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都市言情>重生80从民办教师做起> 第三百四十九章 蹭技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四十九章 蹭技术(2 / 2)

而正常的报告,大部分是没有功利心的,是不会让人讨厌的。

比如两个学生打架头破血流,这样的事情报告老师,谁能说他是打小报告呢?

作为家长,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打小报告的习惯,如果有这样的家长,那他一定是脑子不正常的。

或许有些小孩子打小报告是因为孩子心中的正义感,但是为了不让群体排斥他,作为老师和家长,也应该引导孩子改掉这个习惯。

陈小小被打破头流血的时候,在里水沟村只是一个小插曲。

距离开学还有十来天的时候,李可灼接到了乡里的电话。

原来,李可灼暑假的时候在岛国引进了一条电子表生产线。

经过岛国专家几个月的安装调试,生产线已经可以开始生产了。

所以,负责电子表厂的王昌平厂长,给李可灼打电话让他去参加开工典礼。

王昌平,就是以前服装厂的厂长,电子厂建起来后,他又兼任了电子厂厂长。

电子表,是七十年代出现的液晶屏石英电子手表,其中最贵的就是集成电路以及液晶屏,石英倒是非常便宜,其次就是朝盘表链这些。

最贵的集成电路和液晶屏,些两个零件加起来的成本价就高达4元人民币。

集成电路是采购的国营742厂的集成电路,742厂答应每年给小安乡电子厂提供最低十万块,最高一百万块的集成电路。

按理说,如今的国内,集成电路是供不应求的状态,作为国企,742厂也是根本不会理会小安乡电子厂这样一家新建的乡镇企业的。

每天去742厂采购集成电路采购商,排队都能排出几百米远,这样的情况下,为什么742厂会答应给小安乡电子厂每年提供最低十万块集成电路呢?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李可灼从东芝公司那里花大价钱引进的15微米生产线。

1978年,国营742厂从东芝公司引进3寸硅片生产线,开启了长达多年的辉煌。

在1983年的时候,电子工业部从四川永川半导体研究所抽调了500人,与742厂共同组建无锡微电子科研生产联合体,攻关2-3微米工艺大生产技术。

现在才1985年初,一年多时间,742厂连2微米的工艺都还没有公关出来,却得知有私人引进了15微米的技术。

好家伙,这还真是就算研发出了2微米工艺,在国内也是落后啊。

于是在李可灼要求国家帮忙的时候,742厂得知消息后马上就站了出来。

这次派往东芝公司的50名技术人员中,其中有10人都是742厂的工程师。

李可灼也是因为这件事,才和国营742厂产生了合作关系。

其实742厂也不是没有考虑过从东芝公司引进更先进的技术,只是他们根本不可能有李可灼那么多外汇。

国家整体外汇都才几十亿美元,根本不可能掏出几千万美元来引进一条在西方看来也是很快就要被淘汰的15微米芯片生产线。

目前西方试验室,已经在研究1微米以下的工艺了,比如七百纳米,五百纳米哼哼。

就算是工业生产线,也是先进的1微米工艺,15微米已经是快要被淘汰了。

但就是在国外快要被淘汰的技术,在国内也是非常先进的。

李可灼掏钱买了这样一条生产线,742厂也是想要蹭一下技术。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