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都市言情>狗子和他的女人> 第八十八章 育人心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八章 育人心得(2 / 2)

独生子女时代,让这些孩子缺少相互交流的机会,上学前在钢筋水泥的“格挡里”,上学后,在上课和完成作业,随便的交流和自由的活动少之又少。孩子们缺乏一种和别人互相交往的基本品德,他不知道怎样去处理矛盾,不知道怎样去面对挫折,不知道怎样去处理冲突,这些基本的德性不是靠简单的说教就能奏效。

理想的道德教育应该是学校为孩子设计并创造自然的德育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

苏霍姆林斯基在其教育中,就十分注重让学生在自然的活动中培养自己的品行,使学生心灵在自然的环境中得到净化,人格得到陶冶。他在《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问题》一书中描述了他把学生置身于自然环境和自然活动中进行教育的经历。他说:“经历了学校生活的第一个秋季,我们就深信,赞叹火红色的硬果的野蔷薇,欣赏还挂着几片黄叶的枝干匀称的小苹果树,心疼被初冬的寒风吹僵了的西红柿——这一切都在换气儿童对生命美好事物的亲切、爱护的态度。在儿童心里,一株植物变成了有生命的东西,这个生命在凛冽的寒风中会瑟瑟发抖,于是孩子就想保护它抵挡严寒。教育者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使儿童、少年和青年形成关于人的美、关于人的思想、情感和体验中的高尚和神圣的东西的观念。我们要使这些观念成为有血有肉的东西——用高尚的道德行为的生动的实例来充实它。”

令人遗憾的是:现在在大多数的中小学,像这样的能拨动孩子们的心炫的实践活动实在是太少太少了。

五、创设平等对话的环境,淡化道德说教,加强平等交流与思想沟通。

细心的观众会发现;我们在欧美的影视作品和我国的少儿类节目中,常能看到大人在和孩子交流时蹲着身子,与孩子的目光处于一个水平线上。这就是在创设一种平等对话的环境。

德育与智育不同。道德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效果才最好。教育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最不满意的道德教育就是,用那些连自己都不信的道德说教理论来征服学生的教师。

在这样一个咨询高度发达、崇尚个性自由的时代,孩子们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他们喜欢没有教育痕迹的交流,欢迎没有心理距离的对话,欢迎促膝谈心的气氛。

六、加强良好习惯的培养,让自我教育成为德育的重要力量。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一个人道德品质的最终养成还得靠自己。

人常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生做好事不做坏事。要让学生在“道德长跑”中,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不偏离“真善美”这样的跑道,就需要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鲁迅先生小时候在私塾读书,迟到后被先生批评,于是在书桌上刻了一个“早”字,就是自我教育的一种行为。有些人,在自己的墙上挂有励志名言,在书桌上摆着或者刻写着“座右铭”,就是在不断地强化自己的道德认识和行为习惯。

培养孩子写日记的习惯,其实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反思自己所作所为的好方式。

七、优秀影视作品的德育魅力不可轻视,它是孩子人格塑造和道德养成的重要元素之一

信息时代,:“一部好的电影可以改变一个人看待世界的方式”。优秀影片的育人功能,有着重要的心理学和教育学依据。

优秀的电影将自觉潜进孩子的生命深处,成为其生命勃发的积极力量,有助于他们在人生每一阶段顺利形成相应的美德和能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