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穿越之御前宠妃> 第168章鄱阳湖决战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8章鄱阳湖决战1(1 / 2)

元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七月初六,朱元璋亲率徐达、常遇春、冯胜、廖永忠等将领驰援洪都,二十万舟师浩浩荡荡从龙江出发,昼夜兼行,令将士白天观旗帜,晚上观灯笼,远处听信炮,近处听金鼓。

朱元璋要在鄱阳湖与陈友谅决一死战,难免心潮澎湃。出征前祭牙旗时,朱元璋心想,如果真的有神明,那就请神明保佑咱朱重八能打赢这场仗,继续活下去。

虽然多年前,李善长来投奔不久,便已经建议他效法刘邦,朱元璋也确实早就立下了平定天下的志向,可是在内心深处,刻进骨髓里的欲望还是活下去。

他不像陈友谅那样有非得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他只是为了活下去,为了这个小小的目标,他已经拼尽全力,虽然辛苦,却认为值得。

密集的大小船只沿着浩瀚的江水溯流而上,七月十五,大风骤起,冯胜的战船被风浪掀翻。

朱元璋内心骤然一惊,莫非这是神明给的警示,在应天留的兵力太少了,一旦有事,杨璟、胡美能应付得过来吗?想到这里,立即下令:“冯胜,恁回应天镇守,防备张士诚”。

冯胜自己也觉得晦气,只能垂头丧气返回应天。本想大战一场,就这样灰头土脸地回去,冯胜心里的沮丧可想而知。

这天夜里,站在最前面的风斗快船上,望着涛涛江水,朱元璋不由得豪情万丈:“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咱定能将陈友谅打败。

朱元璋的内心总是处于这样一种顽强的状态,遇到挫折,快速疗愈,重拾豪情。

第二天清晨,徐达、廖永忠分别从“翱”、“翔”两船过来,廖永忠指着前方说:“上位,那儿就是鄱阳湖北面的湖口,咱们中午能到”。

朱元璋点点头,立即下令:“戴德,驻扎泾江口,赵庸,守住南湖嘴,切断陈友谅的退路,能不能做到?”。

“能”,戴德、赵庸齐声道。

朱元璋在船上转了几圈后,对张焕说:“派人去武阳渡看看信州兵到了没?”

为防止陈友谅向南逃逸,他已经提前下令调信州兵扼守武阳渡,一直没收着信儿,内心难免焦急。

不过很快便收到了武阳渡传来的消息,朱元璋稍稍放心一些,他要将陈友谅围困在鄱阳湖,消耗光他的粮草。

临出发前,朱元璋已对李善长下了死命令:“粮草出了任何问题,你自刎谢罪”。

李善长顿时汗如雨下,他知道上位一向言出必行。

七月十九,陈友谅听说朱元璋来了,立即从洪都撤兵,东出鄱阳湖,迎击朱元璋。

此时陈友谅六十万大军已经围城八十五天,“撤了”,城内惊呼,“大都督,陈友谅撤了”

朱文正眼中流淌出两行热泪,“二叔,你终于来了”。

鄱阳湖的水面呈不规则的葫芦状,朱元璋率军从松门进入湖面南部,对诸将说:“两军相斗勇者胜,陈友谅久围洪都,今闻我师至,而退兵迎战,其势必死斗,诸公当尽力,有进无退,剪灭此虏,正在今日”。

七月二十日午后,朱元璋抵达康郎山北面。

陈友谅将所有的舰船首尾连接布阵,旌旗楼橹密布,从远处望去像一座绵延起伏的高山,气势逼人。

“陈友谅的搂船虽然高大,但是首尾相接,进退不便,可使用火器将其攻破”,朱元璋对面前十一位水军将领说:“每人各领一队,配备火器和弓弩,接近敌舰时,先发火器,接着射出弓弩,靠近敌舰时,用短兵器出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