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穿越之御前宠妃> 第176章自称吴王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6章自称吴王3(1 / 2)

称王之前,朱元璋的机构可分为三个体系:一是江南行中书省,徐达、常遇春、李善长、汪广洋、杨宪都在里面任职,另一个是大都督府,由起初的江南行枢密院变革而来,此时在大都督府任职的高级武将只有大都督朱文正,不少文官在大都督府任职,还有一个是帐前总制亲军都指挥使司,长官是冯胜,统领驻扎在应天的所有翼元帅府和侍卫亲兵,很少有文臣在里面任职。

因此,刘伯温可在江南行中书省或大都督府任职。

但是,朱元璋却把刘伯温留在了自己身边,意思是:仍把刘伯温当成私人幕僚。

所以,刘伯温在朱元璋这里并非是某个团队的头儿,而是如独行侠一般,随侍在朱元璋身边,有点儿类似于若雪在内宅的处境,若雪在听雨轩与各位夫人接触很少,只需尽心照顾朱元璋,一切荣辱得失,都掌握在朱元璋手里。

其实,朱元璋的身边还有另一群人每日如影随行,那便是宿卫亲兵,由张焕统领,木槿的师兄俞朝兴是其中一员,他们人员数量不固定,个个身怀绝技、武艺高强,十分神秘,只听命于朱元璋一人,他们通常只负责护随身护卫朱元璋,有时也被派出去执行一些特殊任务。而文英、郭英并不属于他们之列。

李善长是最早投奔朱元璋的儒士,一向忠心耿耿、恪尽职守,是朱元璋帐下第一文臣。而徐达是朱元璋麾下第一武将,熟知兵法,擅长谋略,而且军纪严明。由他们二人担任中书省丞相,是朱元璋心里早就想好的,就像让夫人当正妃一样、让朱标当世子一样,早已板上钉钉。

常遇春冲锋陷阵、勇猛无敌,在军中的地位仅次于徐达,朱元璋想让他当中书省平章政事,从一品。巢湖水军的将领俞通海与常遇春同是平章政事。

朱元璋把这些都考虑清楚了,心里终于松了口气。

第二天一大早,朱元璋便由徐达、冯胜陪着去鸡笼山阅兵。

看着不断变换的阵型,朱元璋对徐达等人说起自己对兵法的理解,侃侃而谈:“阵势变化或圆,或方,或横,或纵,变化莫测,善用兵之人随机应变,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以逸待劳,或用智谋制胜。两兵对战,审其强弱,识其多寡,随机应变,方能百战百胜”。

徐达深感佩服,道:“上位高见”,诸将纷纷附和。

从鸡笼山回来,朱元璋直接带着徐达去了忠勤楼,他没让冯胜跟来,想和徐达单独聊聊,关于谢再兴的事,他想问问徐达的看法,他不可能原谅谢再兴,但也不想和徐达闹掰。

“这是文正写的”,朱元璋给了徐达一张纸,五年前,文正为了在军中树立自己的威信,对朱元璋说徐达有叛意,他当然不信,所以二话不说便将此事压下了,当时很多人知道这件事,文正本就没想瞒着,朱元璋虽然觉得这小子办事儿不地道,但也没责备他,全当帮着他树立威信。

徐达不可能不知道这件事,但是他从没在咱面前提过,好像一点儿也不觉得委屈。

扑通一声,徐达硬生生地跪在地上,直磕头,“上位,哥,咱没从二心,咱早就认定了哥,咱哥就是那真命天子”。

朱元璋不忍心,急忙扶起他:“兄弟,文正他当时不懂事,你的忠心,咱能不知道?”

徐达的额头在大理石地板上磕得红了一片,朱元璋给徐达倒了杯茶,说:“文正一向对月如言听计从,谢再兴出事后,文正的压力肯定不小”。

徐达连忙说:“文正一向把上位当成父亲一样,绝无二心”。

朱元璋笑了笑,说:“这我知道,可是咱已经发了话,抓了谢再兴,定斩不赦,不可能改”。

“谢再兴投降张士诚,罪当如此”,徐达道。

朱元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突然问:“敏如知道了没?”

“没,咱没跟她说”,徐达斩钉截铁地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