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武侠修真>侠道修圣系统> 第426章传国玉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6章传国玉玺(1 / 2)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书海阁全拼)找到回家的路!

“老弟信中言及贵教所持有世之传国玉玺,不知是真是假?而这最为正宗的传国玉玺现又在何方呢?”

捣尔平天汗道。

黄真冷冷道:“还说呢?也不知道是谁泄露了我教拥有传国玉玺的机秘,来此途中遭遇十批蒙面人劫杀…幸亏有侠王爷护卫,否则恐怕黄某还进不了你的皇宫!”

萧小墨终于明白,原来那些杀手袭击自己等人,不是为了杀人,而是为了夺取传国玉玺。

于传国玉玺到有一则关于太祖皇帝朱元璋的记载,说的是太祖皇帝平生三大憾事,原文如下——

平民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君主之一,但就算是他也有遗憾的事,而且还不是一件两件,而是三件。

第一大憾事就是没得到传国玺。大秦万世传国玉玺,简称“传国玉玺”、“传国玺”,此物乃是秦始皇一统天下之时,取材于珍贵无比的和氏璧,命大秦丞相李斯用篆文雕刻而成。

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环刻“双龙戏珠图案“、最下面有三道尖波浪线(代表大海)、双边(内边线较细、外边线较粗),寓意:日照大海现双龙。

传国玉玺是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信物,被视为王朝正统的象征。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

传国玉玺历经千年,到隋唐时期也仍然是统治者的至宝。只可惜,五代后梁太祖朱温受禅代唐,后唐废帝李从珂被契丹击败,带着玉玺自焚,从此玉玺下落不明。

郭威建立后周以后,遍寻传国玺也没有结果,最后只好镌“皇帝神宝”等印玺两方,一直传至北宋。北宋哲宗时,有一个农夫在耕田时发现了传国玺,送至朝廷,对于这一传国玺的真伪一直争议不止。

朱元璋虽然是个平民出身的皇帝,但他志存高远,当了皇帝以后更加觉得传国玺的重要。

有了传国玺,还有谁敢质疑他的出身?遗憾的是,朱元璋找了一辈子,遍寻全国也没找到它,这就成为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大遗憾。

第二大憾事是没有活捉王保保。王保保就是元朝末年将领扩廓帖木儿,被朱元璋誉为“天下奇男子”。

朱元璋曾大会诸将,问了一个问题:“天下奇男子谁也?”诸将都说:“常遇春将不过万人,横行无敌,真奇男子。”

但朱元璋却说:“遇春虽人杰,吾得而臣之。吾不能臣王保保,其人奇男子也。”

朱元璋爱惜人才,王保保有将帅之才,他非常欣赏,就一直想招降王保保。

早在王保保接掌察罕帖木儿的军队时,朱元璋就遣使通好,但是王保保态度强硬,不肯与朱元璋交好,还扣押了朱元璋的使者。

此后十多年,朱元璋始终不放弃招降王保保,至少有七次亲自写信劝他归附,这七封信都收录于《明实录》中。

不仅如此,朱元璋还派出了王保保的旧部李老保与元朝降将李思齐,但王保保软硬不吃,结果这二人一个直接被毒死,一个被迫自断手臂才礼送出境。

朱元璋因此而更加重视王保保,他把王保保的妹妹王敏(即金老《倚天屠龙记》中赵敏的原形)强行嫁给次子朱樉,也是为了招降王保保,可惜王保保固执到死也没投靠朱元璋。

第三大憾事是没有元太子的消息。元太子指的是元顺帝的皇太子,元朝灭亡后他下落不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