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8章(1 / 2)

戴胄奏本的意思,大概是说,此前,朝廷每逢水旱灾害,全靠正仓拨粮赈灾,但正仓存粮有限,远远解决不了问题。

所以建议效仿隋朝,设立义仓,让官员、百姓缴纳粮食,以备饥荒。

最终呢,李世民还是听取了他的建议。

王公已下垦田,亩纳二升。其粟麦粳稻之属,各依土地。

以天下州县为单位,始置义仓,每有饥馑,则开仓赈给。

因为贞观初年,战事连连,灾害频发。

戴胄的这个义仓的提议,其作用,自然是非常大的。

只不过,这个义仓的建立完全是站在了国家机器的层面上,是有益的。

可以缓解朝廷财政困难,应对危机。

可是其举的本质,却是将困难转移到了百姓的身上,在本就疾苦的生活上,又加重了百姓的赋税,负担。

但是,这也是应急的无奈之举,就连魏征,也是虽然心中叹息不忍,但还是认为建立义仓,是对的。

......

终于,李秋心中所期盼的成亲的这一天,终于到了。

唐代的婚姻按照礼制,共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几个步骤。

因为李秋和罗可心两个呢,早有婚约在身,又有皇上和皇后娘娘两人做证婚。

所以前面几个步骤也就都省下了。

至于这请期,也是礼部请专人选取的良辰吉日。

真正需要李秋和罗可心等人准备的,只剩下了这迎亲一项。

古代的迎亲时间,可是跟现代人有着截然差异的。

现代人娶亲,一般都是在上午,还有的地方不能超过中午十二点一说。

可是在古代,迎亲的时间就是在下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