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都市言情>商贤> 笫二章 挂靠埋下祸根 -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笫二章 挂靠埋下祸根 -1(1 / 2)

又经过两年的平稳发展,韦达人的养鸭场做到了年饲养50万只的规模。卤鸭店业务发展得也挺顺利,已经开了 12家直营店,年销售额接近1000万元。

企业发展到这个关头,达人那颗不安分的心开始活跃了。他想办一个像样的熟鸭加工厂,做自己的品牌,把定量包装产品打进商场和超市。父亲和妹夫都支持他的想法,少惠还给达人出了自己不建厂、租赁闲置厂房的主意,这个主意和达人的想法不谋而合。虽说经过三年发展,养殖场和卤鸭店两块业务加起来每年能有100多万利润,但办一个上规模的熟鸭加工厂至少要投二三百万。厂建好了,流动资金还要一两百万。如果再打广告,投入就更大了。达人从租赁闲置鸡场改造成功的经验里,悟到借鸡下蛋的好处,拿定主意不走建厂的路子。

他把自己的想法跟沈经世说了,经世举双手赞成,并答应为他留意这方面的信息。

两天后,经世打电话来说,盛州肉品公司搞不下去了,厂房可能要往外承包。达人一听盛州肉品公司的名字,立即想到妹夫汪少惠就是从那里下岗的,心想可以让他打听情况,将来如果需要协调关系,他去疏通最合适。

汪少惠在电话里听达人说打算租用肉品公司搞熟鸭加工,心里的高兴劲就甭提了。肉品公司的二把手宋肖和他是哥们,还沾点远亲。宋肖这人挺有本事,租厂房的事找宋肖准能办成。他在洪泽湖边养了两年多鸭子,实在养够了,早就想回城里来。虽然他和达人在许多事情上观点不一样,但他还是能忍的。两年多时间相处下来,他对达人的许多做法都看不惯,觉得自己这个舅老爷和别人做事风格就是不一样,像韦达人这样不按常理出牌的人他没见过几个,脾气还太倔,说一不二,不好相处。

达人在电话里听说少惠和肉品公司二把手宋肖是哥们,马上让他从鸭场赶回城里去找宋肖。本以为事情很好办,没想到,少惠找过宋肖后回话给他,说人家厂子只向系统内部职工承包,不搞租赁,还说这是主管局专题会上研究定下的,形成了文件,谁也改不了。

韦达人听到这个情况后犯难了,租赁简单、省事,谈好一年付多少租金,交完了就没有其他事了。如果承包就复杂了,涉及清产核资、老员工安置、未来收益分配等一大堆问题。他不想以承包的名义搞,生怕将来事多扯不清,让少惠再去找宋肖谈谈,看看有没有回旋的余地。汪少惠拍着胸脯表态说:“大哥,你放心,我会尽力的。这两天,我抓紧去找老宋,他和我是铁杆兄弟,能帮的忙他一定会帮。”

宋肖是肉品公司的老人了,同沈经世在奇妙鸭业一步步干上来一样,他也是高中一毕业就来到当时还叫盛州肉品厂的肉品公司,由一线工人一步步干到副总经理的位置上。凭良心说,肉品公司搞到揭不开锅的地步,责任不在他宋肖,也不在现任老总,完全是吃大锅饭吃出来的。要论本事,他宋肖也不像有人说的那样靠吹牛拍马上来的,十几年前,他也创造过两个月研发一个新品,三个月建成一条生产线,不到半年就将盛品香肠一炮打响的奇迹。他对肉品公司有着很深的感情,青春、精力、热情都献给了这个企业,和所有的肉品公司员工一样,他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用血汗建设的工厂倒下来。他有老婆孩子,他也要养家糊口。可厂子问题太多,没人愿意承包,他也不敢下手。产品积压,销路不畅,人浮于事现象严重;那些工人产品质量搞不好,推销没本事,像大爷一样伸手要饭吃的本事倒不小;在银行还有近1000万元债务,拿什么还?光利息一年就几十万!谁能有三头六臂的本事让它起死回生?轻工局偏要搞承包,鬼才来包呢。

下午,老友汪少惠来找他,说他的大舅老爷韦达人要租肉品公司搞鸭子加工。韦达人这人他听说过,对其扔了盐业公司国有企业的铁饭碗,去洪泽湖边养鸭子的事略有耳闻。对韦达人这一举动,社会各界褒贬不一,他倒是挺认可他主动砸掉铁饭碗这一壮举的。韦达人的鸭场遭遇龙卷风,自己卖房子也要帮两个邻居修屋顶的离奇举动,宋肖十分佩服,认为这人不同寻常,将来能成事。他还吃过韦达人做的鹵鸭,口味不错,秋尔鹵鸭店也挺干净,店员服务很不错。他为盛州能有这么一个禽肉熟食连锁品牌感到高兴,在肉品行业干了大半辈子,宋肖从内心深处希望这个行业里有人能搞出点名堂来。他下狠心,不管于公还是于私,他都要促成这件事。

送走汪少惠,宋肖决定明天去市轻工局找他的恩师、老领导何兵斌副局长。

第二天上午,宋肖还没有动身去轻工局就接到汪少惠电话,说韦达人中午要请他吃饭,他爽快地应承下来。韦达人要请他吃饭,这是好事啊,说明他有诚意。放下电话,他快速地向轻工局赶去,他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何局长,请示下一步怎么办。

何兵斌是一个转业军人,从部队回到地方的第一站就是盛州肉品厂。他首先干的是副厂长,负责人事、政工、后勤这三摊,当时宋肖仅是设备科副科长,他做了一把手后把宋肖提拔成副厂长,让他分管生产、销售。宋肖逐渐成了企业的二号人物以后,他不忘感恩,为企业做了不少实事,何兵斌家里许多办不了的私事也都是他给办的。有一回,宋肖还帮他顶过雷。最难忘的是三年前宋肖帮他

处理了一件麻烦事,分配到肉品厂当技术员的美女周俏燕被他搞到手后,所有打掩护、花钱报发票的事都是宋肖干的,后来送周俏燕出国也是宋肖一手操办的,事情办得隐秘、利索、清爽,他内心十分感激。当然他也给了宋肖许多回报,调到局里做副局长后,他几次建议提拔宋肖做总经理,都因种种原因没成功。近些年,肉品公司的总经理在家养病,宋肖主持全公司的工作,也相当于总经理。只不过那是个烂摊子,不然他可就风光了。何兵斌如今是轻工局的二把手,市委有意让现任局长年底退二线,由他接任,在这种情况下,他理应干出点成绩来,让市里看看。韦达人要租肉品公司厂房,正中他的下怀。肉品公司是他的一块心病,不恢复生产,工人拿不到工资,动不动就闹事,影响很不好。可这个韦达人要来租厂子,和局里的文件相抵触,他要和宋肖碰碰,拿出一个好办法,设法促成此事。

“老宋,你来了正好,我正在为肉品公司承包的事发愁呢。这个韦达人要租厂子是一件大好事,你要努力把它促成。”何兵斌看到自己的爱将来了,也没寒暄,开门见山直接切入谈话主题。

“何局长,我一定全力以赴丁宋肖表态说,“韦达人的妹夫汪少惠和我是老朋友,我们两个人还沾点亲。他对我说,韦达人心里想的是租赁,他怕承包的麻烦事多。如果局里坚持承包,他很可能不租了。”

何兵斌沉思片刻,对宋肖说:“局里的文件精神不是一成不变的,关键在于要解放思想。只要能让厂子动起来,工人有钱拿,不闹事,又不违反中央精神,什么方法都可以大胆想、大胆试。”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又对宋肖说,“文件是死的,人是活的,有些问题可以用变通的方法来解决。”

宋肖听出何局长话里的意思,和韦达人合作的事心里有底了,表态说:“老领导,您放心,有您的支持做坚强后盾,我有信心把这件事办成,力争一个月内拿下韦达人”。

何兵斌听说一个月就能解决问题,心里很高兴,觉得自己没有用错人,正要问宋肖还有什么问题要他定夺,面前的电话响了。他拿起电话,话筒里传来一个男子急匆匆的声音:“何局长吗?我是肉品公司保卫科的,宋总在你那吗?工人闹事了,堵了厂子大门,大家说再拿不到工资,他们就要到市里去闹。您赶紧让宋总回来。”

何局长丢下电话,对宋肖说:“听到了吧,肉品厂工人又闹事了,你立即回公司,把这帮人稳住,千万不能让他们到市里闹。如果去市里闹,我拿你是问。”

宋肖站起身,一边往门外走一边表态:“局长放心,我一定稳住他们,决不让他们到市里去闹。”

何兵斌站起身,对正在向门外走去的宋肖说:“好!稳住工人后,迅速和韦达人接触,有什么问题及时向我汇报,力争早日解决问题。干得好,局里会有说法的。”

宋肖对局里的说法并不感兴趣,他不是机关干部,调不到局里,公司让私人租赁了,他再做这个挂名的总经理意义也不大。改革开放的大潮推动社会各方面发生着变化,自己今后命运如何,他要走一步看一步,官场和商界都要关注。何兵斌是一个有能耐的人,这个靠山还得靠,眼下要把公司承包这件事办好,再看看韦达人那里有没有发展机会。

宋肖回到厂里,只用了不到半天时间,就用他连哄带骗的一贯手法,把大部分工人给弄回去了。对于少数几个核心人物,宋肖釆取各个击破的方法也都搞定了,所谓“各个击破”,说白了就是给这几个人一些好处。

可能是工人上午闹事给宋肖施加了压力的缘故,再加上何局长

对他的那番关于解放思想的开导,有了尚方宝剑,中午他和韦达人谈得比较融洽。当汪少惠提出用签订阴阳合同的方法解决双方分歧时,他拍手叫好。

汪少惠说的阴阳合同是这样的:双方签两份合同,一份是租赁合同,这是真合同、实际使用的合同,韦达人租赁肉品公司的厂房和设备,实行自主经营,付了租金以后,赚不赚钱、赚多赚少都和肉品公司没有任何关系。另一份是承包合同,这是一份假合同,做样子应付局里检査的,没有法律效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