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都市言情>敛财人生之重启> 客从何来(87)三合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客从何来(87)三合一(1 / 2)

客从何来(87)

“我没干什么?”宝昌睁着澄澈的眼睛,这一刻特别像是现在的桐桐。只要这么看人,就叫人觉得呆萌呆萌的。那表情,恨不能告诉你,我此刻的话即是真理,真的不能再真的那种。

林雨桐呵了一声,“那你就是准备干点什么,估摸着你爹不能答应。”

果然,下一刻他就嬉皮笑脸,“我请了几个朋友,晚上上咱们家聚聚。”

屁大的孩子,晚上聚聚?

你们聚个什么劲儿呀?!

“哎呦!就是话,也没别的。”他就差赌咒发誓了,“都约好了!”

你聚聚,人家家里爹娘能放心吗?

这子信誓旦旦的,“没外人,起来都是咱们自家人。何家我表哥……”

是何二郎和金大妮的长子。

嗯!这个可以有。这个孩子一半的时间都在金家,府里有他的院子,那两口子是个心大的,上大马路上睡去都不管。野生野长的孩子很糙,搁在哪里都行。

“戚家我表哥……”

嵇康伯家的长子,母亲是林家二姑奶奶,跟林雨桐堂姐妹,这也是表亲,很实在的表亲。两家走的也亲近,很可以的。

“再就是书院里的同窗,我们跟先生请过假了,先生允了的。再叫上我大哥和几个弟弟,没别人。”

的好像也不是什么大事,“那你想在哪儿待客呀?”

“在郡主府呀!”

郡主府在金家的隔壁,林雨桐和四爷一直没搬过去。住在这边一家子并没有那么些个七事八事的,一直相处和睦。郡主府就是平时来客人需要正式接待的时候林雨桐才过去,平时就在金家住着呢。当然了,那边也是什么都有,地方也宽敞。想在那边待客,就是不想在这边被打搅的意思吧。

成吧!这子别硬拦着。你要不让在隔壁待客,他不定就给你钻哪里不回来了,找人还得费劲。那就不如放在眼皮子下面。

林雨桐特别好脾气,“我亲自下厨,给你们做几个好菜?”

“不敢劳动娘,儿子都安排好了。”着,直接就窜了。跳起来蹬在墙上,轻轻借力,然后一跃,翻过墙头,“儿子回来还没有给老太太和祖母请安……”

这一嗓子吆喝,家里顿时就喧闹起来了。

大房的宝贵和宝珍,三房的宝禄和宝月,就是自家正在睡着的宝珠,也被吵起来了,“二哥,二哥……”

宝昌行二,上面比他大的是大房的宝贵,下面比他的先是三房的宝禄,然后才是自家的宝隆。

二房至今没有儿子,只一个女儿名唤宝华。跟大房的宝珍一般大,只月份了一些,两人比宝昌却个一岁。三房也得了一个闺女,跟宝珠两人,一个是头年的年底,一个来年的年初,姐俩差了一个月,却两个年头。

家里的孩子一多,年岁相差不大的时候,就喧闹。一窝蜂的往出一跑,大人就跟着操心。整个府邸就活了起来,孩子跑大人叫的。

这不,林雨桐才把剪刀放下,宝珠自己从里面跑出来了。五岁还是胖墩一个,这会子两个揪揪睡的一边高一边低,睡眼惺忪的就往外跑,“娘,找二哥……”

“梳了头再去!”

“哦!”可乖巧的应着,然后抬手扒拉头发,把高的整的更高,低的整的更低了,刺溜刺溜的就往出跑。

儿孙满堂当然是好了,可这孙子孙女一窝蜂的涌进来,周氏头疼。

宝贵跑进来一脸的汗,别问都知道,之前在家描红呢。这孩子不爱写字,一看书就头疼,王氏却非逼着孩子去学,就怕学的一身蛮力最后还得去边关。望子成龙圈着孩子背书写字的。这孩子一有机会就窜,周氏也心疼,“那今儿在祖母这里吃饭,吃了饭晚上再回去。”

“回去不回去都行!”这孩子憨憨一笑,“我爱陪祖母。”

不见得!

但能留下孙子一块睡也是好的,她特热情,“宝昌今晚也跟祖母睡?”

“孙儿今晚待客,想请大哥和三弟四弟帮我陪客,改,改孙儿来陪祖母。”

一本正经的,还待客陪客?周氏被逗的就笑,“叫人给你们买些果子回来?”

好啊好啊!

几个子嘀嘀咕咕,转眼跑远了。只留下两个孙女,想跟着去人家不带。这边俩丫头还没打发呢,门口又进来一个迈门槛吃力的。哼哧哼哧进来,那头发乱七八糟的,这也就是长的好看,要不然真跟街上的叫花子似得。这都什么呀!

“你娘也不管你。”周氏给拉过去来梳头,人家还不乐意,“找哥哥!”

不找!

“他们是子,他们玩他们的。你们是姑娘,你们玩你们的。”周氏给孙女们拾掇利索了,才放出去,“祖母给你们留了松仁糖,一会子都回来。”

宝珍和宝月拉着宝珠往外面去,周氏也没管。

结果四爷回来就见自家胖丫头猴在树杈上,不知道坐在上面看啥呢。见他回来了还一脸兴奋,“爹爹——”

“下来!”四爷站在树下,“下来,爹爹接着你!”

好啊!

压根不知道什么叫害怕,手一松,直接就从上面跳下来了。跟着的随从吓的心都要出来了,接住是接住了,可这么玩谁受的了呀。

人家孩子不害怕呀,可高兴了,“还玩!爹爹,我还能上去跳!”

再跳就要人命了!

“谁教你爬树的?”便是金宝昌也不能这么没谱呀,没大人看着怎么办。

两个侄女在边上你一言我一语的。

“四婶爬树……早前,我们都看见了。”

“我没学会!”

“我也没学会!”

“妹妹学会了,摔了两回就会了,再没摔过!”

四爷:“……”那这孩子可算是赋异禀了。不过跟孩子不能这么,“你们四婶不对,她不该爬树,四叔回去就她,你们不能学。”

四爷把孩子带着,一个一个先给送回去了,然后才抱着自家这个回家。路上还在想,桐桐啥时候爬树了?爬树干啥?

“我爬树?”啥时候的事?哦哦哦!想起来,“不是鸟窝被风吹落下来了,窝里还有鸟,我给放回去固定好了。”就那一回,怎么还给看见了。看见了还给学会了!丫头挺能耐呀!

宝珠只露着米牙扬着头笑,一副求表扬的样子。

林雨桐摸了摸她的头,还是夸了一句:“聪明!”

宝珠瞬间就傲娇了,“我不比二姐差吧?”

二姐的是二房的宝华。当年老二去了凉州之后一年,周氏还是想法子,把楚氏送去了。没送了老二的家眷,而是以打发楚氏去探亲的借口,去了周家。周家那边是娘舅家,庶子也得认舅舅的吧。外甥媳妇去瞧瞧舅舅舅母,这总归没错吧。当舅母的想把外甥媳妇留在身边多住些日子,也没问题吧?别住三五个月半年了,就是三年五年,只要没人管,靠着周家买个院子,就能常住。这也是为了叫两口团聚的。结果去了三个月,发现有两个月的身孕了,就回来了。原因呢,就是受不了凉州的苦寒。那边还是荒凉,要什么没什么。这各个大营安排家眷,安排的都不算远。这不远就意味着距离城镇有些距离。反正买什么都不大方便。三五有个货郎,或是谁出去的时候顺便带点啥回来,楚氏住了三个月,实在是受不了了。刚巧也有孕了,就直接回来了。

回来之后就剩下个女儿月华。而后夫妻关系好似就再没好过!老二每年也回来两三次,这几年更是步步高升,可回来基本不回后院去。楚氏也知道是为啥的,不敢言语。却把唯一的女儿当成寄托。

家里光是请各种师傅,就请了五位。教导规矩的教养嬷嬷一位,针织女红一位,学文兼顾书和画一位,学舞一位,学乐一位。孩子的时间排的满满当当,但效果很明显。走出来跟家里粗养的几个姑娘明显不同。

谁见了都要夸一句淑女。

林雨桐给这丫头把手洗了,心里还诧异:“谁你比你二姐差了?”家里各房并没有发现孩子攀比的苗头,也没什么可攀比的。二房三房是庶子,将来当家怎么轮也轮不到他们。大房和四房是嫡子,可自家这几个孩子最不济最后也有爵位,跟家里更不搭嘎。各房过各房的日子谁不挂累谁,没有利益冲突在里面,日子又都不错,这自然就没有冲突点了。怎么还有谁差不差的话。

这么一问,宝珠不高兴,“二伯娘不叫二姐跟我学,是她跟我不一样。”

我哪里不好了?好不开森!

这样呀!她跟你是不一样,你能随心所欲,人家不能。楚氏这么教闺女,并不算错了。人家也没你什么。

“吃饭!”林雨桐给孩子把袖子放下,由着她自己上她的座位。

四爷过去洗手,朝外看了看,“那两大的呢?”

“别等了,一准不回来吃了。”林雨桐过去盛饭,简单的了孩子的事,就问,“朝上又吵起来了?”

嗯!

林雨桐就笑,四爷确实是坏的很。这些年,把庙学乾部的人都给用狠了,别的事都不干,就奔着水利工程去。这玩意别管哪一朝谁当政,这都是利在千秋的功业。好处就摆在这里,你们自己你们干不干?

对方能拒绝吗?

你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方拒绝不了呀!再了,权衡利弊的是高层,对于那么多庙学的出身的精英来,当一条能使用的千年的水渠跟你的名字挂钩名传青史的时候,你能那么淡定吗?

四爷相当于给定了一个标准,什么是神?站在高处云山雾罩的就是神吗?不是!只有那种历经千年岁月,依然有人记得你的人,那才是神。在现世,以此来赚钱养家,以此来彰显价值,百年千年后,还能恩泽万千。哪里还有比这更好的事?

于是他这个自封的‘水利部||长’,这些年那是炙手可热。

大汉国境内的每一条河流,它的走向,它的蓄水量。哪些是可以修水库,可调节水量的,哪里是可以引流,平衡区域的用水灌溉的。工程量大呀,最开始效果不明显。可五六年之后,一些区域就明显感觉到水利带来的便利了。七八年之后,很多大区域至少旱涝灾害带来的影响了。因此受益的百姓何止千万?

这也成了孙安平最重要的一项政绩。

而带来这项政绩的实际操作者全是庙学出身。因此,他对庙学格外尊重,你们要推广新学,那就推广;你们窑子不好,那就取缔,至于暗处的,反正咱们在查,有举报官府就查。你们纳妾不好,我也觉得不好。你看看我,我就一个皇后,我也没纳妃。我把权利下放给你们,你们怎么办就怎么办?

他坐在上面冷眼旁观,总的来,下层的百姓是敬庙的,可上层的官吏却更厌恶他们。渐渐的,没有党争太过明显的苗头,倒是朝廷官员跟庙学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

可谢流云怪不到孙安平身上。哪怕知道孙安平不安好心,可庙学坤部不能什么都不干吧。

这几年,乾部和坤部属于井水不犯河水,但却已然有分道扬镳这一层意思。不是谁搅和的,就是两边吧,各自的理念不一样了。乾部现在务实,坤部一直在做思想意识上的事,尤其是为女人争取权利。

乾部除了水利,还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医药、工匠。

医药是蒋十五的事,但他就是个总揽,人家个个医者都是自由的。或是给人治病,或是弄了什么药了,收益都是人家大夫的。这些大夫慢慢的也越来越像是传统的大夫了,会自己收徒弟,自己开医馆药房等等。

至于工匠这些,嵇康伯管着呢。但事关军中的兵械,都不在此列。这属于陛下亲管的一部分。

林雨权和孙重山,两人一直在御前。一个外孙,一个嗣孙,轻重上其实不分伯仲的。也因此,朝廷一直维系着一种微妙的平衡。

如今呢,十年期到了。四爷当初承诺的,已经发酵开了。水利工程推进到一定时候,西北部广大的区域,只要能灌溉,这也是产粮区呀。不别的,至少养兵的粮食是能够产出的。而设计出的几套调水水利方案,都避不开一个地方——星宇城!

水利枢纽得从这里过,这是牵扯到西北数省往后千百年的大事,谁不答应?站出来!

今儿在朝堂上叫嚷的最厉害的,不是别人,正是庙学乾部的人。

谢流云长叹一声,看向垂手站在下面的范学监,“你年岁也不了,坐下吧,不要这副样子。”

“先生,是我失了警惕性。”范学监脸上带着几分懊恼之色,“没想到对方布局成十年,只为今日。如今,只怕挡是挡不住的。”

谢流云深深的看了谢流云一眼,而后笑了,“你……你是当真失了警惕,还是……”

范学监抬起头来,跟她对视一眼,良久才道:“先生,我是觉得金嗣冶的有些话是对的。百姓交口称赞,千百年之后依旧被人铭记的才是神。如果做成了,这才是庙学存于世间的根本。若是娘娘真为了庙学的千百年大计,反对——才是不明智的。”

谢流云深吸一口气,我的单纯是这个事吗?“你在跟我装糊涂。”

范学监咬牙没话。

谢流云叹气:“你啊,在长安十年,你是彻底的变了。”

范学监露出几分复杂之色来,“学生不敢!其实,朝廷会坚持到什么份上,学生不知。而学生担忧的是,如今乾部的态度反倒比朝廷更坚决。”

比朝廷更坚决?这是见鬼的话!没有宫里的引导,如何会走到如今这一步。

范学监低声道:“您也了,是朝廷的引导。朝廷这些年也只是引导,只是以各种借口停摆了星宇城,但却从未正面反对过。为何?因为朝廷知道庙学的根基深厚。这是实在拿庙学没法子了,才出了这样的招数。只要朝廷不主动提,就还有回旋的余地,关键在于咱们内部。先生,当年庙学……在太|祖和母娘娘手里,本就分成两股。这些年看似一体,其实从当年,乾部就在支持太||祖,母娘娘所坚持的从未曾得到乾部的认可。只是那些年,财权全在老王妃手中,对方是不得不低头附和。而今,乾部在这些方面早已经不依赖坤部了。反倒是朝廷,给了对方足够的发展契机,已然成为朝廷肯定的另外一个体系。新学与科举同存互补,再有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乾部便成为不可替代的一部分,与科举并重。先生,这些是咱们所不能给乾部的。”

到底,归结为两个字——利益!

谢流云疲惫的闭上眼睛,她是得了信儿就过来,今儿才赶到长安的。人疲乏了,精神也疲乏了。

范学监叹气,谁能想到,今儿这长安城中,一辆平平无奇的马车里坐着的是这位从大燕朝到大汉朝都颇有传奇性的女子。曾经意气风发的谢流云早已没有当日的风采,便是十多年前再度出现时那满是故事闪着银光的白发,也不再有当时的光泽。她叹了一声,想起当年站在观星台上,出言废帝,出言为下择主的坚定的身影,不知道怎么的,突的,鼻子就是一酸,声音也轻柔了起来,“先生,您先歇着。我先去见见孙雀儿,听她怎么。”

“不用了。”谢流云轻笑一声,“她的消息比你灵通,等着吧,她许是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这边话才落下,吴六娘就在外面禀报,“老娘娘,范先生,公主的车架进了后门了,人已经来了。”

果然!

当年离开,谁也没想到一别经年。

“先生,别来无恙。”孙氏执弟子礼,规矩异常。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