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都市言情>重生秩序判官> 第三百二十六章 鬼节的由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二十六章 鬼节的由来(1 / 2)

自己在从濠江离开的时候说自己接下来要处理一些比较私人的事情,让青灵安排无影他们,自己消失的时间长短也不知道。

余生一个人偷偷回到了泗水。

来到了城西的生态公园,也就是之前在泗水的时候发现的一座古墓。

余生也是想来想去才找到一个应该不太会被人发现的地方。

一来这个地方不太会被人发现,本来就很隐蔽。

二来这个地方阴气重,也比较利于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要不是上次文儿提了一句,徐一差点就把今年特殊的鬼节给忘了。

鬼节就是俗称的中元节,有些地方也叫盂兰盆节是每年的七月十四也有的地方是七月十五,但是在阴间从七月半过后的十天都叫鬼节,鬼节一到鬼门大开,一年一度的鬼节会把所有的安守本分的阴间居民放置阳间,与家人团聚,一年一度,所以这个时候没有亲人思念的祖人很多都会回到所牵挂的人身边,化成各种各样的阴气之物,比如飞蛾、蝴蝶、蜘蛛、蛇或者蚯蚓等阴气比较重的蛇虫鼠蚁之类的阴虫,来借此接近家人,阳间也会烧香祭祀,一些元宝蜡烛也会通过这一天的阴间冥火穿过敞开的酆都城门捎给写着生辰八字的家人。在《易经》中,“七”是一个变化的数字,是复生之数。《易经》:“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七是阳数、天数,天地之间的阳气绝灭之后,经过七天可以复生,这是天地运行之道,阴阳消长循环之理,民间选择在七月十四祭祖也与“七”这复生数有关。依照佛教的说法,农历七月十五日这天,是僧徒功德圆满的日子。

在永川省,泗水这一片的居民到了中元节俗以中元祭祖烧袱纸。即将纸钱一叠、封成小封,上面写着收受人的称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数,化帛者的姓名及时间。俗传七月十五鬼门关闭,各家都要“施孤送孩”。成都一带人们用纸扎“花盘”,上放纸钱及供果,端在手上,在屋内边走边念:“至亲好友,左邻右舍,原先住户,还舍不得回去的亡魂,一切孤魂野鬼,都请上花盘,送你们回去罗!”说完后端到屋外焚化。

每个地方都不一样,比如在华南地区七月十四有祭祀的传统,这一天无论贫富都要备下酒菜、香烛和纸钱祭奠先人,以示对先人的怀念。称为“七月十四”。旧时居民们于节日前上冥店买来金银纸衣即各种色纸,俗以为可制冥衣、溪银也就是冥币、元宝等冥具,盛于纸袋中,加封,俗称“包袱”,择日于午后配上牲醴、果品拜祭祖先,拜毕焚化冥具包袱,俗称“烧衣”。入夜以后,又以各种冥具及水饭、酒菜、香纸等祭于门前,施以无主之鬼魂。祭毕燃冥具,将祭品酒饭留在门外不收回,俗称“烧幽”。濠江地区永川、金甲中元习俗与华南地区也是大同小异。

现在是阳历到阴历七月还有一段时间,但是在去年发生在泗水等地的大事件让去年原本要大开的鬼门放在了今年,所以说今年最为特殊,冤魂会超出以往很多,在加上阳间烧到阴间的冥包需要由徐一的业火点燃酆都城的业火灯才能开启,以往徐一都会留下火束,但是今年域外 阴 司中途搞鬼,徐一收了起来,所以这次还是要回去一趟,徐一不太喜欢麻烦,也不喜欢给别人带来麻烦,特别是不要在这个重要的节骨眼上给那个老头子找麻烦。

“出灵”

余生关上那块写着青冢两个字的巨石,盘腿嘴里念了一句。

徐一环顾四周,在余生尸体的周围画了一个圈,以防止尸体被啃食。

“听十方”

徐一的脚下升腾气一片黑云。

沿着金甲直达鸣妄城,借道从这里回到酆都。

徐一这次回来并没有隐藏行踪,前脚刚回到府邸,后脚四大判官就到了。

“大人您回来了”杨老端着茶就小步走了过来。

“我这段时间不再有没有发生什么事情”

徐一用杯盖拂去茶末,入口只能感觉到一股温热的液体顺着食道流淌,没有其它的感觉,伸手把茶杯放了下来。

“大人,您回来了”

客厅里面慢慢的浮现一个人影,真是做事雷厉风行的崔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