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从水浒开始修炼> 第190章 互助组和农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0章 互助组和农场(2 / 2)

泛起这个念头,朱武对划分农村阶级成分的必要性,更明白了一些。只是无论他明白与否,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根本不允许他完全禁止地主豪强的上升通道,把全天下大多数的读书人,都推向自己对立面:

“或许,要给他们出路,让他们在合作社之外,自己自生自灭!”

想到自己前几日思索的初级社、高级社、集体农场,再想到今日李应的态度,朱武觉得把这些人排斥出合作社,未尝不是好事:

“这些人的土地是自有地,天然对加入合作社有些排斥。而且从初级社到高级社,是不需要私有土地存在的。”

“与其让这些人在里面搞破坏,不如把他们排斥出去,自己建立农场。”

认识到自己的步子迈得太大,朱武开始思索自己未来到底要建立什么社会,达到什么目的:

“我要把私有制消灭,完全建立公有制吗?”

“从后世的实践来看,这样难度极高,而且很难持续。”

“对于当前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来说,同样不应该执着于公有制,应该允许私有,让它们并行存在。”

“或许,未来让国有土地、集体土地、私有土地各占三分之一,是一个合适的比例!”

有了这个认识,朱武不再执着于把所有土地收归梁山泊所有或集体所有,觉得让那些原本的地主豪强建立农场,同样能够接受:

“只要按时缴纳租税、不和梁山泊争夺人口控制权,私营农场的存在,暂时能够接受。”

“而且相比于需要人身依附的地主来说,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主,要更容易管理!”

相比于掌控佃户生死的地主来说,只要让农场主和农业工人无法形成人身依附关系,朱武完全不用担心农场主会带领农业工人造反,影响社会安稳。

而且,对于普通农民来说,农场主和他们明显不是一个阶层。把农场主从普通农民那里分割出来后,朱武在制定针对农场主的政策时,完全不需要考虑占天下人口大多数的农民:

“例如我把农场的最大面积限制在一千顷、农业工人最高限制在一千人,普通农民完全不会关心。”

“还能用这种方式逼迫农场主采购农业机械,提高劳动生产率。”

越想越觉得私营农场更可行,朱武觉得用这个政策,更容易推动地主豪强转化,不至于让大多数地主豪强,都站在自己对面:

“对于不反对梁山泊的地主豪强来说,可以让他们建立私营农场,遵守相关政策,接触人身依附。”

“对于那些站在梁山泊对面的地主豪强,可以直接没收土地建立合作社,用兵农合一的合作社,壮大梁山根基。”

“这样梁山泊建立的合作社虽然少了些,减少的敌人却更多。对于将来的目标来说,更加容易实现。”

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社会除了和土地相关的矛盾外,还有金国即将入侵引发的民族矛盾。朱武决定在土地政策上更加缓和一点,减少相关敌人。

向李应提出了这个设想,李应虽然没有完全明白农场主和地主到底有什么区别,却对能占据一顷以上的土地本能感到高兴,道:

“寨主早这样想就好了!”

“有这样的政策在,那些地主豪强就不会一定和梁山泊敌对了。”

“以寨主的雄才大略,完全能占据更多地方,逼迫朝廷招安。”

又想起自己买田置业的打算,李应又询问道:

“不知这个农场,梁山泊兄弟可能办?”

“李某家里面还有一些积蓄,想买一些土地,自己建个农场!”

早知道李应的心思,朱武点头说道:

“李兄想办农场,自然是能办的。”

“只是现在的政策还没定下来,暂时还不适合。”

“我们办合作社的一个目的是均田,用这些有限的土地,能养活更多的人。”

“如果办农场后一个人占据良田千顷,其他人却没有立足之地,那就违背本意、同样会引起造反了。”

“还需要做出限制,让更多的人受益。”

说着,朱武在思索之后,向李应道:

“私营农场可分为家庭农场和股份制农场。对于拥有一顷百亩以下自有地的人,可以让他们建立家庭农场,招募农业工人。”

“对于想拥有更多土地的人,可以建立股份制农场,只要每个股东所拥有的土地平均下来不超过一顷百亩限制,就不算违背梁山政策。”

“为了防止有人肆意增加股东数量,每个股东应至少占据千分之一股份,拥有股票凭证。”

“农场股东可推选农场主,组建董事会、监事会,监管农场运行。”

“农场和农场工人之间同样要有正式契约,保障双方权力。”

“而且因为农场的人不承担义务劳动、兵役也难以安排等,农场的税收相比合作社要高一些,用纳税代替服役。”

连说了几条规矩,朱武见李应听得有些糊涂,遂道:

“李兄若是有意,可以让你的族人先把农场办起来,若是出现不妥,随时可以调整。”

“这件事我会交给王伦去办,李兄若是有意,也可帮衬一些!”

“等到农场的制度初步确定下来后,我想让李兄去青州,推动那里的地主豪强建立农场,配合杨春推行的合作社,争取把整个青州,完全掌控下来!”

闻言又惊又喜,李应真的没想到,朱武竟然让自己去青州,担负如此重任。想到梁山泊如今越来越强盛,还有王伦曾提到的打天下,李应心中一横,向朱武道:

“寨主如此信重,李应怎敢推辞?”

“愿意前往青州,为梁山大业出力!”

在对待梁山泊发展的事情上,明显更加积极。

朱武大喜之下,确定了他去青州接替林冲担任教导使的事情,又让他和王伦仔细商讨,定下农场政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