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贞观逍遥王> 第七十七章 李恪回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七章 李恪回京(2 / 2)

李二对自己的三儿子一向是很满意的,点点头示意道,

“恪儿你且说说,此去江南道,那陈宇可有私调府兵,蓄意挑起两国争端之事啊?”

李恪忙正色道,

“陛下容禀,儿前往吴江县时,恰逢苏禄人率一千五百余人袭扰我吴淞口,伤我大唐百姓,吴江县令陈宇亲率府兵出城抵抗,虽不能敌但仍力战不退!儿见陈宇不敌,令玄甲军参战,玄甲军果真为我大唐第一精锐,片刻便杀敌过千!苏禄匪首仓皇出逃,全仗大唐军威,使我百姓免受苏禄人荼毒!”李恪的话说的让李二很是受用,这会儿听的笑眯眯的。

“恪儿啊,那依你所说,陈卿并没有私调府兵?”李二继续问道。

“儿不敢说谎,阿耶可问李少卿,周州牧与郑别驾,还有那二百玄甲军,人人俱可为证!那苏禄人的确三番五次的袭扰我大唐国境,还当众无故殴打我大唐百姓致人死亡,吴江县百姓也可为证!”李恪信誓旦旦的说着。

李德謇一听,也忙出列道,

“陛下,吴王殿下句句属实,臣也亲眼所见那苏禄人口出狂言,甚至扬言要我大唐赔款一百万贯,割让吴淞口,实是狼子野心!”

李二是当皇帝的,最听不得的就是别人家觊觎自己的土地和钱财,当庭大怒,

“苏禄国是个什么东西!居然要朕割让土地?那朕与那陈叔宝有何分别?这些海外蛮夷居然如此猖狂,朕该找个时候灭了他们才是!”

李恪忙又说道,

“陛下息怒,儿还有一喜事禀报。”

李二稍稍缓了缓,对着李恪说道,

“恪儿说的可是那亩产三十石的红薯?”

“儿所说的的确是红薯之事,此事由儿与李少卿,周州牧和郑别驾也在现场,所有官兵皆亲眼所见,一亩地里三十石的产量,是儿与陈宇亲手计算得出,这陈宇还教授了儿一套新式的计算方法,快捷简便,比我大唐之前的数字不知快了多少。”

这话一出,孔颖达先憋不住了,他研究陈宇给的算盘多时了,忙拱手向李恪道,

“吴王殿下所说的数字,可能用在算盘之上?”

“是,待散朝后,我自当向孔博士介绍这数字之用,且子寰所制之数字,取名为贞观数字,彰显我大唐贞观之治!”李恪特意偷偷的看了一眼李二。

李二一听,哦豁,贞观数字,这陈宇可以,人还在江南呢,就给自己拍了个马屁,当下心里暖暖的,表情也变得和蔼了许多,

“恪儿可有把这红薯带回来啊?”

李恪忙回道,

“儿命玄甲军看管着这些红薯,如今正存放在承天门口,阿耶可亲自下令让人抬进来。”李恪很明白,自己统领玄甲军的使命到此结束了,赶紧把指挥权交给自己老爹。

“来人,拿一些红薯过来,也让诸位爱卿瞧瞧。”李二满意的挥挥手。立刻就有太监出去传话了。

少顷,便有两个太监抬着个扁担进了两仪殿,一筐红薯便出现在众人面前。

“此物便是那红薯了?”魏征第一个冲到扁担前凑近了说道。

“正是红薯,魏公可拿起来瞧瞧,此物不但能填饱肚子,更是鲜甜可口。”李恪说的很得意。

这会儿连李世民也站了起来,走下来和群臣一人拿起一个红薯仔细端详着。

“此物如何种植啊?”魏征最关心这些民生问题。

“此物一年四季皆可种植,但春季种植最佳,亩产也最高,且此物耐旱喜温,适合关中种植,把这一个红薯切成均匀大小的五片,以果实为种,四个月便能收获。”李恪把陈宇告诉他的方法老老实实的说出来。

“好,哈哈哈哈,有了此物,我大唐再无饿殍,老臣愿为陈县男请功!请陛下封赏!”魏征有些手舞足蹈了。

一旁的崔氏族人包括崔杰儒崔杰仁这些官员,以及郑氏的官员,都是闭口不言,他们不敢在这当儿口出言反驳,毕竟李恪李德謇都信誓旦旦的说这东西亩产三十石,当场质疑的话搞不好弄巧成拙。

李二到底是皇帝,他眼珠转了转,当即开口道,

“蓝田县男陈宇,进献红薯有功,但陈卿远在江南道任上,着令红翎信使前往江南道宣旨,宣陈卿即日启程回京述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