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轻小说>黄泉之上> 第三十五章 阴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五章 阴修(2 / 2)

剩余的话还没说出口,眼前的藤蔓一阵晃动,扑打起阵阵黄烟,视线顿时模糊,呛人的灰尘直往嘴里塞。

“咳咳!”我咳嗽起来,警惕着周围的变化,该不会江棹歌的举动又引发了什么机关,这可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不过好在过了大约一分钟,除了我和江棹歌的脸上布满一层土灰外,便没有发生其他事情。

“你自己想死,能不能别带上我?”

“误会误会~下回不了!”江棹歌带有冷意的俏脸上强挤出一丝笑容,抱歉道。

“咦?”我没有接话,在看向江棹歌的时候,眼角的余光瞟到了白骨身旁的石壁,原本缠绕的藤蔓变少了一些,露出一块光滑发黑的石面,隐约有些凹凸感,可能有刻字。

“这就一普通的汉代铜镜,给你,就当我赔不是了!”江棹歌见我没有回她,以为我真生气了,将原本白骨骷髅抱着的铜镜递到我手上。

不要白不要,我接过铜镜,是一枚典型的西汉博局镜,虽然铜镜表面的锈蚀严重,但是等出去了处理一下,也能卖个二十来万。

“那就谢谢了,如果想活着出去,你千万别再乱动了,这个地方不简单!”我一边说着,一边站到石壁前,果然不出所料,石壁上竖刻着三行字,但因为经年累月的磨损,用肉眼几乎很难认出写的是什么。

“呼!”我长吐一口气,“让你见识见识唐家的切古绝活!”

切古,源于中医讲究的望闻问切里的切,中医切的是人的脉搏来判断身体健康,而唐家人切的是文物表面的字口,通过用手揣摩,辨识文物上因为磨损而斑驳不清的字迹。切古这门手艺,特别适用于青铜器和摩崖石刻这类文物,许多商代和西周的青铜器具有铭文,但是因为铜锈的缘故看不清楚,用手摸索铭文的字口,可以很快明白这些字的形状,摩崖石刻也是类似,只要表面有凹凸的文物,都可以用切古的手法来识别其表面的文字。

用手触摸着光滑的石壁,一股股寒气顺着手臂蔓延,石壁上凹刻的文字里长着许多青苔,摸过去一手的滑腻感。

“道颂”

“大道欲所求,乘风同日月。”

“沧月出海际,踏罡七星游。”

“人间自沧桑,杯酒释千愁。”

我一句一句的念出石壁上的刻字,声音在空旷的洞窟中回响,手下传来的摩擦感,让人感受到一丝金戈铁马后的坦然。这种字体是汉代行军打仗之人才使用的,用刀剑在石壁上劈斩而成,这种方法如果用来刻章,便是世人所熟知的急就章。

读罢,我凝视着身前的白骨,久久不语,内心感触万千。

汉镜、蜀锦、波斯银盒等物件,都将此人的身份指向了王平将军,只是没想到,一代名将最终这样落幕。一生征战,修真身死,大道茫茫,成仙之人又有几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