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科幻小说>凤临谋:权臣贵女> 第一卷:起于缘 第四十四章:苏先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卷:起于缘 第四十四章:苏先生(1 / 2)

应兰曦穿好衣服后,不紧不慢的走出大殿,听着两位御医的禀报,应兰曦的脸上挂着一抹得体大方的微笑。

事实证明,应兰曦肩膀上没有箭伤。

皇帝大怒,立刻让人将猎户拉出去处死。

而楚留香望着应兰曦的肩膀,明显不信,她当日明明射中了,伤口不可能那么快好,除非,应兰曦跟这两个女御医勾结,要不然绝无可能恢复的。

“皇上,单单凭两个御医的片面之词还不能证明应大小姐无罪。”楚留香说道,她望着应兰曦的眼神带着浓烈的敌意。

未等梁帝开口,应兰曦便回怼,“楚国公主,你一而再再而三的的冤枉我,是何居心?兰曦自问之前并没有得罪过你,你为何处处找兰曦麻烦?”

“你,明明就是你闯围场,你还和那两个御医勾结。”楚留香气急败坏。

这一幕在他人看来,就是赤果果的诋毁。

啧啧,堂堂一国公主诋毁权臣之女,是何居心?

“够了,今日之事就此作罢,应大小姐你回去吧。”梁帝心烦气躁,对楚留香越发的不喜。

本以为能有机会打压一下国公府,可如今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应兰曦闻言,微微行个礼,而后慢慢退下。

楚留香见应兰曦要走,随后便冲上来欲想一掌拍应兰曦的肩膀。

应兰曦明显感到有一阵风向她袭来,她微微一躲闪,楚留香摔了个狗吃屎。

“楚国公主这是做甚?玩偷袭吗?”应兰曦居高临下的望着她。“呵呵,原来这就是楚国的教养,兰曦今日算是见识到了。”话语之间带着满满的讽刺。

气的楚留香浑身颤抖。这个贱人,她迟早让她死无全尸。

应兰曦回到府中,便回自家院子休息了。

应国公没想到应兰曦会平安无事回来,他既是高兴又是愧疚。

本想和自家女儿打个招呼,但奈何应兰曦却没有和他说话的意思。

而应莲氏听到应兰曦平安归来的消息,松了一口气。

她的女儿,果然福大命大。

什么贱人都敢害她女儿,应月仙这个小贱人,果然不能留。

在偏院的应月仙听到这个消息,即便生气也改变不了什么?

只好再想它策。

应兰曦得了白丞相的帮助,才会逢凶化吉,如若白丞相倒霉,看她应兰曦去哪里找大树靠。

应月仙心里,又悄悄的萌生一起计策。

在府里休养了几天,应兰曦肩膀上的伤也有所好转,这几日,白寂尘每天晚上都光临她的院子,字里句间表达的满是关心。

特别白寂尘看她的眼神,她快被逼近温柔乡里出不来了。

今日,应兰博要去参加诗会,应兰曦当初答应陪他一起去,所以,不能食言。

应兰博这几日都在院内作诗,完全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对于应兰曦这几日发生的事,他是一无所知,只知道今日的诗会,一定要拿个好名次。

应兰博今日依旧是一袭白衣长袍,洁白无瑕,不沾一点尘土,头束玉冠,华美绝伦,手里拿着一把折扇,微微一抚,就是一位翩翩公子。

脸色虽苍白,但依然阻碍不了他的俊美。

应兰曦今日一袭蓝衣长袍,戴着一顶书生帽,手里拿着一把折扇,举手投足之间,颇有一股书生气息。

应兰博一看到这副打扮的应兰曦,差点认不出来。

“咳咳咳,你今日为何这副打扮?”应兰博问道。

“呃,我是怕诗会大多都是男子,而你家妹妹我长得过于倾城,怕他们都把目光聚集在我身上,所以,就换男装咯。”应兰曦解释道。“嘻嘻,怎么样?我这副打扮是不是很英俊?”说完还在他跟前转两圈。

应兰博无奈的点了点头笑了声,这话确实没错,但怎么听着有种自夸的感觉。

应兰博这一笑,给本身死气沉沉的他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应兰曦逮着机会就夸他道,“大哥,你笑起来很好看,没事就该多笑笑。”

应兰曦一夸他,就有点不好意思了。“时候不早了,走吧。”应兰博又恢复冷漠。

今日出行,应国公给他俩兄妹安排了十个侍卫在后面跟着,加上沉鱼落雁,就有十二个人保护着。

可以说,应国公算有心了,但想起前几日,应国公那置身事外的嘴脸,应兰曦就没法感激他。

对于应国公来说,终究是家族利益大于亲情。

此次诗会,如果应兰博得到了传承,他们应国公府也沾上荣耀,应国公是有这个打算才给应兰博派侍卫保护,他内心还是希望这个儿子能给他带来利益。

终究,都是利益为主。

虽然应莲氏经常做出一丝伤天害理的事来,但她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应兰曦,而应国公呢,虽然没有作恶,但他,真的没有一个为人父的模样。

时时刻刻只想着利益。

之所以国公府是个悲剧,大多数都源于应国公。因为应国公的不闻不问,女主应月仙与她的弟弟没有一天好日子。

因为应国公的不闻不问,应兰博的病更加严重。

因为应国公的不闻不问,应莲氏才越作越死,原著的应兰曦才变成恶毒女配。

应兰曦一行人出了城外来到了漫雪诗社。

诗社是开国时徐文夫子所建,现如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而苏氏字帖传承到今,也已有三百年历史,苏先生则是传承的第五代。

苏先生一生无子,夫人只育有一女,虽是如此,但他还是希望自己的传承能够延续下去,因此,今日召开诗社,选出最适合传承人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