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孙吴演义> 第17章 刘备借口脱曹营 曹操招绣杀董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章 刘备借口脱曹营 曹操招绣杀董承(1 / 2)

却说刘备随曹操入许,得见献帝,献帝与叙宗系,应呼备为叔,当然慰劳有加。

曹操且表举刘备为左将军,出同车,坐同席,待遇甚优。惟刘备见曹操揽权逼主,隐怀不平,只因兵力甚微,无法报国,不得不容忍过去。

曹操请献帝出猎许田,曹操射得一鹿,群臣错疑为献帝所射,齐呼万岁,曹操直受不辞。

刘备与关羽等,随驾同猎,关羽见曹操如此无礼,愤欲杀曹操,经刘备从旁阻止,方才住手。

献帝也为怏怏,罢猎回宫。默思盈廷大臣,只有车骑将军董承,位兼勋戚,尚可与言,但无端宣召,又露形迹。不得已密令董贵人制就玉带一条,把手书藏入带中,用线缝好,赐与董承。

董承心知有异,剖视带中,得见密诏。乃与将军吴子兰、王服,及长水校尉种辑等,阴谋诛曹操。并邀同左将军刘备,共预密盟,刘备因谊关宗室,不能不允。

但因曹操势方强,应从缓图,不可欲速。刘备恐曹操生疑,就寓宅后园种菜,韬晦待时。

曹操邀刘备小宴,并坐饮酒,谈及四方枭杰,掀髯笑语道:“今天下英雄,唯有使君与操。”

话未说完,刘备不觉一惊,竟将手中所执的匕箸,失落席下。方图韬晦,忽被曹操叫破,怎得不惊?

可巧天公做美,空中起了一个霹雳,响震厅堂。刘备即借此语曹操道:“天威如此,怪不得圣人有言:迅雷风烈必变呢!”为此一语,得将自己失惊的情状,轻轻瞒过。

前章已述,袁术穷途末路,欲依袁绍,袁绍之子袁谭在青州,寄书袁术,使他来投。袁术改辕北往,欲奔往青州,道出徐州,已犯曹操界。刘备遂向操讨差,愿率关羽、张飞等,前去邀击。曹操遣裨将朱灵、路昭,偕备同行,名为帮助,实使监制。

刘备既离虎口,得遂鸿飞,岂是朱灵、路昭两庸将所得牵掣?一到徐州,截得袁术若干辎重,即使朱灵、路昭返报。自与关羽、张飞抵下邳城,伪传曹操令,诱刺史车胄出迎。

车胄刺史知刘备截袁术,而来下邳,不知是计,便开城迎刘备。

车胄刚开城门,兜头碰着关羽,关羽手起刀落,便把车胄劈做两段,当即枭首入城。

进城后,只言车胄谋反,所以处死,余众无辜,一律免罪。兵民也未识真假,但教保全生命,自无异言。刘备省视家属,甘、糜二夫人相安如故,却也放心。

刘备留关羽守下邳城,自往小沛招集散兵,约得万人。复恐曹操知道事故,遣兵来攻,特遣从吏孙乾,通好袁绍,倚为外援。

却说公孙瓒与袁绍相战不利,徙居易城,高处筑层楼,袁绍屡攻不克,贻书慰解,欲与释憾连和,公孙瓒独不答,增修守备。且语长吏关靖道:“当今四方虎争,无一能坐我城下,袁本初虽强,亦奈何我不得呢。”

袁绍得闻此语,便大举攻公孙瓒,各守将接连告急,公孙瓒并不赴援。守将待援不至,或降或溃,绍军长驱直进,竟抵城下。

公孙瓒又急得没法,遣子续求救黑山,待久不至,乃欲自领突骑,出迎黑山援军,侵入冀州,横断袁绍后,偏经关靖谏阻,说是:“主将一出,城必失陷,不如坚守待援,可却绍军。”瓒因即罢议。

已而黑山贼帅张燕使人诣公孙瓒,报称起兵十万,来救易城,公孙瓒当然大喜。

过了旬日,仍然不至,乃复使人赍书促燕,且嘱子续引兵速来,举火为号,以便内应。

不意公孙瓒使出城,被绍军擒去,搜得公孙瓒书,将计就计,便分兵埋伏北郊,纵火诱公孙瓒。

公孙瓒还道由续举火,忙开北门,引军出应,哪知伏兵突起,奋击公孙瓒军,公孙瓒慌忙奔还,部众已伤亡大半,剩得残骑数百,逃回城中。

袁绍督兵合围,暗凿地道,通公孙瓒楼下,公孙瓒重楼寂处,未曾知晓。

嗣由袁绍军在地穴内,用柱燃楼,楼辄倾倒,公孙瓒始知难免,先缢死妻子姊妹,然后引火自焚,一道冤魂,随了祝融回禄,同往南方。

部将田楷战死,关靖也赴难。黑山贼帅张燕,闻易城已破,当然罢兵。公孙瓒子公孙续无家可归,流离朔方,旋为屠各胡所杀。

袁绍方击死公孙瓒,得并幽州,原想南下攻曹操,既由刘备使命,乐得与他连和。即遣孙乾归报,刘备稍稍纾忧。

但回忆公孙瓒为同学旧友,一跌赤族,不免伤心。且自别公孙瓒以后,南救陶谦,正值赵云丧兄,辞归常山,好几年不与相见,亦未知他寄身何处?死别生离,俱劳感念,不得不北向欷歔。

袁绍既斩公孙瓒,且送公孙瓒首入许都,以此示威。曹操暗中加忌,对着袁绍使,说他未奉朝命,擅取幽州。

袁绍使归报,触动袁绍怒,即欲兴兵攻曹操。监军沮授进谏道:“近讨公孙瓒,师出历年,百姓疲敝,仓廪空虚,未可轻动。不如务农息民,养足锐气,然进屯黎阳,规划河南,作舟楫,缮器械,分兵四出,令彼不得安,吾乃用逸待劳,方可得志。”

从事田丰,亦与沮授言相同。独郭图、审配,希承袁绍意,主张出兵。

沮授又道:“授闻救乱诛暴,方为义兵。恃众凭强,乃为骄兵。义兵无敌,骄兵必败。今曹操奉天子,令天下,若我军往攻,名义既乖,且曹氏法令既行,士卒精练。比那公孙瓒安坐受敌,全然不同。若不察敌情,驱众求胜,胜未可必,败实可忧!窃为明公不取哩。”

郭图等仍然抗辩,决计南下。且谮沮授不从主意,未便监军,袁绍竟为所惑,分设三督,使沮授与郭图、淳于琼,各典一军,调兵十万,选马万匹,指日南行,为攻曹操计。

曹操正使曹仁、史涣诸将,出略河北,击毙张杨,遣将眭固,攻下射犬城。眭固北通袁绍,屯驻射犬。曹操亦自至河上,遥助军威。嗣闻袁绍将南来,乃还驻敖仓,与诸将会议进止,诸将恐袁绍军势盛,难与争锋。

曹操奋然道:“我知袁绍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落,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划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草虽丰,徒为我资,何惧之有?”

虽是安定众心,但袁绍之失,实尽此数语。曹操乃使臧霸等东进青州,防御袁谭。袁谭为袁绍之长子。留于禁屯河上,复因官渡为南北要冲,派兵严堵。

曹操自还许都,安排粮械,准备敌袁绍。另分遣辩士,招抚张绣、刘表。张绣与曹操有隙,见了曹操使,听他一番词辩,却也有些动情,因此迟疑不决。

适袁绍亦遣使招张绣,张绣无所适从,特召贾诩入商。贾诩未曾申议,便顾语袁绍使道:“劳汝归谢袁本初,兄弟尚不相容,怎能容天下国士呢?”说得袁绍使无言可对,匆匆别去。

张绣惊诧道:“奈何拒绝袁氏?”

贾诩直答道:“袁本初怎能成事,将军往从,徒自取祸。”

张绣接说道:“难道便投曹操么?”

贾诩接说道:“不如往从曹公!”

张绣皱眉道:“袁强曹弱,操又与我有仇,怎可往从?”

贾诩申说道:“正惟如此,所以宜从。曹氏方奉承天子,一宜从。袁氏方强,即去从彼,必不见重,曹氏尚弱,得我必喜,二宜从。曹氏既来招将军,岂尚记嫌,必且格外加亲,昭示大度,三宜从。将军勿再怀疑,即日往从便了!”

贾诩既劝张绣降曹操,前日何不早王成邹氏?张绣乃带领亲从,与贾诩同赴许都,投降曹操。

曹操见张绣大喜,亲握张绣手,欢颜抚慰,并开筵接风,殷勤款待。

越日即引张绣朝见献帝,面举张绣为扬武将军,贾诩为执金吾,献帝自然依议。

待朝退后,复愿与张绣结婚,聘张绣女为庶子曹均妇,张绣也觉乐从,安居都下。前日失去一位叔母,此时复赔了一个女儿,种种吃亏,尚有何乐?

惟刘表观望不前,未肯遽与曹操合,曹操因刘表多疑少决,不足深虑,乃待诸后图。

适孔融表荐一人,姓弥名衡,字正平,系平原少年,说他淑质贞亮,英才卓烁,见善若惊,嫉恶若仇,有鸷鸟累百,不如一鹗等语。

曹操即使人召弥衡,弥衡素刚傲,不肯事曹操,一再托病,谢绝曹操使,并有狂言讥曹操。

曹操闻报后,未免愤怒。但因弥衡素有才名,不便加刃,惟遣兵吏迫弥衡入府,弥衡无可再辞,昂然趋至,长揖不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