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轻小说>摸金笔谈> 第十八章:玄武印,鲛人炷(4200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八章:玄武印,鲛人炷(4200字)(2 / 2)

李四扭头对我们说:“这六具鲛人叫黑鳞鲛人,也即传说中的“美人鱼”,世界上已经有很多人发现人鱼的尸骨了,美国海军还曾捉到过一条活的,据说海中鲛人的油膏,不仅燃点很低,而且只要一滴便可以燃烧数月不灭,古时贵族墓中常有以其油脂作为万年灯,东海鲛人其性最淫,口顖嗜血,都聚居于海中一座死珊瑚形成的岛屿下,那岛下珊瑚洞,洞穴纵横交错,深不可知,那里就是人鱼的老巢,它们在附近海域放出声色,吸引过往海船客商,遇害者全被吃得骨头也剩不下,有人捉到活的黑鳞鲛人,将其宰杀晾干,灌入它的油膏,制成长生烛,价值 金珠三千。但这种直接以鲛人尸体做烛的我还真是头一次见到,真是一件怪事!”说完李四扭头看向我,我知道他这是在考验我的历史学识。

我回想了一下关于鲛人的古籍记载,酝酿了一下说:“鲛人,又名 泉客。是中国古代 神话传说中鱼尾人身的 神秘生物。与西方神话中的 美人鱼相似。早在干宝的《搜神记》中就有记载:“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 鲛人生活在中国的南海之外,善于纺织,可以制出入水不湿的龙绡,且滴泪成珠。”

“鲛人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外国的书籍中都有记载,据说它们的油燃点极低,且一滴就可以燃烧数日不灭。传说秦始皇陵中就有用鲛人油制作的长明灯。 鲛人与美人鱼不尽相同,西方的美人鱼是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生活在大海中半人半鱼的美丽生物,它们基本全部为雌性,善于唱歌,且歌声优美动听,可以摄人魂魄,并以它们的歌声来蛊惑过往的船只上的水手,使他们触礁而亡,是一种致命的诱惑。”

“鲛人,鱼尾人身,谓人鱼之灵异者。中国古代 典籍中记载的鲛人与西方神话中的 人鱼不同,他们生产的鲛绡,入水不湿,他们哭泣的时候,眼泪会化为 珍珠。鲛人的油,一旦燃烧将万年不熄。”

“晋干宝所著《搜神记》卷十二中说:“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此说《博物志》、《述异记》并载之而文小异。

“《述异记》卷上且云:“蛟人即泉先也,又名泉客。南海出蛟绡纱,泉先潜织,一名龙纱,其价百余金。以为入水不濡。南海有龙绡宫,泉先织绡之处,绡有白之如霜者。”又《太平御览》卷八三引《博物志》亦云:“鲛人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绢。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

“《博物志》也有记载:“南海水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

我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继续说到:“在中国最古的食谱...咳咳...博物志《山海经:海内南经》当中如此记载着:“伯虑国、离耳国、雕题国、北朐国,皆郁水南。注:离耳,锼离其耳分令下垂以为饰,即儋耳也,在朱崖海渚中;雕题,黥涅其面,画体为鳞采,即鲛人也。”其中的鲛人外表是人头鱼身,长着四只脚的鱼,后来传到了日本,成为人鱼最原始的形象。山海经里还有些描述看起来像是形容山椒鱼、大鲵(娃娃鱼)、 鳗鱼、 鲶鱼之类的水中生物,长得像人形,全身披覆着鳞片,感觉上比较接近人和动物的混合体。在搜神记与博物志里有记载南海鲛人”

“就连一向以严谨著称的史学家太史公司马迁都有关于鲛人的记载。在太史公司马迁所着之《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中,有关于“人鱼”的记载,其中提到:“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想了想,我确定将脑海中还记得的关于鲛人的古籍记载都说了一遍,仔细想想确认自己记得的鲛人的传说都讲了出来,我扭头看向他们五个。却看到他们五个都处于懵逼的状态,就连我以为让我说关于鲛人学识的李四都是一脸茫然。

看着带愣的五人,我在他们眼前挥了挥手,将他思绪拉回现实。

他们五个直愣愣的看着我,就当我以为我的脸上有花时,他们五个开口了。

“牛逼!!!”

“厉害!!!”

“旭哥你太叼了你知道吗?”

我看着李四:“前辈,怎么样,我说的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吧?”

李四茫然的看着我:“这关我什么事啊?”

“啊”我吃惊的看着李四。

“不是前辈你让我说的吗?”

李四一脸疑惑:“我什么让你说了?”

我好奇的看着他:“不是你刚才使眼色看了我一眼让我说的的吗?”

李四一脸复杂的看着我:“我那是告诉你,我们可以开棺了,谁知道你整了这么一出。”

“卧槽!”我大呼一声, 我顿时感觉有一群草泥马在奔腾,乌鸦在天上飞。此时尴尬的我只想在地上用脚指头扣出一座三层别墅,这波草率了,是我自作多情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