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孙吴演义> 第2章 汉末乱世苦百姓 大浪淘沙炼英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章 汉末乱世苦百姓 大浪淘沙炼英雄(1 / 2)

孙权刚来人世,孙坚大哥孙羌病故,孙坚回乡奔丧,将孙羌仍安葬于父母墓旁,且带其侄孙贲来至下邳,留于身边。

适钜鹿郡有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那张角本是个不第秀才,因入山采药,遇一老人,碧眼童颜,手执藜杖,唤张角至一洞中,以天书三卷授之,曰:“此名书,汝得之,当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异心,必获恶报。”

张角拜问姓名。老人曰:“吾乃南华老仙也。”言讫,化阵清风而去。

张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自称得道,号为太平道人。由此设坛讲授,诱惑愚民。所谈一切,无非是假托黄老,以伪乱真。其弟张宝、张梁皆为传道骨干。

会值汉政暴虐,人民苦不堪眼,民间又疫气流行,十病九危。张角得乘间行私,查得几个医疫古方,剉合成药,用水煎汁,倾入瓶内。张角借此散施符水,为人治病,自称大贤良师。果有数人饮下药水,病退身安,于是奉张角为神,辗转称扬。

由此张角得徒弟五百余人,云游四方,皆能书符念咒。次后徒众日多,约十余年间,徒众遍布青、幽、徐、冀、荆、扬、兖、豫八州,八州之人,家家侍奉大贤良师张角名字。

徒众迅增至数十万名,郡县官尚未识在意,反誉张角善道教化,为民所归。张角乃立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帅,称为将军。言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备在甲子年起义,并令人各以白土书“甲子”二字于家中大门上。又阴令徒党混入京中,夜用白土为书,自京城寺门,以及大小官署,皆写成甲子二字。

然张角有门徒唐周,独上书告变。张角闻知事露,星夜举兵,自称天公将军,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所有徒众,很多百姓,统令头上包裹黄巾,作为标记,因此时人呼为黄巾军。张角党三十六方,同时响应,燔烧官府,劫掠州郡,遂致烽火连天,朝廷内外俱震。

时下灵帝在位,迭接警报,也觉焦急,乃命何皇后兄何进为大将军,加封慎侯,使率左右羽林兵五营,出屯都亭;复就函谷、太谷、广成、伊阙、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八关,派员扼守,赐名八关都尉,严遏黄巾军。偏是黄巾军势浩大,官军多望风披靡,莫敢争锋,警信传达京师,几乎一日数至。灵帝不得已大会群臣,共议讨伐之策。

北地太守皇甫嵩,方述职还都,入朝与议,力请赦除党禁,并发中藏私钱,西园厩马,班赐军前,鼓励士心。

这两事为灵帝所厌闻,但至此也不知如何,更不便固执成见,因再询诸中常侍吕强。吕强乘势进言道:“党锢久积,人情怨愤,若再不赦宥,将与张角合谋,为患滋甚,后悔无及!今请先考核左右,诛贪惩浊,复大赦党人,察量二千石刺史能否拨乱致治,虽有盗贼,亦无虑不平了!”

灵帝乃颁下赦书尽弛党禁,凡从前坐罪被徙诸徒,一体放还,独张角不赦。

灵帝用太仆邓威为太尉,特遣大司农张温为司空;遂诏求列将子孙,大发天下精兵,使尚书卢植为北中郎将,督领北军五校士,往讨张角,再进皇甫嵩为左中郎将,谏议大夫朱儁为右中郎将,共发五校三河骑兵,并募壮丁四万余人,分讨颍川黄巾军。

三将俱晓畅戎机,热心报国,一经简选,当即分道进兵。朱儁与黄巾军相遇,两下交锋,朱儁军败退,退入长社,凭城自固。

时当仲夏,天气溽暑,黄巾军依草结营,罢战乘凉。

皇甫嵩与朱儁计曰:“贼依草结营,当用火攻之。”遂令军士,每人束草一把,暗地埋伏。

其夜大风忽起,二更以后,一齐纵火,皇甫嵩与朱儁各引兵攻击黄巾军寨,火焰张天,黄巾军惊慌,马不及鞍,人不及甲,四散奔走。

转眼间已是天明,忽又有一彪军杀到,尽打红旗,当头来到,截住黄巾军去路。为首闪出一将,身长七尺,细目长须,仪容不俗,乃是骑都尉曹操。特奉朝命,来此助战。

曹操字孟德,系沛国谯郡人,曹操父曹嵩,本姓夏侯氏,只因中常侍曹腾之养子,故冒姓曹,即为曹嵩。曹嵩生子曹操,小字为阿瞒,左右皆为此名更为吉利。

曹操少时机警过人,好游猎,喜歌舞,有计谋,多机变,又不治生产。

曹操有叔父,见曹操游荡无度,尝怒之,且言于曹嵩,曹嵩因即责曹操。

曹操心中记着,偶见叔父来时,忽心生一计,诈倒于地,状若中风。叔父惊告曹嵩,曹嵩急往抚视,曹操已起立,状如无恙。

曹嵩问曹操道:“叔言汝中风,现已愈乎?”

曹操答道:“儿并无此病,想系叔父恨儿,乃有此言!”曹嵩信以为真。后叔父再言曹操过,曹嵩不听,因而遂曹操放荡,不复过问。

乡人见曹操斗鸡走狗,行同无赖,相率鄙夷,独梁人桥玄,曾为太尉。南阳人何颙,不同俗见,视曹操为命世才。

桥玄谓曹操道:“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将来能安天下,所赖惟君!”

何顒见曹操后,对他人道:“汉室将亡,能安天下者,必是此人也。”

曹操因此自负,常与此两人往来。汝南许劭为前司徒许训从子,具知人鉴,凡乡里人物,一经评颙,往往垂为定论,他且性好褒贬,每月一更,故汝南人称他为月旦评。

桥玄嘱曹操道:“君尚未有名,可交许子将,当得蜚声,幸勿自误!”许邵字子将,曹操因此往见之。

许劭正为郡功曹,延曹操入室,互谈世事,曹操却应对如流,惟许劭随便酬酢,或吐或茹,累得曹操烦躁起来,急问道:“吾为何如人?”许劭仍笑而不答。

曹操愤然道:“见善即当称善,见恶即当言恶,奈何善恶不分,徒置诸不答呢?”

许劭为曹操所逼,方应声道:“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曹操闻言不怒反大喜,遂别许劭还里。

后曹操年二十,举孝廉,拜郎官,调任洛阳北部尉。初到任,即设五色棒十余条于县之四门,如有犯禁者,不避豪贵,皆棒责之。

小黄门蹇硕,方得灵帝宠眷,蹇硕有一叔父提刀夜行,适犯禁令,曹操巡夜拿住,令左右将他用棒打死。由是,无人敢犯,曹操遂扬名内外。后为顿丘令,复受征为议郎。

黄巾军起义,曹操被拜为骑都尉,引马步军五千,前来颍川助战。

曹操引兵驰抵长社,正值黄巾军败走,曹操拦住,大杀一阵,斩首难计其数,夺得旗幡、金鼓、马匹极多。

待至黄巾军残兵尽遁,皇甫嵩亦领兵赶到,与曹操相会,自然欢洽,当下合兵追贼,长驱直进。

后朱儁亦到来会师,三路兵联成大队,击毙黄巾军至数万人,黄巾军复为官军所败,逐驱出境,颍川乃平。

孙坚时下仍为下邳丞,朱儁早闻孙坚勇猛,故表请孙坚为佐军司马,孙坚从之,便将其家眷留于九江郡寿春县,在淮、泗募些士兵,加之跟随他在下邳县当差的同乡壮少,共得精兵一千余人,其有内弟吴景,侄儿孙贲。孙坚便率这千人士兵,随朱儁南征北战。

皇甫嵩、朱儁在大战汝南黄巾军的西华(河南西华南)战役中,孙坚乘胜追敌,单骑深入,不料失利,受伤堕马,卧于草中。

当时,军众分散,将兵不知孙坚身落何处。亏得他所乘战马跑回军营,咆哮嘶鸣。将士随马声找去,方在草中,发现受伤的孙坚,仍将他带回军营,养伤数日,伤势略好,孙坚耐不住寂寞,又赴疆场。

皇甫嵩、朱儁、曹操三路军再平汝南、阳翟、西华,皇甫嵩上表告捷,有诏封皇甫嵩为都乡侯,封朱儁为西乡侯,赐号镇贼中郎将,迁曹操为济南相。又令皇甫嵩讨东郡,朱儁讨南阳,曹操赴济南任事,于是三人受诏,分途告别。

孙坚跟随朱儁来到南阳地区,此时汝颍的黄巾军,虽败仍有残余,处于困境,无路可走,只得固守宛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