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轻小说>摸金笔谈> 设定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设定2(2 / 2)

《南斗六星注生棺》

“北斗注死,南斗注生”

“古代人们一直认为“南斗六星,主天子寿命,也主宰相爵禄之位。”

“而神话中也有“北斗主死,南斗主生”的说法,在道教中的南斗六星君就是司命主寿:第一天府宫,为司命星君;第二天相宫,为司禄星君;第三天梁宫,为延寿星君;第四天同宫,为益算星君;第五天枢宫,为度厄星君;第六天机宫,为上生星君。”

“从以上六星职司也可看出南斗格星都主人的延寿解厄,富贵官禄。其中第三星天机为尽善尽美之星,是智慧与益寿之宿,应此星的人聪明绝顶,才华无双。而七杀直接掌握生死,应此星的人数中可为大将,司命权柄,但早年注定历尽艰辛,须得贵人护佑才行,是南斗六星中唯一有些凶险的星辰。”

《陶鼎》

根据现在已知的各种文物来看,陶鼎很多,但是有动物形状的陶鼎很少见,只有当初出土陶鹰鼎是有动物身姿的陶鼎。

而陶鼎由新石器时期出现的炊器,用于煮食物,一般为夹砂陶。

器形大多为圆形,深腹,圜底或平底,有圆柱形或扁片形三足。

有的有双耳,带盖。最早见于河南新郑裴李岗和河北武安磁山遗址。商周青铜鼎成为礼制重器,陶鼎地位随之提高,也有礼制意义。战国至汉代出现铅釉陶鼎和彩绘陶鼎,多作随葬明器。汉代以后消失。

陶鹰鼎由泥质黑陶制成,造型生动逼真。从鼎的正面欣赏,恰似一只活灵话现的猫头鹰,位于头部正前方的两眼圆睁,炯炯有神。

嘴部弯曲成锐利的钩状,其神态似在等待时机捕捉食物。

鹰体呈圆形,肌肉丰满,健壮有力。它收起双翼站立着,双足与尾部着地,造型简洁有力,充满了浑厚的体积感,整个鹰的身体有一种向外扩张的内在力量,无论从哪个角度观赏,都能感到慑人的威猛气势。

《请仙符的规矩》

首先我们三个从背包里拿出请仙符,虽然内心十分激动,但也不能坏了规矩,世间七十二行,行行都有自己的规矩,我们也不例外。

祖辈训诫:“凡下墓者,必以请仙符贴与仙棺,若符落,则分文不取,秋毫不犯。若符燃,自求多福!”

我们三个将请仙符贴在黑棺上按照祖辈传下来的口诀等待结果。

“请仙符,请仙棺,仙棺内蕴鬼尸仙,今日若得金珠去,必不二顾罗堂前!”

念完口诀,贴完请仙符,我们在一边静待结果的出现。没一会,请仙符就脱落在地,我们三个傻了眼,没有想到会这样,在我们看来,请仙符贴在棺盖上,那肯定不会脱落才对,结果却是让我们大失所望。

我们三个商量了一下,最终我们三人都认为可能是贴的位置不对,于是我们又贴在棺侧,棺侧掉。贴在棺底,棺底掉。

一看这情形,我们明白了这是棺内这主人家不想我们动他的棺材,我们三个也是不服气,好不容易碰到一个活生生的棺材摆在眼前,这要是不开棺瞅瞅,这一趟不白来了吗。就算我们不取宝,看看长长见识也是好的。

早在来之前,我就猜到请仙符不会那么顺利的贴在棺材上,不是因为未卜先知,而是想想也知道没有粘性的请仙符如何能贴在光滑的棺椁上,虽然儿时祖父他们说过请仙符之所以能贴在棺材上是因为棺内的阴气和请仙符上的炽阳之物异性相吸导致的结果。

如果棺材里的主人家允许自己取宝,那么请仙符就会牢牢贴在棺椁上,如果不同意,那么请仙符就会从棺椁上脱落,如果碰到凶狠的主,请仙符就会自燃成灰。

据祖父所说,这是我们第一代先祖自下墓定下的规矩,一条活人与死人之间的规矩,从古到今,我们这一脉一直遵守这个约定,哪怕是跳脱身为族中异类的祖父也不敢违背这个约定

《五神棺设定》

天、地、人、神、鬼五神棺:

“天棺”无可寻,“神棺”无可觅,“鬼棺”不可见!

五神棺只有“地棺”和“人棺”在一些大墓中发现过蛛丝马迹,但真正见到的人也是凤毛麟角,寥寥无几,寥若星辰!

别说五神棺了,就连沉香木,水沉木,檀香木制作的棺材也不是常见,大部分的棺材都是由柏木、松木、楠木、柳木、桐木。亦有以铜、石等制造的棺材。

除了五神棺外,还有两种妖邪诡异的棺材,他们被行内的前辈们是称作“妖棺”和“魔棺”的两邪棺。这两种棺材没有前辈能够形容出他的样子来,因为见过这两种棺材的前辈都死了,没有一个幸免于难。

哪怕是五神棺中“鬼棺”也还有前辈高人活下来过,我的祖父据说当初在莽山墓里就遇到过“鬼棺”。

我走到王五身边,看着眼前的两个符号发呆,“天棺”啊,那是和“鬼棺”同级别的存在,是比“鬼棺”还是神秘的棺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