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追浪时代> 第154章 心底有一种甜蜜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4章 心底有一种甜蜜感(2 / 2)

“腻歪!但是,组织上有交待,听他讲故事,是我工作的一部分。我必须永远装得像第一次听一样,有时候还故意提一些问题。老人像个孩子一样,很生气,怎么这个问题你不知道?让我讲给你听吧。讲完之后,他就很开心。唉,没办法,看在那份工资的情分上,委屈耳朵了,让它结了几层茧子。”

“听说他对我们高河很怀念?”

“是啊!皖南事变之后,他参加突围成功了。那时候,在无为的江北游击队就划着小船,每天守候在江边的芦苇丛里接应他们。这些人在高河、在你们江心洲集中,再转移到严桥。在严桥成立新四军第七师。一共有三千多个将士,在曾希圣政委的领导下,站住脚之后,带着新参军的无为人,开拔队伍,北上抗日。日本投降后,老爷子跟着部队继续北上,又打了无数仗。解放后,他转业到地方,先在山东工作,后来调到北京。大致就这么个经历吧。详细的,如果有兴趣,见了面,你请教他。”

“他会跟我讲,我们也不认识?”

“嗨,求之不得呢!”

说话间,到了朱东进老人家。听说高河来人了,朱东进老人非常兴奋,拉住穆广,详细询问老区的状况。

中午在一起吃饭。饭桌上,穆广见到朱老的大儿子朱启瞻。

朱启瞻四十来岁,身长脸长胳膊长,拿筷子的手指好像也特别细长,说话慢条斯理,眼光特别和善。他是国家计委的一位副司长,参加了“七五”计划的编制工作,满脑子都是未来五年的蓝图。

听说穆广是生产电热器和互感器的,朱启瞻说:“这个好!‘七五’期间,我们国家的广大农村地区还是要解决电气化问题。首先是生产电,然后是输送电,最后是转化电。电本身没有用处,必须转化动能、光能、热能。这些都离不开电热器和互感器。”

穆广:“听朱司长这么说,我们搞电热器、互感器,方向是对的了?”

朱东进老人拿筷子大头敲击桌面,说:“肯定没错!”

朱启瞻瞟了父亲一眼,不经意地给老人碗里夹了一块肉。

潘思园兴奋地说:“我爸爸是电热器土专家。”

穆广:“不光是专家,还是职业经理人。我现在请他当厂长兼工程师。”

朱启瞻:“眼光要远一点,起点要高一点,气魄要大一点,标准要严一点!”

穆广恨不得放下饭碗,拿本子记下来。朱启瞻摆摆手,说:“当然,这些要求,对于你们乡镇企业,或者叫社队企业来说,还是高了一点。我的意思是,你千万不能停留在传统的产品上!应该不断提高转化效率,不断轻型化、智能化、自动化。你要记住,越是容易生产的产品,越容易被取代。与在拥挤的小路上跟人抢跑,不如独辟蹊径。”

朱东进老人:“你给他指指路子嘛。”

朱启瞻:“我的关注点偏向宏观。”

穆广:“那就给我讲讲宏观吧!”

朱启瞻围绕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一些建议。穆广似懂非懂,但是,他觉得,从国家到个人,发展的大道理、硬道理掌握在朱启瞻这类人的手里。

穆广一边听一边想,自己祖祖辈辈是农民,以农民的身份办工业,彻底改变人生路径,必须有高人指点。

对朱启瞻,不能仅仅以领导干部视之,而应该看成是引路的高人!假如能得到朱启瞻真诚的指点,假如能长期得到朱启瞻的指点,假如能有更多的朱启瞻、有比朱启瞻职位更高的人指点,那么,他穆广今后搞任何工业都会有底气、有胆气。

想到这一点,他觉得无为县委把潘思园这样的女孩放到领导家庭管理家政,也许是另一种深谋远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