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67章(1 / 2)

随着芙蓉园招贤纳士事情的发酵,在长安城周边的热度也是越来越高。

而这时候,李秋更是在这本就快速膨胀的火焰上面又浇了一桶油。

他直接宣布,但凡成功录用芙蓉园的人,他的符合条件的子女,可以免费进入芙蓉书院书中读书。

前文也说了,在这个时代,所有的晋升途径,都牢牢把持在门阀士族的手中。

平常人就是想读书识字,都是太艰难的一件事。

而李秋和芙蓉书院,无疑是在这毫无希望,密布阴云的天空上,狠狠的戳了一个大洞。

如果说之前的芙蓉园用厚禄为吸引,对于很多有家传手艺的人吸引力不足。

毕竟那些真正有绝学,有绝技的人,是不愁赚不到钱的。

可是这能让他们的孩子,读书识字,拜名家大儒做老师,这种诱惑任谁都拒绝不了。

于是在这个消息传播出去之后,不仅是长安城周边,就连整个关内,甚至是山东,江南,都陆续的有人在往这里赶。

随着芙蓉园这边的声势越闹越大,朝堂上关于李秋和芙蓉园的奏本,也如同雪片一样,堆积在了李世民的案头。

可能后世人是无法理解的,李秋目前的这种做法,对于当时的世人,学士们来说,是何等的大逆不道。

是何等的不可接受。

要问有什么东西能让古人谈之色变?

那么奇技淫巧无疑总能在榜上占据一席之地。

这个出自《尚书·泰誓》的成语,从一开始出现,就坐稳社会鄙视链的最底端。

《礼记·月令》记载,在季春和孟冬由工师组织制造器物时,监工日号:毋悖于时,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

自郑玄开始,人们普遍把奇技解读为奇异的技能,把淫巧理解为过度工巧。

在儒家,坚持的是重义轻利。

而奇技淫巧则是代表那些让人玩物丧志的技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