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贞观逍遥王> 第一六九章 亢龙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六九章 亢龙锏(2 / 2)

杨绍延为难的点点头,

“打制倒是简单,只是一般的锏需得四尺长,锏身极重,非大力之人不可用,呵呵,这乌兹钢材料不够,恐怕只能打制三尺左右。说不定还需得往里掺杂些铜。”

杨绍延说的没错,锏这兵刃作为古代马上武器,拥有极强的破坏力,但是伴随而来的副作用就是重量太大,陈宇这副身板是肯定驾驭不住二十多斤的锏的。况且打制锏的材料一般是铜,也很少用钢的,因为钢比较脆,容易在交锋中折断,必须锻造的时候加入一些熟铁或是黄铜才行。

熟铁还好说,黄铜就难得了,大唐的铜都是青铜红铜而非黄铜,制作钱币时用的铜也是铜锡合金,华夏使用黄铜那得是宋朝后的事情了。

“无妨,做短些,某也使不动这边重的兵刃。”陈宇笑着点点头。

杨绍延脸色一松,笑道,

“那便是了,子寰只管去,明日来取便可。”

陈宇又不放心的叮嘱了几句,这锏的外观可一定得做的好看些,杨绍延拍着胸脯让他放心,达不到李二的标准但是也不会怠慢了他。

陈宇这才笑眯眯的从武器监出来,骑上了霸红尘一路优哉游哉的回到家里,家中苏忆晚和陈妍都不在,陈宇马马虎虎的吃了几口饭,天气又炎热,痛痛快快洗了个澡又吩咐小梅抬了好几块冰放在房里降温,这才勉强睡了过去。

“淦呐,老子怎么就不会发明空调呢?”半夜里陈宇被热醒,冰块早已化了个干净,骂骂咧咧的喝了口水,瞧着天色有些发白了,陈宇躺不住了,小梅见陈宇醒了,也忙起床给陈宇打水洗漱,陈宇嘟嘟囔囔的洗漱完毕后,趁着天未大亮,便出门去了长安城里。

坐在马上跑起来倒还有点风,陈宇来到承天门前,今天是来向李二告辞的,陈宇此番回京述职就算告一段落了,得回洛阳继续剿匪去了。

在门口坐了一会,等承天门一开,陈宇就冲了进去,李二的两仪殿里冰块可比家里多多了,温度也比室外低了不少,今天的李二心情不错,兑现了赏赐给陈宇的黄金,

(本章未完,请翻页)

陈宇又连忙下拜表表忠心,君臣之间其乐融融。

百两黄金不算重,陈宇拎着装满黄金的布袋散了朝,就马不停蹄的朝着武器监赶去。

“呵呵,子寰来了?来来,看看给你打制的新兵刃。”杨绍延忙领着陈宇来到打制兵刃的房间里。

陈宇也是心急如焚,急着瞧瞧传说中的锏,杨绍延的大手一挥,便有匠人捧过一柄黑油油还泛着幽蓝色光芒的锏来,周身四棱,锏长三尺,粗约一寸有余,枝节盘绕中,一条栩栩如生的三爪龙从锏头一直环绕到吞口处,显得尤为威武。

陈宇激动的拿过锏来,挥舞几下,只觉得这把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沉重,大约也就是十斤的样子,自己勉强还是能用的动的,做武官久了,陈宇的气力自然也长了不少,和三年前比起来已然是天差地别了。

陈宇感叹大唐还不错,起码还能有三爪龙用用,不像清朝,大臣是不能用龙作为装饰品的,但是唐朝无所谓,皇帝的叫五爪金龙,王公四爪,官员三爪。

“呵呵,子寰且看,此锏不单用乌兹钢打制,其中还添加了些熟铜和熟铁,此锏所到之处,铁甲可破,兵刃可断!”杨绍延得意洋洋的介绍着。

锏是钝器,全靠使用者的力量驱使,只要运用的好,隔着头盔都能砸出个脑震荡来。

“嘿嘿嘿,如此就多谢监正了。打制此锏的匠人们也辛苦了,小小意思,不成敬意。”陈宇从袖子里又掏出一小块金饼来,递给杨绍延。

杨绍延自然懂得这个道理,喜笑颜开的把匠人们叫来,手里举着金饼,意思就是金饼太小了,我给你们换成铜钱分发下去,众声欢呼之中,陈宇兀自还在打量着手中的兵刃。

“子寰瞧着甚至喜欢这兵刃啊?”杨绍延好奇的问道。

“那是自然,某还打算给它起个名字呢!”陈宇理直气壮的说道。

“哦?呵呵,传说马孟起之虎头湛金枪,赵子龙的龙胆亮银枪名震天下,子寰此锏,打算起个什么名字啊?”杨绍延看着中二的陈宇问道。

“亢龙锏!”陈宇得意的甩甩头,手中的锏挥舞几下,破空之声顿起,发出呜呜的声音。

“亢龙锏?唔,好名字!呵呵,子寰不愧为我大唐诗文第一,便是取名,也取的这般威武!”杨绍延哪里管你叫什么名字,只是随口吹捧罢了。

男人至死是少年,杨绍延是不能理解中二病晚期的陈宇对于手中亢龙锏的喜爱之情的。

亢龙锏打造完毕了,现在问题来了,陈宇不知道这锏是如何挂到身上的!马背上有得胜钩,一般短兵器会挂在那儿,方便武将随手抽出使用,但是亢龙锏只有三尺,就算加上握柄也只有三尺出头,锏又没有剑鞘刀鞘,根本无法固定在腰间。

最后陈宇不得不红着老脸去问杨绍延,谁知杨绍延一脸懵逼的样子,招来两个工匠,随手就给陈宇挂在腰后了。

大唐使用的方式,后世称为四点固定法,以方便武将把横刀或腰刀挂在身后,但是普遍的武将不会使用这个方法,都是挂在腰间用手抵着吞口,以便随时出鞘罢了。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