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工业帝国志> 第246章 梅晚秋的野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6章 梅晚秋的野望(1 / 2)

民政的治理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并非只有收取赋税和判案,还有别的东西都是需要完成的,例如鼓励耕作、发展经济等等,宏观的事情与微观的事情也是需要兼顾的,所以,朝廷才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治理民政,并非只依靠文人。

文人固然有其优点,但是也有其缺点,需要各种人才互相弥补缺点,才能够配合做出好的政绩。

“我们都不是开国皇帝,所以,我们只讨论适合我们的事情,例如治理百姓,收取税赋,发展经济,提供后勤保障。”范伟隆不愿意认输,继续说道。

闻言刘宇就笑了,他说:“所以,我们既需要武人和工匠,也需要文人,这就是我们开办万物书院的目的,培养更多的各种人才。”

“所以你还是赞同我的观点的,治理民政还是需要文人。”范伟隆又笑了,好不容易终于要赢了。

看到范伟隆的笑容,刘宇也是一笑,说道:“文人也分很多种的,有的文人可以治理好国家,有的不行,关键要看才能和品德如何,只有能够治理好国家的文人才是我们需要的文人,只有能够发挥出百姓所有能力的文人才是我们需要的文人,只有能够让百姓富足安康的文人才是我们需要的文人。”

听了这话,范伟隆陷入了沉默。

范伟隆意图将文人置于武人和工匠之上,这是很自然的事情,毕竟大家都觉得自己很重要,但是刘宇却将文人、武人和工匠融合在了一起,他们是互相配合的,没有主次之分,只有能力大小、道德高低之分,所有的人都是为了富民强国而奋斗的。

这种境界自然比单纯拔高文人地位的范伟隆要强多了。

历史的事实证明,缺少了文人,就无法治理百姓和国家,缺少了武人,就无法包围国家和百姓的安全,缺少了工匠,就无法提高做事情的效率和产出。

所以,任何一种人都不能缺少。

旁边彭玉听得心醉神迷,如此精妙的辩论,让他很是佩服。

范伟隆十分不甘心自己竟然与武人和工匠并列,但是他无法反驳刘宇的说法,只好含恨而去,看着范伟隆走远,刘宇对彭玉说道:“你觉得我们谁对?”

“我觉得谁能够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我就相信谁的话!”彭玉也算是开窍了。

刘宇微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说得好!”

这场辩论在晋江城引起了一场风暴,许多人都知道了辩论的内容,对于双方的争执,很多人并不理解,对于他们来说,还不如赚多几个铜钱好用。

关注这场辩论的,很多都是官吏,他们之中虽然很多人都是为了权势、富贵和金钱当官的,但是还是有一部分人是渴望为百姓做些事情的,其中也包括一部分的贪官,贪官也不是全部都是坏的,他们很复杂,有坏的地方,也有好的地方。

梅晚秋和苟武双是最关注此事的两个人,特别是梅晚秋,他主导晋江城的民政工作,最大的渴望就是让百姓富裕,让国家强盛,国家的强盛暂时做不到,那么就只能追求百姓的富裕了,梅晚秋知道刘宇在高隆镇种植了一种叫做番薯的作物,产量很高,如此就可以提高农民们的收入了。

梅晚秋也曾经拿了一些番薯过来种植,虽然没有刘宇所说的产量那么高,但是比一般的作物产量高是肯定的,所以梅晚秋十分关注番薯,特意派人邀请刘宇过来商量番薯的事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