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40神品(1 / 2)

“上次与你讲道有九度之论,讲到了何处?”

“第五,大道神与四时五行相类。”

“善,那此次便接着之前所讲。”

半月后,元夕之夜,城隍神域,后殿之中。

李鱼真身居此,坐在蒲团之上,辅德王李昞则是黄冠布裘,不巾不带,一身常服打扮,高卧云床,颜貌红泽,双瞳湛然。

在祂眼中,面前不光只有青年一人,一尊神光夺目,如玉田湛湛的神女亦然低首敛躬,端肃而坐,居于李鱼背后。

都城隍微微一笑,开口道:

“六为刺喜,七为社谋,八为洋神,九为家先。此便是大道九度最初四层,也是如今天地所能容纳的最高层次的位格。”

“天地所能容纳的最高位格?”李鱼一愣,“仅仅只是刺喜吗?”

“什么叫仅仅?”李昞嗤笑道,“刺喜者,以刺击地,道神各亦自有典,以其家法,祠神来游。换句话说,此等神祇已然是要以祭祀供奉,方才能得其投下一缕目光或者降临化身的。

“哪怕是孤这等一品神道王公,也不过是刺喜地祇一流。只要能晋为大道神同级别的神祇,那便不能以凡俗王爵比之,而是同道门天仙一般,能周游万界,得唤一声真君了。”

得了李昞这位便宜老祖宗解释,李鱼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第四境刺喜地祇这一层中水究竟有多深。

按李昞所言,其实最开始,神道之中的品阶划分只是如天周之时一般,以爵位进行划分,公、侯、伯、子、男、卿、大夫、士等,某些地域特色较重的神祇还以执圭、执帛称之。

若是辅德王去往彼时,也只能称公而非王。

待到始皇帝统一六国,阴世龙庭勃发,建立仙秦浩土,册封天下神祇便都按二十等爵进行,自公士到彻侯,以人道压神道,世间再无神道王爵。

后来神汉建立,又有王爵之位诞出,逐渐恢复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再之后,世俗之中出现了九品官人法,不知道被哪个脑洞极大的修行之人学了去,并传播到神道之中,逐渐扩散开来。

自此以后,五等爵位便和九品官职并行,神道王公为一品及二品,侯级为三品,伯级为四品,子爵、男爵两级略去不提,五品以下则是位格更低的神祇所用,不在刺喜之列当中。

“若以城隍神为例,那便非常容易理解,”都城隍详细解释道,“孤之封号为‘承天鉴国司民升福辅德王’,又有‘天下都城隍’之称,若按我大唐行政区划,则可统管以邰城为中心,整个关内道范围。对于其余诸道亦有干涉权力,算是顶格王爵。

“而孤若只是二品公爵,则只能都督一区,下领数大州县,节制调度各州各县的山水神祇、城隍土地。

“以此类推,三品侯爵的权力范围为一州之地,也称作州城隍;四品伯爵只能影响一县之地,故而也叫县城隍。

“至于二品公爵,因为我朝都督之职又叫节镇,有开府之权,是以也被称为府城隍,仅在都城隍之下。

“城隍四品,一品一重天,但其实都在道有九度中第四境‘刺喜’一层中。由此可见,这刺喜地祇也不是什么猫猫狗狗都能成为的。”

李鱼一开始还在仔细听讲,后来却觉得其中既视感越来越重。

他以前虽未仔细研究过历朝历代行政区划演变,但也模糊记得,“府”这一行政单位,虽然最早出现于唐,但却是与“州”同级,直到明朝建立伊始,洪武大帝改元代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承宣布政使司下设府和直隶州,府以下有县和属州,各直隶州以下有县,如此才形成了一个省府州县四级,府凌驾于州之上的格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