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武侠修真>天川卷> 衰兰送客咸阳道(二十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衰兰送客咸阳道(二十八)(1 / 1)

龙州道内,北山城。

龙州道之北山城,与咸阳道栎阳城,山南道之新梁城一般,都是一道治所,又因如今六道及其下辖之府与昔日大墨王朝州郡相近,所以如龙州道之北山城,也经常被称为龙州道州城。大墨王朝毁于一旦,然而毕竟早早便统御北地千年,许多旧事旧俗都已经牢牢扎根在此地。就像如今的长安城,便常常被称作千年之后的梁城。虽说梁城随大墨王朝同毁,连同昔日繁华岁月一般,如今只剩下新梁城附近的些许断壁残垣,可是这样一座都城,哪怕经历毁灭之后,千年的风风雨雨,都难以被人们彻底忘怀。而重建之后的长安城,许多制度都像在沿袭大墨王朝一般。

若是看向整个北地,看向昔日大墨王土,那么除了长安城像是昔日的大墨王朝,除此之外的云川城也与昔日大墨王朝制度相近到几乎无二。至于长安城北的轻扉国,除了不像昔日大墨王朝一般拥有自己的附属之国,其余规制几乎就像照搬大墨王朝一样。而那兴建于龙山之内的洛阳城,早年本就是大墨王朝东都,西荒混战之间竟然能成为唯一一个不曾沦落入北荒妖族之手的重地,自然不曾改过祖制,它也是唯一一个直到如今都完全与昔日大墨王朝相同的,若是不论大墨王朝已经覆亡的话。

北山城恰在无边蔓延着的龙山尽头,东枕龙山余脉,西面正是源自龙山之北,一路向西南流去,过长安,入梦泽,最后于西荒剑冢山门前入海的洮河。洮河广阔,就连名动北地的梁河都只是其支流,在梦泽附近汇水入洮河。而洮河附近雄城更多,只长安辖境内,就有北山城,长安城,以及岷中道的汾州城。洮河也是北地第一大河,与梦泽并称为一河一湖。整个龙州道堪称长安城内最大的宝地,西面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最关键的是沃野千里,整个平原可以养活长安城内小半人口。至于另一边的龙山余脉,更是被称为龙山尾脉之所钟厚之地。若将龙山比作长龙,则龙头在南,身躯绵延无尽,侧爪伸向龙山剑坟与余扶王朝,而它的龙尾,则聚于龙州道。竟寻于此处结茅修行,只是碍于彼时西荒混战伊始,为了西荒天下,他不得不走出龙山,助老城主立城于广袤的长安大地。直到如今龙州道依旧是长安城内屈指可数的修行宝地,灵气氤氲更胜他处。只是此类地点往往也会生出更多灵兽神禽,异象迭出。于修行路上大道任行的修道天才而言,此地确实是一处宝地。可是对那些凡夫俗子来说,真的就只是在天边之远的宝地,永远得不到,也从来无用。

本来若非西荒混战,此处妖族无论数量还是境界,都将远超长安其余地。只是当年北荒妖族南侵,竟也将这里当做猎场一般,横行无忌。各类珍禽灵兽也被捉杀殆尽。于是北荒妖族也惹得此地各种异兽厌烦。再加上长安立城之后便不待见妖族,此地各类珍禽异兽,大都将修行路由修妖路转而变为修仙路。而这也进一步导致北地修妖路愈发没落,直到如今,整个长安城就只剩下一个秋茗勉强步入归真境,且她的境界精进之势,早早便是强弩之末的态势。于是提及长安城的修士,便注定绕不过修仙路,仿佛长安城修士便只有修仙者。当然,在此之前需要额外考虑另一个人,就是不久之前过世的前任长安城城主。对于他的修行路,众说纷纭。之所以如此,最重要的一点则是他的到来,并没有给长安城的修行路带来一点波澜,而在之后,在他境界不断攀升的过程中,各个修行路的运道并没有明显的变化。

一般来说,修士在每一条修行路上初入修行,都需要修行路气运相加持,许多时候便直接等同于消耗修行路上的气运。但是一旦修士境界不断攀升,那么对于这一条修行路而言,它本身便会接受修士无形之间的反哺。随着修士境界不断升高,反哺气运也会不断加强。

一位初境修士与一位止境修士相比,后者对于修行路的稳固与壮大的贡献,与前者乃是云泥之别。修士在修行路上前行,也会带动运道,为后来者铺路,也为他们能更容易走向自己前面的那条大道。

正如那句俗语所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只是那位城主修行当真古怪,最后大道通天,也不见如何反哺修行路。

而于修行而言,最基本的便是灵气与运道。除此之外大道登高,所需何其多,却终究要以这两样东西为根基。灵气多寡,对于修行的影响不言而喻。龙州道内的龙山余脉为长安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只是这个条件却略有尴尬:地处龙山余脉,愈接近东面,则灵气愈加浓郁。而龙州道再向东去,便是洛阳城。洛阳城内灵气分布恰好与龙州道相反,愈接近西面,灵气愈加浓郁。于是在两者疆界线处,反而灵气最是浓郁。所幸这些年长安城与洛阳城关系向来不错,疆域也早早划分完成。对于两者来说,以灵气最浓郁处作为界线,反而是最佳的方案。

此外,在龙山余脉内,还常常产出各种天材地宝。就如长安城内矿脉,山南道是一,岷中道是一,龙州道也是一。而各种仙药与美玉,也以龙州道最多。

说到底,其实还是整个西荒的祖脉,其实就是一座龙山。

只可惜龙山只有一半属于西荒。至于另一半龙山,则在南荒境内。一座龙山,本就是西荒与南荒的分界线,就好像西荒北地五关一样,隔绝两座天下。而龙山作为天然的间隔,甚至能隔绝两座天下的大道,于是便更加名正言顺的当那两座天下的分界线。

它自西南海滨向北方延伸,如一条弯曲静卧在四荒大地上的真龙。龙头近海,作汲水状,龙尾在北,只差分毫便伸入北荒。

所以便有人说,龙山才应该是西岳,何必让妄称西岳,却在南荒的西山当那西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