注一掷的去拼一下,自然是从练气开始,从人的躯体开始修炼,逐渐将人的各个部位逐渐强化,实际上李沧海练气之余,也觉得脑子清晰灵动,智商见长。

而修仙会不会修炼大脑呢?李沧海觉得元婴这个阶段,修仙就主要是以修炼大脑为主了。彼时人的两眉印堂处称为泥丸宫,从沧海派留下来的只言片语,元婴期时元婴入驻泥丸宫,可见此时脑域的强度已经允许修炼了,而且元婴的强大也能保护大脑不至于因一个修炼差错崩掉了。泥丸宫修炼,已经是人的神意修炼,此时的修炼就不是练气,而是炼神阶段,种种玄妙,李沧海已经不敢想象。

这骷髅脑中的菱形结晶,李沧海在手中把玩,清澈透明,宛如瑰宝,如果真是以炼神来推测,这骷髅若是修炼,必定是强行炼神,结果人死了,脑袋中留下了这个东西。看来修炼不能冒进,这个骷髅也算前车之鉴了。虽然这骷髅身上没有半点线索,不知是如何造成这种不人不鬼的局面,但不影响李沧海对这晶石进行一番尝试。

虽然可能有危险,但想想老蚌珍珠带来的惊喜,也可以尝试一下,毕竟这晶石没有给李沧海危险的感觉,直觉也是一种先天神意,属于脑袋的修炼,李沧海此时神意也是比常人更加敏锐。

正襟危坐,将呼吸吐纳匀称,李沧海将晶石握于手中,缓慢进行功法修炼。灵气从手心出发,在晶石上缓缓包裹,带着一丝晶石的气息进入体内,随着功法运转,李沧海缓缓睁开眼:好像没什么变化。细细感受了一下身体内部的灵气流转,还是觉得没什么变化。

没什么变化至少没什么危险。李沧海继续用灵气催发晶石,缓缓修炼。两个时辰后,李沧海收功完毕,手中晶石化作一堆粉末,感受了一下这晶石的益处,李沧海觉得修为有一丝见长,功效和之前的老蚌珍珠近似,抵得上十日苦修,单凭这一益处,就值得李沧海这一番尝试。原以为这晶石从骷髅头中获得,会对灵感有所增益,但目前还没有变化,李沧海砸吧砸吧嘴,觉得人也不能贪心不足,当知足常乐。

小沧村骷髅事件过后,李沧海和应姑娘的生活又回到了往日的平静。经过这些天的相处,李沧海和应姑娘两人的感情升温也比较快。应姑娘比李沧海大了五岁,不过李沧海内心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灵魂,思想要成熟的多,除了面嫩,不见得有多幼稚。相反,应姑娘将行走江湖的女侠范卸掉,还有些少女娇憨。这期间,李沧海还偷偷的以逐日决练功为名,引导应姑娘对灵气进行感知,不知是灵根问题,还是人实在是笨,连续几天,应姑娘也没有些许进展,想想李沧海,小小婴儿在水中木盆里的时候,就展露修仙天赋,让李沧海,对自己的天赋愈加肯定了。

从逍遥岛返回,在沧海派修整了十数日,李沧海和应姑娘考虑开始进山去探寻天外陨石。经过这些天的打探,这颗陨石坠落的地方,离沧海派还较远,在山的另一侧,远离磐石镇,估摸着应该和黄花镇较近。这么远的距离从山中取道,只要想想之前南哥在无力的山中开路,就知道这是一件多么绝望的事情。李沧海和应姑娘商议,从山下取道,绕过大山,直奔黄花镇而去。

应姑娘当然连连赞同,谁也不想像个野人一样去荒野求生。

这边李沧海和应姑娘还未行动,忽然小沧村有人找上门来,原来小沧村隔壁,大祝村也发现了骷髅,据说还死了人,大祝村听说了小沧村的事情,知道这边有高人,想请李沧海和应姑娘两人去大祝村一趟。

李沧海自打知道了这骷髅晶石的作用,心里也在惦记着骷髅的事,不过真有骷髅出现,李沧海内心也是有几分愁虑,这骷髅要是频繁出现,也说不清是好是坏了。

大祝村和小沧村同处在祝希山下,不过这祝希山十分广域,两个村还隔着两座小山,距离不远不近。不过乡下里,十里八乡都是亲戚,而且风言流语的传播也快,那边大祝村出现了骷髅吃人,没两天便得知了小沧村有高人做法。

大祝村这个地方,李沧海也曾经去过两回,识得路。这回李沧海和应姑娘商议,既然知道了这骷髅的来路,就不等着骷髅黑夜出现,白天便将这骷髅翻出来。两人为此起了个大早,趁着天刚亮,和小沧村的李柱一起赶到了大祝村。大祝村这边有个叫李林的人,据说和李柱还有些沾亲带故的亲戚关系,受了大祝村里正的嘱咐,和李沧海,应姑娘,还有李柱,一同在大祝村外开始寻找骷髅的痕迹。这荒山野岭的地方,阳光充足的很,四人搜索了一番,也没有找到什么骷髅痕迹,眼看着天色渐晚,只得回到大祝村守株待兔。大祝村提前做好了准备,上好的黑狗血满满的盛满两碗,看的李沧海连连点头,心想不错做事真上道。

当夜,李沧海和应姑娘守在村外,冲着大山开始静守。夜色见黑,这骷髅就迫不及待的出现了,摇摇晃晃的向大祝村走来,被李沧海逮个正着。

一回生二回熟,摸清了这骷髅的虚实,李沧海可就游刃有余,不等那骷髅走近,先是一碗黑狗血泼到骷髅身上。一时间,骷髅身上“滋滋”作响,还有白烟冒出,骷髅也是嘴巴不停开合,连连后退,把李沧海看的连连称奇。然后不等应姑娘出手,李沧海抽出一根老树根,一棍打在骷髅头上,将骷髅头直接打在空中,等骷髅头落地,两步上前,用老树根直击要害,将骷髅头打碎。

这一番动作把应姑娘都看呆了,几日不见,这是功力大增啊。李沧海一看应姑娘的表情,便知她想岔了,挥了挥手中的老树根解释道:“特地换了一根桃树树根,有驱邪之用。”

能不能驱邪,李沧海也说不清楚,这骷髅身上的疑点丛丛,这些驱鬼避邪的手段,能用则用了。最主要的还是李沧海拿住骷髅移动缓慢的弱点,直击要害。

趁着李柱和李林还没赶到,李沧海从破碎的骷髅头里又挖出一颗晶石,这番举动被应姑娘看在眼里,应姑娘好奇问道:“这是什么东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