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从水浒开始修炼> 第261章 岳飞北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1章 岳飞北上(2 / 2)

对于这个安排,左企弓等人虽然有些不满,却只当朱武是在考察自己。刘彦宗和韩昉两人,则是心潮澎湃,有些复杂难言:

“修撰辽史,这是要将辽国盖棺定论,和金国争夺正统啊!”

“看来明公心里,辽国已经被灭!”

想到仍在逃亡的天祚帝,再想到自己等人拥立的辽国皇帝被朱武消灭,两个前辽臣子,心绪都有些复杂。无论辽国如何,他们整个前半生,都在为辽国效力。

只是,事已至此,辽国已不是几个臣子能够挽回。两人也只能按朱武吩咐搜集辽国史料,把辽国的历史尽可能保留下去。

翰林院搜集史料、为修撰辽史做准备的消息传出,许多还有些摇摆的前辽臣子,都请求加入翰林院,希望参与修史,记录前朝之事。

同时,还有人把这件事看做朱武争夺正统,一些新投靠的臣子,开始上表劝进,希望在朱武登基的事情上立功,成为新朝重臣。

甚至还有人向朱武献策,可以派兵马抓捕天祚帝。让天祚帝在燕京禅让,传给朱武皇位。这样就能够取得辽国正统,在修撰辽史之时,更加名正言顺。

一时间,燕京城风起云涌,许多人在这个风潮下,纷纷上表劝进。

没料到这件事成为风潮,朱武在考虑之后,没有把这件事压下去,反而还顺水推舟,用修辽史的事情,试探燕京人心。

就这样,朱武在道历三千八百二十一年、宣和六年正月,正式任命王伦、耶律大石、刘彦宗为总裁官,负责修撰辽史;又任命韩昉为总纂官,负责具体编纂。修撰辽史的工作,至此彻底展开。

这个动作,让那些上表劝进的人欢欣鼓舞,更积极地联络大臣,让他们上表劝进。耶律大石、左企弓、刘彦宗等出身前辽的大臣不用说,王伦、吴用等出身梁山泊的臣子,同样有人联系。

这让先前还不在意这件事、觉得无关紧要的人,也开始真正思索,要不要上表劝进:

“主公先前说缓称王,连正式称公都没有。对于现在来说,已经不合时宜。”

“没有正式称呼,外界就一直称我们为梁山泊。无论是当做梁山好汉、还是梁山泊贼寇,对于收服人心,都是十分不利。”

“必须要有个正式称呼,让外界称呼我们!”

清楚地认识到这件事,王伦和吴用在私下商议后,开始向朱武上表,请他正式称王,安定燕京人心。

在他们带动下,晁盖、宋江、卢俊义、关胜、林冲等文武大臣,同样开始上表,请求朱武称王。就连闻焕章等出身宋国的,也没有任何反对。

对此十分满意,朱武真正认识到,自己从现在起,已经有资格称王称帝。不过,为了和宋国保持和睦,不至于彻底撕破脸,朱武仍旧把这件事情压下,继续等待时机:

“现在称王的话,宋国朝廷会认为我们在造反,不但会彻底翻脸,也得不到宋国人心,甚至有宋军平叛。”

“我们对宋军固然不怕,但是若断了粮草,事情就麻烦了。”

“还要再等两年,让燕京有些积蓄!”

向众臣说着这个理由,朱武见他们仍有劝进之意,继续向他们道:

“而且未来两年,会有一件事发生,可以让我们在脱离称王时,不受他人责难。”

众臣闻言大奇,有些疑惑不解。王伦道:

“宋国会发生什么事,可以让主公称王时,不受他人非议?”

“难道是宋国主动封王,让主公成为王爷?”

闻言摇了摇头,朱武笑着说道:

“虽然不是如此,却也相差不远。”

“神宗皇帝遗训:能复全燕之境者胙本邦。”

“收复燕云的功劳,一定会诞生一位王爷。”

“以我们收复燕京的功绩,如果朝廷封其他人为王,我们是不是可以用朝廷不公为由,自己称王称帝?”

被朱武提醒了这件事,众人都是大喜。以朱武在伐辽时立下的功劳,不封他为王的话,实在说不过去。如果有朝廷册封,朱武能够正式称王,不被他人非议。

反之,如果大宋朝廷封其他人为王的话,朱武就能以朝廷不公为由,自己称王称帝。再次造反的理由充足后,骂名会下降一大截。

如此一来,朱武在宋国就能够获得更多人支持,在南下攻宋之时,得到他人投奔。

说清楚这件事的利害,众人对朱武推迟称王,再也没有异议。不过在对外的名号上,众人却坚持要做出改变,不能以梁山泊兵马,称呼所有军队。

对此从善如流,朱武决定将麾下所有兵马,统一称呼为明军。燕京各个机构,也统一称呼为明公府。可以说除了正式称王外,其它各个方面,已经和称王无异。

这样一个调整,自然对梁山泊兵马的名号,带来重大改变。除了把“梁”字旗号换为“明”外,各支兵马的番号,同样有了变化。原有的骑兵第一师改称为明军第一师;步兵第一师则加十位,改称为明军第十一师。各地卫所也有了正式番号,从明军第一卫开始,依次向后排列。

林林总总的改变,在众人都有些忙碌。闻焕章等人更是接到命令,让他们在宋国朝廷鼓噪,按神宗遗训封王。

可以说,整个宣和六年的上半年,众人都在为朱武将来称王做准备。就连今年的考试,也开始以明公府招收文武官吏的名义举办,不再像去年的时候,用燕京大学堂和讲武堂招收学生做掩饰。

同时,因为宋国在今年春季会举行科举考试,朱武决定把燕京的考试,向后拖延半年,尽可能让那些在宋国落榜的举子,前来燕京赴试。

这样一个转变,自然吸引了更多有才能的人参与。而且对一个人的命运,带来重大改变。

相州,汤阴县,岳飞的母亲看着水灾过后,陷入困顿的一家,向岳飞道:

“儿啊,家里遭了水灾,不能再留着你在家里守孝了。”

“你想从军的话,那就自己去吧!”

服丧一年有余,岳飞按此时的制度不再被限制做官。岳母想到去年岳飞从军中返回,遂向岳飞说道。

——————请在明天观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