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轻小说>摸金笔谈> 引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引子(2 / 2)

民国时期的大军阀孙殿英想挖开清东陵充当军饷,动用大批军队和炸药,连挖带炸用了好几天天才最终得手,清东陵坚固程度可想而知。他当时若是寻的以摸金寻龙为主的奇人异士,想必时间会大大缩短。

但盗墓这个行当向来是早归野发,要不怎么会有“鸡鸣灯灭不摸金”的说法。而像孙殿英这样明目张胆的盗撅墓葬,估计没有人会响应他。

盗墓贼的开学第一课就是想办法千方百计的破解这些机关,进入墓中探宝。随着时代发展,盗墓贼与墓主人斗智斗勇,墓主人的防盗手法也是日渐增多,这时候就需要盗墓贼随机应变,最新才能获得财宝。

比起古代,现代比如何挖开古墓更困难的是怎么寻找古墓,随着世事变迁,沧海桑田。当初的地标墓碑石碑之类的标志物大多已经损毁消失。就算是地面上还存有封土堆和石碑之类明显建筑的大墓葬群,也早就被古往今来的盗墓贼盗掘得差不多了。

这时候想要找到那些常年深藏于地下,地上标识不显,终日不见阳光的墓葬,那就需要一定的技术手段和特殊工具了。

其中大多数没有技术含量的盗墓贼就是用铁钎、竹钉,钻地龙,探阴爪,黑折子等工具进行盗撅。近代自有洛阳铲发明后,他们先是用洛阳铲掏出一个圆柱深洞,通过辨识土色,闻土气来观察地下是否存在古墓。而真正的高手则不尽然,他们通过寻找当代古代文献中的线索,通过询问当地还存活的老人口中秘闻寻找古墓所在。

其中还有极少数的一些人掌握风水堪舆,摸金寻龙,分金定穴的手段,上对应周天星斗,下对应山川河海的地脉之象,两者结合找到他们的交汇之处,大致就是墓葬所在地点。

我祖上皆是风水师,风水堪舆那是家常便饭,当时找我家先祖选择一出风水佳穴的人那是踏破了门槛,我家先祖除了收取一定酬金外,还要求要一些古代的风水秘术方面的书籍。

但有的人他没有风水方面书籍怎么办呢,他们想到用盗墓的分金定穴之术替代是不是可行,祖先一看盗墓贼的手段也包含了风水之说也就答应了这种方法。于是把自己的心得记录在了一本《风水详谈》之中,也就是后来的《摸金笔谈》。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先祖的孩子中总有那么几个叛逆,妄想一步登天的人。他们偷偷按照先祖中记录的详谈中的方法,发掘古墓,头一次下墓本以为啥都没有,你还别说,他们真成了。也就从那时起,盗墓成了家常便饭,风水成了副业。就连先祖的两个徒弟都被拉下了水,本以为到先祖老去都不会发现,结果因沾染尸毒而最终破产。

先祖无奈事以大成,只得立下规矩,凡下墓不可随意取宝,要将遇到的危险,听到的传闻记于详谈之中,此后摸宝以风水古籍书卷为主,秘药神器为辅。

直到后来,我祖父成了第二代叛逆者,他放弃了族中经营了几十代人的产业,毅然决然的加入了考古队,从那时起,我们三家成了持证上岗的体制内人,没有人再提当年的事情。直到1971年莽山一役考古队损兵折将,只有我祖父一人重伤归来。

后来祖父痊愈进京报告莽山事件原委,莽山事件相关的报道全部被封存,莽山一带居民也全部撤离。再后来,莽山改名,至于叫什么我无从得知,我只知道,每次听道莽山,祖父眼中都会浮现出一抹复杂的感情。

我本以为我的一生会平平淡淡的度过,但大四毕业那年我的舍友罗帆带来的一块来自野牛沟的人血玉石打破了我的平静生活。一封来自考古队的请求将谜团再次指向了野牛沟。

为了完成考古队的先行任务,我和我的发小一起去了野牛沟,直到从野牛沟归来,我发现事情远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更让我惊恐万分的是,从野牛沟归来后,我发现,我可能,不是我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