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三十年谜之见解> 第五章 佛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章 佛性(1 / 2)

人总是在说,万事随缘。一切顺其自然吧。

顺应一个时代的发展,就和人类进化是一样的道理。

闲庭信步看天上云卷云舒,这本是心性的一种沉稳境界,万事处变不惊,心中有数,方能宠辱皆忘,达到豁达的人生。这像极了现在流行的说法,叫做格局。这本是一种褒义,但偏偏现在没有格局的人大谈格局,仿佛这天空入不了他的眼,一眼万年。

我不知道这份自信到底是自信还是太过于自信,凡是讲格局,鸡毛蒜皮的事现在不是讲斤斤计较,而是格局太小。

何为格局?

这是把格局放在心胸上了,以前说心胸狭窄,容不下肚量。现在的格局,不只是在心胸上,还在于眼光,挑剔的眼光。自己的目标和目的没有达成,怪错对方的不给予,不配合。

以前讲究格局,那是往大了讲;现在讲究格局,有多小讲多小。

现在的人们喜欢将自己夸上天,把别人贬下地。仿佛自己生来高人一等,眼高手低是常态,高不成低不就,早已没有了以前人们的耐性。不肯吃苦,怕吃苦;不肯吃亏,怕吃亏。

也是哦,人都是第一次来到这个世界,凭啥自己要吃亏?谁不想对自己好一点?对自己好无可厚非,但是你想要好一点不能强加在别人痛苦的基础上。你想要达成一个目标,靠自己可能打不成,有人愿意帮你,这叫合作,但是相处久了,矛盾久出来了。在这个矛盾中,可能导致分道扬镳也可能亲密无间。

这就很考验一个人的应变能力和智慧,说白了就是情商和智商。在同一件事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和做法,因为工作上的争执这是常态,但是在双方协商的基础上,达成最优的解决方案,才是最完美的解决。可偏偏现在有好多一意孤行,自以为是的人,在他看来不同的声音只会令他烦躁,或者说在质疑他的权威,而他的权威代表着他的面子,你不给我面子,那我就不让你好过。这就是常态。

对于这样的情况,只能说遇人不淑,如果换做有才能的人,往往会觉得自己怀才不遇,遇见的不是伯乐可能是自己成长进步的绊脚石。但是明明知道自己的发展受限,但还是坚持着。为什么?因为谁都知道现在找一份工作很难,即便是找到了,给予的待遇往往达不到自己的预期。

抱怨,愤恨,无处宣泄,怠慢,消极,思想就出了问题。

这也是为何效率提不上去,混一天是一天的人那么的多。自己所付出的得不到相应的回报,这里的回报可不是给予人恩惠而所求的回报,而是靠自己双手挣来的血汗钱。

人为财死,鸟为食忘。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我们也要生活,我们上有老下有小,也需要照顾。尽管工作上不如意,尽管生活上很苦,有人不敢生病,有人不敢旷班。只能埋头苦干,只能兢兢业业,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而没有了这份工作。

廉价的劳动力始终是占有主体,高科技人才毕竟是少数。二八原则不是没有道理的,少数的人掌握着绝大部分的资源,可以说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只手遮天也不为过。

想要打破这个固有的框架无异于比登天还难,有句话说,打不过那就加入。我们现在更多的都是这样在做的,自己太过于弱小,就依附在势力比我们更大的一方,寻求庇护和发展。

弱肉强食,这个法则一直没有变。

这也就充分说明,一个人的实力弱小,就会被人欺负,我们经历过这样的教训,而且非常的深刻,落后就要挨打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变强的理由。正所谓能战方能止战,不能战就越要战,能战方可不必战。这个社会给了我们太多的错觉,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我们经历了太多的无奈辛酸和苦楚,而这些美名其约是社会的毒打。社会不过是个群体组成的大家庭,所谓的社会毒打也不过是那些资格老的给小的定下的规矩,然而这样的规矩从来都是被受约束的一方才有效,要知道任何一种规矩都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恰恰我们就是被统治的,在这些表面的背后,就是所谓的大佬们在一个领域取得了发言权之后,为维护自己的利益采取的一种措施。

我时常说,我们再追求公平的同时,是因为这个社会并不公平。当你希望有这个东西的时候,往往反映的是这个东西的稀缺,所以才会希望有。

过分的强调一样东西,越是急迫,就越是稀缺。你要公平,是因为这个社会并不公平。你想要钱,是因为你没有钱。而这个社会在感召很多人去做正义的事,是因为正义的事真的做的太少了,为什么那么多的光荣事迹会被宣扬,无外乎有噱头能博人眼球收取利益是商家的一种推销手段,另一方面是传递正能量,鼓励更多的人去做正义的事。这本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往往正能量的事只会昙花一现,更多的是传播娱乐之上,娱乐至死的享乐主义。

这样的一个娱乐,引导了多少年轻人的不学无术。有一种奇怪的现象,有的人觉得挣钱太难了,可是你去问问小年轻们,挣钱难吗?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这个世界的观念已经变了,你除了工资你一无所有,但是有的人因为干了某一件事,要什么就有什么。

这很不公吧,他说他努力有多么的刻苦,你可能不会体会,但是你也一样刻苦甚至不属于他,为何,你们的人生却不同?

稳打稳扎,循序渐进是一般人的观念,挣快钱甚至毫无底线的炒作,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拼的已经不是靠山和背景,更多的是娱乐和下作的表演。我甚至有时候就会想,一个简单的道理如果几分钟的视频就可以讲的通透讲的明白,那么还要一本书做什么?

如果你在几分钟就可以明白做人的真谛,那么还要一辈子去努力学习做什么?现在很少有人能够有耐心去看一本书,去思考这本书的背景和时代的变迁,为了节省时间,甚至摘抄几句里面的几句经典来证实自己去读过,凭借这一点就可以高谈阔论,夸夸其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