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三国之黄巾当道> 第151章羽绒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1章羽绒服(1 / 2)

第一百五十一章羽绒服

离过年越来越近,已经几天没有下雪,地上的雪已有融化的迹象。江州主营,吴乐天正在听取孟达的汇报:

“我军现在正在治疗的将士还有七百多人,全郡有一万四千二百多兵力,临江等九县的一百五十兵和各军头、衙头已经到达。按将军的分法,每县一百二十兵,分三十个士兵充当衙役。以前在那九县的兵已经全部招回。现在江州有一万零七百兵,抽了一曲的兵守城、安排那些俘虏做事等等,每天训练的有二十曲……”

这就是吴乐天不去巴东郡的理由,他要做的事太多了。巴郡十一城,现在除江州汉昌,每县他安排一百五十人,抽的全是新投的巴东兵。将他以前的那些老兵招回来,和大家一起训练。已经安排好六七个县的县令,只是县令没有县吏,还有四个县属于军管,差的文官太多了。吴乐天拿出一张写好的布告:

“不能只等到别人引进人才,我们官方也要招揽。荆州的人才不少,派人去荆州那边广发招贤贴,你们看看我写的这个如何。”

吴乐天有些急了,只要要求不高,武艺不错的都可以当武将,文官就不行了。为了招人才,他脑袋都想痛了,想出广发招贤贴的方式。招贤贴这种东西孟达知道,他接过来一看,傻眼了,上面写道:

“益州天龙军招贤启事:益州天龙军成立已有十余载,现已有越隽、江阳、巴郡、巴东四郡,军治所越隽。有甲兵数万,战将几百、战马近万,军资颇丰。为了扩大规模,为它日征霸天下打好基础,现向天下广发英雄贴:

凡能读书识字、写文作赋的文人(年龄不限)。有高尚品德、能吃苦耐劳、心怀天下百姓之人,皆可来我天龙军辖地求职。一经聘用,暂时最低月薪二两、最高不限。包吃穿住行、病伤包治,出行远门有专车接送,携家人来者包安排好家人。待以后壮大,待遇还会大幅度提升。

注:此贴并非只针对文人,有虎将及以上武艺的各路英雄,皆可前来应聘。天龙军一定会人尽其才,量才而用,绝不会让任何一位人才抱负难展。

招贤人:吴乐天。”

此时主厅中有五个官将,只有孟达和黄善才认字。孟达看呆了,黄善起身来到孟达身边,同样看呆了。吴乐天真不愧是跑保险的,写了一篇活生生的招工启事。最先看完的孟达清醒过来,指着吴乐天的招工启事:

“主公,这?”

孟达说完这字后就没说了,要说吴乐天的东西表达不清楚,绝对不存在。只要念出来,绝对那些不识字的大老粗也知道是怎么回事。并且吴乐天将他们的优势、雄心,招聘者的条件、他们开的条件等等都写上去了。什么都不缺,所以他实在不知说什么才好。

“主公此文,绝不下于燕昭王之黄金台。”黄善发呆很快清醒过来。也不知是不是在拍马屁,一顿猛夸:

“所谓招贤,就是招揽人才。人才之所以相投,一是要看对方值不值得投,自己能不能施展抱负。二是投过去后,能不能养活家人,能不能让自己丰衣足食。主公将这些都写上去了,以后一定会有不少人来投。”

吴乐天难得满意一次黄善,黄善三个降将,徐敬祖和黄善都识字懂文,黄善以前就是文官,文化水平还不错。吴乐天已经不准备将他送去邛都了,已让他在巴郡为官,给孟达打下手。黄善夸完,孟达想到一些说词:

“主公写得虽很完善,太过现实,怕是只能招到普通的人才。有些大才看到此文,怕是不会认同。”

吴乐天现在哪敢想着去招大才?他也知道这样的文章对于现在来说,的确是太俗了,可能不为那些自命清高的人喜欢:

“我们现在最缺的就是小才,只要能招来一些小才,我就心满意足了。”

孟达不劝了,将吴乐天的招工启事收下:

“等会我就让人多抄些,去荆州张贴。”

说到大才,吴乐天想到一件事,问孟达:

“听说子敬与法正是同乡,不知可有此事?”

孟达惊讶看着吴乐天,点头说:

“主公这些小事也知道?不错,我与孝直是同乡,一起投的刘益州。他才智过人,得到刘益州的赏识。我比不了他,混了两年只是一个末将。”

居然真和法正是同乡?吴乐天有些惊讶。他并非是从书上知道的此事,他是从一款三国游戏中知道的。同一年,在同一座城将孟达和法正招到。听到孟达和法正如此熟悉,他的兴趣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