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都市言情>商贤> 第二章 挂靠埋下祸根-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章 挂靠埋下祸根-3(1 / 2)

秋尔鸭业创立后开展的熟鸭加工业务并没有设想得那样顺风顺水,第一个拦路虎就来势凶猛,险些将韦达人击倒。刚投产时,秋尔产品销售工作异常顺利。大量产品打进江北五市的上百家商场、超市,消费者看秋尔鸭包装不错,促销员宣传得又好,受好奇心支配买回家尝尝。结果和南都的盐水鸭一比较,发现没有盐水鸭好吃,于是很少有人再重复购买。没有回头客支撑,秋尔鸭在商超二次销售出现问题,产品严重滞销。营销人员经过市场调研,发现产品有蒸煮袋的味道,而秋尔鸭业的生产技术人员一时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以他们的现有水平,要做到口味鲜美,不带蒸煮袋的味道,只有降低杀菌温度或者缩短灭菌时间,但这样做,产品保质期就会缩短到一个月以内。一般情况下,常温袋装肉制品必须有六到十个月保质期作为保证,否则产品就会出现胀袋、变质情况,也就无法上架销售。

秋尔鸭上市后,遇到的蒸煮袋问题迟迟解决不了,严重影响企业各项工作的进展。受终端首轮销售形势一片大好的假象迷惑,工厂生产了大批含有蒸煮袋味的鸭子。二次销售出现问题以后,熟鸭加工被迫停下,而活鸭宰杀这一块,由于养鸭场成品鸭到了成熟期,必须出栏。否则,鸭子光吃不长,成本往上蹿,效益往下走,没有哪个鸭场能承受得了。即便是宰杀的鸭子放在冷库也必须在一定期限内加工,如果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加工,不仅冷库不够用,冷冻鸭超过保质期再加工成熟鸭,质量也难以保证,更不好销售。

韦达人清醒地意识到严峻形势,为解决秋尔鸭蒸煮袋味道问题,他连续几天几夜没合眼,急得嗓子也哑了,两只眼睛布满了血丝。技术科想尽了办法,小试中试做了无数次,就是解决不了问题。问沈经世,老同学也无解。他告诉韦达人,教科书上说,高温禽肉制品蒸煮袋味是世界性技术难题,目前解决不了韦达人跑遍了省内外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拜访了许多全国知名的肉制品专家,没有人能拿出清除咼温灭菌禽肉制品蒸煮袋味的办法。一晃,十几天过去了,商场超市的货仍然卖不动,冷库的冻鸭堆得满满的,而鸭场又一批成品鸭两天后即将出栏,眼见冷库就要胀库,韦达人和汪少惠、张成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三人开了个小会,研究解决办法。少惠提出,降价卖鸭,达人不同意。两个人争吵起来,开始是小吵,慢慢地变成大吵,如果不是张成功劝阻,子舅俩就能动起手来。

和妹夫大吵一场的韦达人当天没回家,乘车来到南都,请沈经世无论如何也要替他想办法。沈经世什么脑筋都动了,就是拿不出办法,两人垂头丧气地喝着闷酒,气氛十分压抑。

过了好一会儿,沈经世猛拍一下大腿,叫道:“我想起一个人来,是我们的同学,叫苏冰,她也做熟鸭加工,做得比我们奇妙鸭业还要大。前些日子我听省农科院的尤教授讲,苏冰两年前从美国聘请了一个博士,是肉制品专家,解决高温禽肉制品保鲜保香问题有一套。”

韦达人一听苏冰的名字,眼前立即浮现出一个圆脸大眼、活泼漂亮的姑娘形象来。在学校上学时,他俩的课桌是前后排,坐在前排的苏冰常常冲他莞尔一笑,有时还会带一些好吃的给他。高中毕业后,由于没有特殊事情,两人已经十多年没有见过面。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沈经世刚一说完,韦达人就抓住他手,急切地问,怎么联系苏冰。沈经世告诉达人,苏冰的公司叫舒美鸭业,离他们公司不远。明早去,不要半个小时就到了。

韦达人捱过难熬的一夜,第二天一早就赶到舒美鸭业公司。不巧,苏冰不在,问厂办工作人员,说是到北京出差了。达人把自己是苏总同学的身份说了,请这位同志无论如何要帮他联系上苏总。这个厂办的工作人员是个姑娘,看他焦急的样子,发了善心,用电话联系上远在北京出差的苏冰,尔后将话筒给了韦达人。电话那头的苏冰一听是老同学韦达人,显得很激动,达人也没心思叙旧,火急火燎地把秋尔产品因蒸煮袋味滞销的情况说了,请老同学无论如何让舒美的留洋博士帮他解决难题。电话那头的苏冰二话未说,爽快地答应了。因她在北京还要拜访几个专家,两天后才能回来,她让韦达人等一会儿,她电话安排齐强跟他去盛州。韦达人挂了电话,等了不到十分钟,一个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年轻人来到厂办,说他叫齐强,问谁是韦达人。韦达人赶紧应承下来,紧紧握着齐强的手,简单把秋尔鸭遇到的问题叙说了一遍,当天上午就领齐博士来到盛州。

专家就是专家,没要两天,秋尔的技术难题就解决了。在保质期八个月的情况下,秋尔鸭如同刚卤制出锅一样鲜美,没了那种令人讨厌的蒸煮袋味。两天来,韦达人和张成功一直陪着齐博士,从他那里学到了许多东西。因齐博士要赶回南都,韦达人不便挽留,临行前,他让财务人员送上一万块钱作为酬谢。这位齐博士说什么也不肯要,韦达人没办法,只好采用变通的方法,让财务人员买了个大哥大送给他,他也不肯收。推让了半天,韦达人也没能把大哥大送出去,最后只好作罢。

齐博士人虽离开了盛州,可他的水平和人品却给韦达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秋尔鸭保质保鲜问题圆满解决了,韦达人理应轻松下来,可接下来一个新产生的问题又让他犯难了。先前加工的16万袋秋尔鸭怎么办?降价卖,影响秋尔产品的声誉;不卖,只有毁掉一条路可走。一下子报废价值100多万产品对于刚起步、一分钱没赚到的秋尔来说太残酷了。可是如果不报废,低价拿出去卖,眼下是减少了一部分损失,从长远来看,对企业的品牌建设影响会非常大。韦达人经过一天一夜反复考虑,最后咬咬牙,下狠心,16万袋秋尔鸭一袋不留,统统销毁。

汪少惠听说韦达人这一决定时,大吃一惊,16万袋鸭子,又没过期变质,怎么能说销毁就销毁?不管他如何反对,韦达人就是不听。许多员工听说韦达人要毁掉那么多鸭子,也感到老板的做法不可思议,还有人认为他疯了。汪少惠拉来宋肖一齐劝韦达人也没劝动,两人为这批产品先后想了两个他们自认为最行之有效的好办法:一个是把它们作为促销品,买一赠一送给消费者;另一个是撕掉包装放在自家专卖店销售。按理说,这两个主意一般人都会釆用的,倔强的韦达人偏偏以这样做会破坏秋尔的品牌形象为由拒绝了。

汪少惠感到光和他吵也没用,想让两位老人来阻拦韦达人别做傻事。他本不想去烦身体不好的岳父岳母,可他不能眼睁睁看着16 万袋鸭子就那么被韦达人糟蹋了,那可是一大箱子人民币啊!两位老人听说大儿子要把那么多鸭子毁掉,也吓了一跳,赶紧让女婿带话给达人,让他抽空回一趟老家。达人看妹夫得意的样子,心想一定是他到老人那儿告状了,他嘴里应承着,心里盘算如何跟两位老人解释。

第二天晚上,天气炎热,一家十几口人挤在客厅吃了顿团圆饭。平时,儿女们都忙生意上的事,不到逢年过节,一家人很少聚齐。今天事情有些特殊,达人少惠子舅俩为销毁鸭子的事闹僵了,韦父要发挥余热,听听全家人的意见,尔后根据情况再做决断。

韦家没有装空调,不是没钱,而是为了节约。企业初创时期,有限的资源应该用在刀刃上,这是韦父的观点。一台空调好几千块钱,用电还得花钱。一年下来,电费加上买空调的钱加起来得上万,这上万块钱投在企业经营上能买多少只鸭子,产生多大效益?达人认为父亲的账表面上没错,如果算金钱以外的账就不见得对。人辛辛苦苦赚钱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生活得更好、更舒服?可达人的说法父亲不认可,多次拒绝儿子要给家里买空调的提议。有一次,孝顺的达人把空调都买了,父亲硬是把安装空调的师傅给轰走了。

一家人靠一台长城电扇吃了一顿晚饭,能喝酒的人稍微喝了点啤酒。啤酒产生的热量让他们浑身冒火,碍于老人的面子,只好忍着,任由身上的热汗一个劲往外冒。

吃完晚饭,两个媳妇正在收拾餐具,韦母就开始数落大儿子,败家子之类的话说了一大筐。韦父一看拦不住,索性让她说,达人知道母亲的脾气,也不辩解。韦母说完,韦父又让少惠说,少惠怒气冲冲说了一大套。待他说完,韦父又让达松和达玲及两个媳妇每人发表意见。从情况看,达人感到不妙,除了弟弟达松表示不理解外,其余的人全都反对。如果按投票数来决定,达人必输无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