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鸿隙> 第七节 前龙虎山真传弟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节 前龙虎山真传弟子(1 / 2)

杨先生看着这张奇怪的表格有些无语,却又不好批评周无忧的不务正业,他担心就此打击和消磨到这位少年求学的意志,唔,是的,从这一方面说,周无忧的这种意志也是积极学习的一种态度。他将表格留下来,好言抚慰了周无忧一番,表示自己会认真看一看。

逸尘道长是乾州东南龙虎山道门的真传弟子,对于山门绝学有着精深的造诣。龙虎山以符箓著称于世,符箓在龙虎山弟子的日常修炼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他们以符箓修炼,以符箓战斗,以符箓悟道……认真说起来,符箓其实和阵法具有惊人的相通性,这种相通性直接体现在记载方法上。

符箓又称灵符,是将神通以符文的方式记载在符纸上,以真气激发后,将神通还原以发挥功效的一种道法。符文的构造乍一看和构成阵法的铭文极其相似,均是由蝌蚪一般扭扭曲曲的笔画组成,但两者之间的不同在于,符师在书写符文的时候,更注重对神通法则的感悟,好的符师写出来的符箓,功效远远超出一般符师所写的符箓。尤其是书写高阶符箓的时候,更是注重对天地法则的感知,就算是同一符师,在不同情况下写出的同一种功效的符箓,也相差极大,在使用出来后,甚至判若云泥。

对于符文极其注重符师感悟的不可控性,逸尘道长甚是无奈。他虽然对于符文的书写钻研十分精深,但不知为何,在对符箓一道的体悟上却很不理想。在龙虎山时,虽然他书写的符文完全没有任何错漏,甚至还创新了几种符文组合的方式,但由他绘制的符箓却始终发挥不出应有的功效。为此,他苦闷异常,龙虎山的那些长老们,也深深为之惋惜。

有一天,逸尘道长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接触到了阵法。相较于极其注重感悟的符箓而言,阵法的结构十分稳定,铭文的书写也不依靠于偶然得之的灵感,只要书写正确,组合排列无错,阵法就几乎能百分之百的发挥功效。而且,比起符箓来说,排列组合更加复杂精深的阵法一道对于逸尘道长而言更加具有吸引力,于是,逸尘道长在阵法一途上显示出了他的卓越才能,然后,他疯狂的迷上了这种相对于符箓而言,功效稳定且成功率可控的道法。

五十年前,逸尘道长巧遇清泉岛修士,然后以外出游历为名辞别了龙虎山,毅然决然的来到清泉岛,开始钻研阵法。

在清泉岛钻研阵法的体系中,对铭文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一环,除了归纳和总结之外,还注重发现和创造新的铭文。其方式就是几个人按照自身的想法随意想象和探讨新的铭文,然后将其书写出来,再测试其是否可用。这种发现和创造的方式其实是十分随机和偶然的,反而更加接近符箓中的感悟一道。因此,由于逸尘道长在龙虎山的经历,他在清泉岛众修士中更加擅长铭文的研究,在创新铭文的事务中,他处于核心地位。

由逸尘道长领导的研究小组成果斐然,五十年的岁月中,他们共发现和创造了八百多个新的铭文,这些铭文已经记载于《铭文通典》之中。因为他们的贡献,清泉岛的阵法研究始终处于真灵界的领先地位,实际上,很多门派所珍藏的那些赫赫有名的高阶阵法,甚至是护山大阵,其核心阵盘便是出自于清泉岛,只不过因为清泉岛修士们的刻意低调和避居海外,世人多半不知罢了。

这个月,研究小组又新发现了两个从所未见的铭文,于是逸尘道长兴冲冲的来到杨先生的住所处,让杨先生将这两个铭文刻印在了《铭文通典》玉简中。杨先生不仅担负着教导清泉岛后辈弟子的责任,还充当着全岛典籍管理员的职责,逸尘道长刻印完毕后,便与杨先生谈起了这次发现的过程。这两个新发现的铭文功效十分独特,清泉岛可以由此研制出威力惊人的阵法,所以他希望杨先生在这两个铭文的附注处,记录上发现者的姓名。

杨先生很爽快的表示同意,事实上他也意识到了这两个铭文的意义,两人一拍即合,心情都很不错。逸尘道长谈兴很浓,说到兴奋处,甚至有些手舞足蹈。他不小心将杨先生桌案上的一页笺纸碰掉在地上,然后随手将稿纸又从地上凌空摄到手中,准备放还原位。

不经意间瞟了一眼笺纸,逸尘道长笑道:“杨先生,这是什么东西?歪歪扭扭的……”

杨先生无奈的摇头道:“虔公和虔婆上个月不是救回来一个少年么?那少年如今在我这里学习,这纸上的东西就是他弄的,说是对铭文的研究表格。”

逸尘道长一听是研究铭文的表格,立时上了几分心,仔细看了一遍,道:“这是什么道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